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和近
作者: 張成揚朱為民
你
一會看我
一會看云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云時很近
顧城
眼睛給我們以看的功能,而看什么與怎樣看卻因人而異,各不相同。詩中的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看云和看人實際上是在云與人之間進行選擇,擇其美者而愛之。詩中的你,令“我覺得”:看人時很遠,看云時很近,冰清玉潔與云為伴,與大自然相親和。詩中的你——這一高潔而又飄逸的抒情形象,既具有優美的人格力量,也寄托著詩人的美學理想和美學追求。被稱為“童話詩人”的顧城,以一種柔弱的孩子氣深愛著大自然中那一切難以言說,超然、神秘而又永恒、無窮的美。看人時很遠,看云時很近,正是詩人這種美學趣味的表證。這雖是一首現代詩,但其中的精神內涵,卻承繼著我國傳統的詩心與文心:天人合一,與自然融為一體,在大自然的無限中逍遙有限的人生,寄情于山水天地之間,遨游于長空飛云之時,從而獲得精神的長駐與永恒。
人們的眼睛可以熟視無睹,視而不見;也可以極目無窮,見人所未見。“看不見林中的廟宇,看得見溪邊的和尚;看不見路邊的酒店,看得見林梢的酒旌;看不見趕路的行人,看得見待渡的小船”(見王朝聞《欣賞、“再創造”》)。樂山樂水,見智見仁,有所視才有所不視,有所棄才有所取。詩人的所取、所求、所親、所近,無不凝結著詩人的卓識,詩人的靈視。這首詩正是用遠和近警示著這樣一個道理:追求美的人,即使美在天邊,也并不覺其遙遠;對美無所用心之人,即使生活在美的故鄉,照樣會迷失求美的本性。關鍵在于我們是否在尋覓,是否在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