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永州鐵爐步志》文章鑒賞
《柳宗元·永州鐵爐步志》文章鑒賞
江之滸,凡舟可縻①而上下者曰步②。永州北郭,有步曰鐵爐步。余乘舟來,居九年,往來求其所以為鐵爐者無有。問之人,曰:“蓋嘗有鍛者居,其人去而爐毀者不知年矣,獨有其號冒而存③。”
余曰:“嘻,世固有事去名存而冒焉若是耶?”步之人曰:“子何獨怪是?今世有負其姓而立于天下者,曰:‘吾門大,他不我敵也。’問其位與德,曰:‘久矣其先也。’然而彼猶曰‘我大’,世亦曰‘某氏大’。其冒于號有以異于茲步者乎?向使有聞茲步之號,而不足釜、锜、錢、镈、刀、鈇者④,懷價而來,能有得其欲乎?則求位與德于彼,其不可得亦猶是也。位存焉而德無有,猶不足大其門,然世且樂為之下。子胡不怪彼而獨怪于是?大者桀冒禹⑤,紂冒湯⑥,幽、厲冒文、武⑦,以傲天下。由不推知其本而姑大其故號,以至于敗,為世笑僇⑧,斯可以甚懼。若求茲步之實,而不得釜、锜、錢、镈、刀、鈇者,則去而之他,又何害乎?子之驚于是,末矣。”
余以為古有太史⑨,觀民風,采民言,若是者,則有得矣。嘉其言可采,書以為志。
【注】
①縻:拴系。②步:同“埠”,南方多稱碼頭為步。③冒而存:冒充的名號,名不副實地保留了下來。冒,冒充。指徒有其名。④釜、锜(qí奇):都是鐵鍋,兩耳的為釜,三足的為锜。錢、镈(bó博):都是古代的農具,錢類似鏟,镈類似鋤。鈇:斧頭。⑤大者:最突出的造假者。桀,夏代的暴君。禹即夏禹,夏代第一個君主。⑥紂:即商紂,商代最末一個君主。湯:即商湯,商代第一個君主。⑦幽:即周幽王。厲:即周厲王。文:即周文王。武:即周武王。⑧僇(1ù路):侮辱。⑨太史:古代記載史事、編寫史書的官。相傳周代史官兼采民間詩歌,觀察民間風俗,以知政之得失。
本文作于元和八年(813),從文中“余乘舟來,居九年”可知。鐵爐步,是當時永州城北瀟水河畔一個船只靠岸的碼頭,因曾有鐵匠在此打造鐵器而得名。
柳宗元來永州時,鐵匠已“人去爐毀”不知多少年,但鐵爐步之名未改。再加上在社會上還存在著門閥世族的殘余影響,還有人倚仗祖宗的地位權勢妄自尊大,作威作福,柳宗元便以名不副實的鐵爐步為引子,借題發揮,對那些無德無位而妄自尊大的世族豪門勢力,并對君主的世襲權提出質疑。
本文雖然短小,而結構明晰,層次井然。啟端一段交代“步”與“鐵爐步”命名的來由,點清“獨有其號冒而存”的事實,為下文發議論張本。而后緊扣題目大發議論,由“步之人”的一番訴說爐毀人去而號冒獨存的話,轉而發出一段諷刺世族門閥殘余勢力的議論,仍借“步之人”之口說出。最后結論說,“求位與德于彼,其不可得亦猶是也”。推斷精確,論說時時與鐵爐步緊相聯系,處處扣合題目。
尾段,感嘆古有太史采民風之舉,惜今已不傳。假借“永州鐵爐步”作志,無情地揭露并辛辣諷刺那些“不推知其本而姑大其故號”的人,從而有力地抨擊門閥世族殘余勢力和世族特權思想。
后人評論
陳祥耀《唐宋八大家文說•柳宗元文說》:“《永州鐵爐步志》,謂步無冶鐵者,將以空名誤人,然世之冒高門大族以欺人者,其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