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靈《雨街小景》抒情散文鑒賞
作者: 柯靈
【原文】:
雨,悒郁而又固執地傾瀉著。那淙淙的細語正編織著一種幻境,使人想起遼闊的江村,小樓一角,雨聲正酣,從窗外望去,朦朦朧朧,有如張著紗幕,遠山巔水墨畫似地逐漸融化,終于跟雨云融合作一處。我又記起故鄉的烏篷船,夜雨淅淅地敲著竹篷,船頭水聲汩汩。——可是一睜眼我卻看見了灰色的壁,灰色的窗,連夢的翅膀也無從回翔的斗室。我獨自闌珊地笑了。
誰家的無線電,正在寂寞中起勁地唱著。——象是揶揄,或者說諷刺。
雖然下著雨,氣壓低得象簾幕低垂。黃梅季特有的感覺,仿佛一個觸著珠網的飛蟲,身心都緊貼在那粘性的絲縷上。推開半閉的窗,雨絲就悄悄地飛進來,撲到臉上,送來一點并不愉快的涼意。
蟻群排著不很整齊的陣列,在窗下墻上斜斜地畫了一條黑線,從容地爬行著,玲瓏的觸角頻頻搖動,探索著前面的路。這可憐的遠征的隊伍,是為了一星半粒的食糧,或是地下的巢穴也為淫雨所浸沒了?剛爬到窗欞上,卻被一片小小的積水所阻,傍徨一陣,行列便折向下面,成了一個犄角。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雨腳忽然收了。厚重的云堆慢慢移動,漏出一角石青的天,有一片灸人的陽光灑下,是羞于照臨這個不潔的都市嗎?有如一個嬌怯的姑娘,剛探出頭就又下了窗簾。于是留下了陰暗——仿佛比先前更濃的陰暗。且多了一種濕膩的懊熱,使人煩燥。
雨又急驟地落下,忽然又停了。
傍晚倚窗。新晴的天,西邊紅得出奇,仿佛要補足過去的灰暗。我記起鄉間老農的傳說:這是“大水紅”,預告著火災的。我乃不禁有陸沉之憂了。
滿地積水,將一條街化裝成一道河,只是中間浮著狹窄的河床。這雖是江南,而我們所缺少的正是一滴足以潤澤靈魂的甘泉,有如置身戈壁。眼前的一片汪洋,許多孩子所喜愛,他們跣著雙腳,撩起褲管,正涉著水往來嬉謔。
公共汽車如大鯨魚,泅過時卷起一帶白浪,紛飛著珠珠,且有清澈可聽的激響的水聲,孩子們的哄笑送它逐漸遠去,黃包車渡船似地來往,載渡著一些為衣冠所束縛而不愿意裸出腳來的人們:而一邊卻另有一群苦力,身體傾斜,用他們醬色的臂膀,在推動著一輛為積潴所困的雪亮的病車,這意外的出賣勞力的機會!
一個赤膊者佇立在行人道邊,用風景欣賞家們的姿態靜靜地看著這奇異的水景,看了一陣,就解下頸上烏黑的白毛巾,蹲在水里洗起臉來。另一個少年卻用雙手掬起水來喝著。人世間的一切,對他們仿佛都是恩惠。
一種不經見的情境逗引著我的興味,而早上從新聞上得到的印象卻織接成連續的畫面,從水里浮起,清清楚楚的顯印在我的眼前了。——那是一個關于雨的故事。或者說是悲劇。一個十七歲的少年,戰爭奪去了親人,留著他孤單的一個,開始流浪生活。他輾轉飄泊到這五百萬人口的城市,做著糖果販賣者。可是生活程度跟著季候的熱度飛升,幾天的淫雨又困阻著謀生的路,僅有的本錢經不住幾天坐吃,空空的雙手,空空的肚子,生計幻成一個巨大的恐怖的黑影。在崎嶇多歧的人生路上,他選取了最難走然而最近便的一條,一腳越過了生的王國,跨進了死的門閾。
年輕的靈魂淹沒在一片水里。——生命的怯弱呢;雨的殘酷呢?……
夜間,有撩人的月色,云鱗在藍空上堆出疏落有致的圖案。
積水似乎淺一點了,人行道上已經可以行人,只偶有汽車從水中馳過,還受著浪花的侵蝕。
從未有過的寧靜,風無聲地吹起一街漣漪。迎著月光閃耀著銀色,遠處的微波擺動街燈的倒影。是這樣奇異的、幻覺的水國風景,缺少的只是幾只畫舫,一串歌聲了。
轉過街角,我解放了幾天來拘羈的腳步。
很少行路人,除了我當前的兩個:一個挾著藍花布的破棉被,一個拿了席子跟掃帚。是找尋什么的?他們低著頭一邊走一邊四處察看,沉默如同一塊頗石鎮在他們身上。到一處比較干燥的地方,他們停步了,一個用掃帚輕輕掃了幾下,就在地上攤開了卷著的席子;另一個也就鋪上棉被。
“今晚還露宿嗎?”我不禁吐露了我的疑問。
“晤,在屋子里就得飼臭蟲。”拿掃帚的咒詛似地說。
我看了他一眼,是胡桃似的多皺而貧血的臉。天上的云在厚起來,月亮一時隱沒在云里了。我低低地說了一句,似乎自語,哀憐的,卻又仿佛有點惡意似的,“天恐怕要下雨。”
他自始至終連正視也沒有給我一個。“下了雨再進屋里去吧。”咕嚕著算是回答,身體卻已經在潮濕的地上倒了下去
“要生病的。”可是我沒有勇氣再開口了。病對于他們算什么呢?
我這才看見,不遠處早有一個露宿者在做著好夢。連席子也沒有,墊著的是幾張報紙,已經完全濕透了,入夢的該是一身稀有的清涼吧?再走過幾步,一家商店的門前又躺著四五個,蜷縮著擠作一堆。——上面有遮陽,底下是石階,那的確是燥爽的高原地帶,不會有水災的。什么幸運使他們占了這樣的好風水!
多么殘酷的生活的戰爭呵,可是人們面對著戰爭。他們就是這樣地活著,而且還要生存下去……
夜半,夢醒時又聽到了奔騰的雨聲。
【作者簡介】:
柯靈(1909—— ),原名高季林,浙江紹興人。現代著名作家、電影劇作家。1926年開始文學創作。著有《望春草》、《晦明》、《市樓獨唱》、《柯靈散文選》以及《柯靈電影劇本選集》、《電影叢談》等。
【鑒賞】:
《雨街小景》寫的是雨中都市的風景畫,浮現的是在畫中掙扎的苦難的魂靈,在低沉寂寞的語調之中,尋找著未來的希望,連同對不幸者的擔擾和同情、對災難的雨、混濁的世界的憤慨和厭惡,編織在一起,組成一股強烈的沖擊流,撞擊著那個連陰的時刻,撞擊著那令人作嘔的天地,撞擊著每個知音者的心靈。
作品中彌漫著雨的氣息,作者不耐其煩地低述這連綿的雨,在寂寞無聊之中更顯雨的壯大和無窮。這災難的雨堅決地窒息著這五百萬人口的都市,壓抑著眾生的心靈。雨中的的街景,就是整個都市、整個社會的縮影。廣闊的積水、涉水的公共汽車、渡船似的黃包車、急迫的喝水者、走投無路的露宿者構成了這個沉悶而單調的街景。在這單調之中,我們聽出了不幸者那痛苦掙扎的呻吟:為了生計不得不在雨水中奔碌的人們,竟在這雨災中獲得到“意外的出賣勞力的機會”;那些把人世間的一切都視為恩賜的人們在這雨水中默默地消耗著自己;那些貧困到極點的露宿者已經沒有躲避這災難的雨的權利,因為臭蟲們霸占了他們的家園。人是這世界中最低下者。而那十七歲的少年的路,正是這雨中人的相同歸宿。雨中的世界,時刻在上演著相似的故事,導演出同樣的結果。這里的街景,使我們覺出一種死樣的慘淡和不祥。作者以欣賞雨景的心境,不露聲地將貧苦的人們納入雨景的境頭,構成了一種心境同環境的矛盾,這種不協調更加深痛地寫出了這世界中的不平和罪惡,這災難的世界、這沙化的都市里,集生著無數干渴的魂靈,他們需要甘泉的滋潤,他們憎惡這混濁的雨。他們有能力掙脫苦海。作者高興地聽到了那奔騰的雨聲,不是雨中奔騰的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