張纘《謝東宮賚園啟》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張纘:謝東宮賚園啟
張纘
性愛山泉,頗樂閑曠。雖復伏膺堯門,情存魏闕。至于一丘一壑,自謂出處無辨。常愿卜居幽僻,屏避喧塵,傍山臨流,面郊負郭,依林結宇,憩桃李之夏陰,對徑開軒,采橘柚之秋實。而王畿陸海,畝號一金;涇渭土膏,豪杰所競。徙居好畤,必待使越之裝;別館河陽,亦資牧荊之富。此園左帶平湖,修陂千頃;右臨長薄,清潭百仞。前逼逸陌,朝夕爽塏;后望鐘阜,表里煙霞。每剩春迎夏,華卉競發;背秋向冬,云物澄霽。歸瞰戶牖,不異登臨;升降階墀,已窮歷覽。舟楫所屆,累日不能究其源;魚鳥之豐,山澤不能喻其美。
這是南朝梁文學家張纘為答謝東宮太子蕭統賜園之恩而寫的一篇謝表。
正如張纘在這篇文章的開頭所言,他為人“性愛山泉,頗樂閑曠”,秉性喜愛青山流泉的自然風光,追求悠閑曠遠的生活情趣。他覺得“伏膺堯門,情存魏闕“與歸處”一丘一壑”是相統一的,認為在朝在野、進退出處并沒有什么區別。因此,在他的心頭時常縈繞著這樣一個理想:選擇一個遠離塵世喧囂的清幽僻靜所在,靠著山巒,臨近流水,面對郊外,背對城郭,依傍樹林建一所幽居,以便夏日歇息于桃李樹陰下,對著小徑開一扇軒窗,以便秋季采摘桔柚的果實。如此恬淡清幽的生活環境確實令人心馳神往,不過,理想與現實之間往往存在著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當時的“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一帶,物產豐饒,田地肥沃,宛似土膏,豪杰眾目所矚,使地價昂貴得如同前漢豐鎬附近一畝一斤黃金一般。如果要尋求一塊理想寶地,那就必須象陸賈徙居好畤縣一樣;拿出他出使南越時得到的橐中珠寶,或者象石崇別館河陽金谷一樣,使出他官居荊州刺史所劫掠的大筆錢財。張纘既無陸賈價值千金的珠寶,又無石崇富擬帝王的錢財,當然很難實現“卜居幽僻”的理想。他在這篇謝表中,利用一半的篇幅如此不厭其煩地敘說自己的秉性、理想和擇地之難,并不言及半個謝字,其意正在暗示東官的賞賜正中下懷和恩重如山,字里行間正凝聚著他難以言傳的無限感激之情。
接下去,張纘以對偶、排比句式鋪敘東宮所賜“此園”優雅的地理環境。此園左邊平湖如帶,池塘千頃;右邊草木叢生,清潭百仞;前臨廣闊的田野,一早一晚都高朗干燥;后望雄偉的鐘山,峰里峰外皆煙籠霞罩。每逢暮春初夏,百花爭放,萬紫千紅;秋盡冬來,則云開霧散,天高氣爽。從園中宅室的窗戶向外俯瞰,那就如同登高望遠一般;而踏上園內的臺階,四周的景致則盡收眼底;至于乘舟循水而行,“累日不能究其源”,眾多的游魚飛鳥,“山澤不能喻其美”。得到這樣一座桃源勝境似的園林,張纘似乎已按捺不住心頭的喜悅和滿足,因而他才情不自禁地精雕細刻園林周圍的景觀,借此向助他實現“卜居幽僻”理想的東宮太子表達一片謝忱。
這篇謝表,駢四儷六,雕章繢句,反映了齊梁時代注重形式美的文風。不過其寫景繪物尚覺文而未華,濃而不艷;敘述尤為層次分明,井井有條。在描寫園林苑囿諸作中,不失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