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軍《今夕除夕》散文鑒賞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靳軍《今夕除夕》散文鑒賞

依舊例,除夕,是去墳上接“老祖宗們”回家過年的日子。往年,確切地說,是父親在世時,每每都是他一大早備下去墳上的紙錢和供品,再帶上一瓶“漿水”,裝上一袋煙,慢悠悠地點上,然后,喚一聲:“走”,看也不看我一眼,就頭也不回地出了門。我一溜小跑,跟在他身后,心里莫名地咚咚咚直跳……

到了墳上,父親并不急于擺供點紙,而是就地坐下來,再慢慢點上一袋煙,對著爺爺的墳頭,自言自語地說:“爹,來,咱爺倆先抽上一口。”父親不緊不慢地吸著,裊裊婷婷盤旋而起的煙霧中,父親一臉沉靜……吸完了,父親把煙鍋子在鞋底上“啪、啪、啪”地磕了又磕,才抬起頭,像是才看到我一樣,說:“擺上。”

我把供品一一擺到供桌上,剛一轉身,父親已然跪到地上,頭,深深地磕了下去,一個、兩個、三個……“爹,咱回家過年呀,我和你孫子接你來了……”

2004年,父親罹患肺癌,當年去世。父親去世三年后,97歲的奶奶壽終正寢,無疾而終。再六年后,一生清苦、歷經坎坷的母親在我懷里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親人們相繼離世,讓我見過了太多的生離死別。古人說三十而立,可在我,“立”的概念,其實是從父親去世后,才在我心里真正的“立”起來。父親去世當年的除夕,我一個人去墳上接他和爺爺回家,第一次以男人的姿態,鄭重地磕了頭,沒有讓自己掉一滴眼淚。作為家里唯一的男人,我知道,自己從此不能再流淚。之后,每年的除夕,接“老祖宗們”回家過年,就成了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儀式。

今天,除夕,如約而至,對親人的思念,亦如雨后的小草,一個勁兒地瘋長……一早,我的心就有點急慌慌的,把女兒從被窩里喊起來。我知道,老祖宗們的一些東西,是需要傳承的。我要像當年父親帶我一樣,帶著女兒去接親人們回家過年。

按照“前有照,后有靠”的講究和說法,祖墳的“靠山”西華蓋山顯得很正。這座西華蓋山,對于我家的意義,絕不僅僅限于“陰宅”這點福祉,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早已超越了人與自然的層面,成了我們家的山神,與我們血脈相連、息息相通……父親,對這座山的熟悉程度,絲毫不亞于熟悉他自己。

兒時家貧,沒什么進項,這座山,以它的寬厚和豐饒,滋養了我們雖說貧困卻不乏溫暖的生活。春天,陽光和煦,萬物吐綠,二月蘭,已提前悄然開放,這是圈里的小豬仔最喜歡的飯食。每天放學,我都會背上小筐,抄近路,進山挖上一筐回來。槐花和榆錢綻開時,母親就是不吃飯,也要急著趕著、盡可能地多捋一些回來。她知道,這個時令,家家戶戶的米缸差不多都快見底兒了,晚會兒進山,怕是就只剩下枝枝條條了。到家后,母親把這些寶貝,細細地擇了,洗凈,摻上少得可憐的一點點玉米面,變著花樣做些“榆錢疙瘩”或“槐花坨子”,鑿上一點蒜泥,用筷子蘸上兩滴香油,在青黃不接的春季,就是家里最好的飯食了。夏天,雨露充盈,百草豐茂。父親,除去在地里侍弄他的莊稼,就是去山上割草,背回來用鍘刀鍘了,墊到豬圈里,覆上土。圈里的豬,雖說瘦,吃的差,但每天的拉拉撒撒還是少不了的。這些糞尿混到土里,到了來年春天,就是最好的土肥了。從秋天開始,父親天天上山,去割荊條和柴禾。那些荊條,被父親一捆捆背下山來,放到北易水河里漚上一段日子,撈出來,稍事一曬,就可以用來編各式各樣的背筐、籃子和果筐了。這些寶貝,一部分賣了換錢,還有相當一部分,只要是親朋好友或街坊四鄰開了口,父親從沒拒絕過任何人,一律拱手相送。為此,母親當初沒少埋怨父親大手大腳,用她的話說叫“窮大方”,父親只一句就把母親打發了,“頭發長,見識短,人家朝咱要,是看得起咱,情分,花多少錢能買來?”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站在父母親的墳前,眺望對面的華蓋山,它依然靜靜地矗立在那里,不增不減,不悲不喜……此刻,陽光正好,天空正藍,冬日已漸溫柔的山風,撫過我的臉。遠處茂密的山草,在風中歡快地搖曳。草叢中,似乎有個老人,帶著一個少年,陽光灑在他們的背上,泛起萬道金光,那是多年以前的父親和我么?

現在,我像父親當年那樣,跪在墳前,點燃了紙錢。火光中,我仿佛看到了父母雙親慈祥的笑容。女兒,隨我跪了下去,她鄭重地磕頭的方式,讓我想起父親去世時,年僅8歲的她,那么小小的一個人兒,當著全村父老鄉親的面,滿懷悲痛,眼含熱淚,一身重孝,在爺爺靈前完成了“四磕八拜”……

回到家,我裁好了紅紙,拿出了筆墨,屏氣凝神,一筆一畫,寫下了“供奉靳門三代之靈位”和一個大大的“福”字。我不喜歡大街上買的那種印刷品,流水線上的出產,怎能載得動我的思念?我近乎執拗地認為,唯有這樣,“老祖宗們”才會在家里吃得飽,睡得香。也唯有這樣,我心里才能踏實。我想,現在,當我寫下這些話的時候,他們一定在旁邊笑吟吟地看著我,一如當年求學時的無數個晚上,我坐在昏黃的燈下讀書,父親默默地坐在一旁,慢條斯理地抽他的煙,母親則拿了針線,在燈下陪我到深夜……

今年的縣城,因為煙花禁放,相較往年,少了些喧鬧,年味兒就此也淡了許多。其實,說起來,要論年味兒,還真比不了鄉下的老家。想想那個時候,眼巴巴守著一口熱鍋,我的熱情空前高漲,不停地給奶奶幫忙添柴加火,就是為了那碗在鍋底上鏟下來的“豆腐網”,放上蔥花,拌上醋,狼吞虎咽,吃得滿臉冒汗,完全沒了吃相……年糕么,蒸起來要費些周折,開鍋后,看著母親把糕面一層一層均勻地撒在籠屜上,鍋里的熱氣,一層一層氤氳開來……熱騰騰的霧氣中,母親雙手一邊均勻地撒著糕面,一邊把為數不多的幾顆棗兒,恰到好處地摁在上面,這滿鍋的年糕,一下子就生動起來。最歡喜的是晚上,燒了半天的土坯大炕,熱熱乎乎地燙著我的屁股和小腰,那叫一個舒服。要是趕上灌香腸,那就更美氣了。我會從頭到尾,小心侍候著奶奶的每一道工序,特別是從一開始,經常積極主動地承擔了清洗豬腸子的“臟活兒”,即便是豬糞膩糊在手上也樂此不疲。因為,我知道,差不多倆小時后,我就可以聞到彌漫整個屋子的香味兒了。有時,心里還暗暗地冒出點兒小壞水兒,盼望著哪截腸子煮破了腸衣,那樣的話,一轉眼,這截美味兒就會心安理得地跑到我早已放在鍋邊等了仿佛一個世紀的搪瓷小碗里……是的,心安理得,作為奶奶唯一的孫子,用她老人家的話說,她就是“吃個虱子也得給我掰條腿”。作為能享受這個極品待遇的孫子,我不吃,誰吃?后來,當我為人夫,為人父,每念及此,都令我羞愧難當。兩個姐姐,那個時候,一年也吃不上什么好飯食,在年底這些難得一見的美味兒面前,為了我這個不懂事的弟弟,內心經歷了怎樣的熬煎,我不得而知,更無法想象。至于母親,她完全用了另外一種方式給了我更大的安心——所有我愛吃的,她一律說:“我不愛吃,你吃吧。”

印象中,父親去世以前,母親是有很多東西不愛吃的,這些她“不愛吃”的東西,在小時候,差不多都是我稀罕的寶貝。她用她近乎決絕的方式,曾讓不諳世事的我一度相信,她是真的“不愛吃”。現在,母親去世已經六年,每每想起,我依然臊得不行。

剛剛“分田單干”那年除夕,父親突發感慨,說,“三年困難時期”,他有段日子,丁點兒糧食也見不著了,最后沒辦法,把玉米芯用白灰泡了吃,幾天后,在腸子里打了結,肚子疼得滿地打滾兒……父親這樣說時,我的眼前依然是模糊的,缺乏一些具象的實證。每向母親問起,她總說,都是“早先兒”老掉牙的事兒了,想它干嘛?再說,也不是光咱們困難,大隊長在喇叭里都喊了多少回了,毛主席都和咱一塊兒扛呢,他老人家,連最愛吃的紅燒肉也舍不得吃一口了。大隊長還說了, 上上下下一條心,黃土也能變成金。你們瞧,那時候再困難,不也挺過來了?日子,得一天天過,咱圖的,就是個踏實。這樣說著時,母親把我們落在桌子上的飯粒兒捏起來,抿到嘴里,她用她的慈愛,給了我們無言的批評。

“分田單干”以后,糧食,基本夠吃了。但那時的除夕,沒有電視,更沒有春晚。除夕晚上,母親會早早地和好了面,弄好了餡,我和兩個姐姐圍在桌前,幫奶奶和母親包餃子。母親說,大年夜的餃子,不能包完,剩下面了來年有被子蓋,剩下餡了來年有糧食吃。我和姐姐們都對缺糧少衣,有著深深的恐懼。母親這種樸素的說法,給了我們莫大的精神安慰。有衣穿,有飯吃,就是母親那時最迫切的愿望。那時的老屋,還是泥地,原本就經常有老鼠光臨。年前這些天,滿屋飄香,老鼠們更是犯了紅眼病,天天吱吱叫著也要過過年,那只老貓的胃口也被吊起來了,一天到頭,“喵——喵——”地抗議,母親假裝生氣,嚇唬它幾句,最后還是把自己碗里最好的吃食撥出來,喂它,邊喂邊說:“你這個老滑頭,放著老鼠不逮,光想吃現成的……”末了兒又加一句:“哎,它也得過年吶。”那樣說著時,母親滿眼慈愛,像是在說她的孩子。

我知道,母親的日子,過得其實并不踏實。那時候,糧食雖然夠吃,但是兜里的錢依然緊張。姐姐差2分沒考上大學,依她的心思,肯定特別想去復讀,可是現實擊碎了她最終的夢想。當她收拾行囊,回到家時,我完全能想到母親充滿愧疚的無奈。當時,我馬上要讀初中,家里僅有的收成,不足以支撐我倆的學習開銷。父親母親,只能痛下決心,把機會留給了我。當初,我因為少不更事,成績一路下滑,不得不轉學留級做了插班生時,才突然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我原來是個最大的混蛋,我把我自己,差一點,就活成了一個笑話。之后,我開始晨鐘暮鼓,發憤讀書……自始至終,母親,都以她的慈愛和寬和,包容了我所有的孟浪。即便,在我留級復讀最最沉重的日子里,一到除夕,她便買了大張大張的紅紙,剪了最最漂亮的窗花,說:“媽使得慌,你幫我貼上去吧。”母親沒上過一天學,卻極富藝術天分,她隨便拿一個鞋墊,即興起筆畫上的月季花和蘭花,線條優美流暢、層次分明、活靈活現,回回都是街坊四鄰大姑大嬸們的典藏。而她剪出的窗花,圖案精美,寓意吉祥,簡直就是花鳥蟲魚的天堂。

現在,除夕的鐘聲已經敲響,窗外煙花怒放,炮聲禁而不止,我零星地寫下這些文字,來紀念父母雙親。我終于明白,當初母親,讓我替她貼窗花,哪里是真讓我替她貼窗花,她讓我貼的,分明是對未來的信心和希望。母親,以她特有的方式,告訴我,有媽在,家就在,有媽在,希望就在。

當初,父親去世后,母親一個人守在老屋,陪伴她的,只有幾只雞和一只貓、一只狗。我心痛于母親的孤寂,經常去看看她。母親去世后,我卻一個字也沒敢寫過。我怕那些過往,會讓自己痛徹心扉,那樣的話,定會讓母親的在天之靈有太多的牽掛。六年過去了,今天,我之所以第一次能夠平靜地述說這些過往,是因為某一天,我偶然看到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中的一句話:“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當初,我乍一看到這句話時,不知為何,“嘩——”地,眼淚登時就下來了——我知道,這淚,是那種放下一切執念之后,通達而開心的淚水。

母親走了,父親從此不再孤單。在他們的上首,爺爺奶奶已經住了有些年頭。現在,他們重新團聚,以另一種方式,在另一個世界,開始了另一種全新的生活。父親有次托夢給我,見了面,只說了兩句話,都很短,第一句是:“我不干了”,第二句是:“我們到了上海”。那次的夢境,歷經多年,我依然歷歷在目,因為我打心眼兒里替他老人家高興——辛苦操勞了一輩子的父親,現在終于“不干了”,他帶著家人,到了那個他們生前從未去過的大大的城市——上海。

“今夕定何夕,今夕歲還除”。現在,夜色深沉,萬籟無聲,放煙花的人都睡了,這突然的安靜使我驚懼,進而沉思,一些沉浮在歲月里的暖意漸漸把我圍攏,就好像,母親就在我身邊,看著我,像菩薩一樣——拈花微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xxxxx在线| 激情偷乱人伦小说视频在线| 成年人免费黄色|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久久成人综合网| 99heicom视频| 朋友的放荡尤物娇妻|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视频| а√天堂中文资源|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无码人妻精品一二三区免费|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日韩欧美理论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加勒比在线| 福利视频1000|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男人添女人下部全视频| 天天狠狠色综合图片区| 人人干人人干人人干| bt天堂中文资源在线|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91在线免费|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美女被男人扒开腿猛视频|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北条麻妃一本到高清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全视频|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久久久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