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會《我的鄉愁》散文鑒賞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楊軍會《我的鄉愁》散文鑒賞

鄉愁,鄉愁!那一樹花開,那一輪明月,那一句詩行,那一部字典,那留在身后的一串串腳印……不都是鄉愁嗎?

嚴父慈母一生情

那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院子里開了一樹石榴花,鮮紅鮮紅、小燈籠似的,在太陽下火一般地閃爍。

我老家的石榴樹碩大無比,茂盛的樹冠鋪散開來,幾乎占了大半個院子。這是一棵老樹,哪年栽種的就不知道了,從我的童年到青年,我看著它每年開花、結果,開花、結果……

那時,我長大了,父親變老了,滿臉滄桑地變老了。他曾是我們村解放后的第一任支書,想象不出他當年的英姿模樣,只記得我讀小學、讀初中時,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操勞忙碌的身影。一大早,他拿了一把板尺,敲打還在被窩里睡懶覺的我和我的四哥:“起床,起床!不干活,也得到地里認識認識蔬菜、莊稼。”

來到地里,平時不怎么愛說話的父親,話就多了起來,他指著那些蔬菜:“這是長豆角,這是扁豆角,這是南瓜,這是北瓜,你倆都認認……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換錢,這些知道嗎?”各種果蔬,啥時開花,啥時結果,他都講得頭頭是道。

我想,父親真就像是我們家院子里那棵石榴樹,到了秋天就果實累累。那棵石榴樹就這么陪伴著我度過了歲歲年年。到后來,我考上了大學。我應該是我們村里恢復高考之后第二個考上大學的人,鄉親們都紛紛祝賀道喜。父親不善言語,什么都不說,只是面對著為我自豪的鄉親們,憨厚地笑著、笑著……再后來,我大學畢業后當上了市里黨報的記者,八月十五回老家,我摘了好多石榴,拿到單位與同事朋友們分享,他們都對我的石榴驚奇稱贊:這么大的石榴啊!那碩大的、熟透了的石榴,個個露出粉紅的籽粒、咧著嘴在笑,笑開花的石榴,甜蜜著我們的心情……

春華秋實,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吃水不忘挖井人,這些古樸的道理,多少年來就這么滋養著后來者的品性。如今的我已過知天命之年,懷舊,自然而然凝結成了心中的元素,油然而生了濃濃的鄉愁。思念父親是每個做兒子的共鳴,而我的父親卻早已遠去了,用臺灣詩人余光中的詩情表達吧:如今他在那頭,我們在這頭……

鄉愁是爹,鄉愁還有娘。

勤勞善良,謙和慈祥,寬宏大量,委曲求全,怕事兒、更不惹事兒,這就是我的母親。她也跟著父親到那一頭去了,留下的,是她生前圈圈點點親情事。

那一年我帶著對象回到了老家,母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準兒媳,喜出望外、樂不可支的她語無倫次,“哎呀,這么好的閨女”“哎呀,這閨女哪像是城里的孩子”“這閨女穩穩當當的,和咱鄉下人沒啥兩樣兒”。母親的熱情無以言表,飯桌旁,母親站在我對象的身后,看著她吃飯,手里拿了把飯勺,就那么站著、看著,站著、看著,往她碗里一勺一勺地添飯……

慈母心,暖兒心。

即便在冬夜,母親在,溫暖就在。我六七歲時,那是個看場電影都奢侈的年代。露天電影,是當時中國農村最獨特的景象之一,早早就有人抱著蒲團、扛著板凳前去占位,但更多的人是站著看電影的。在那讓人興奮的夜晚,銀幕前,參差不齊的人們圍成了一片,雖然是冬夜,全神貫注于電影里的人們誰都沒感覺到冷,直到電影散場回家,我已被凍得手腳麻木,母親不多話,她扯過棉被為我蓋上,然后坐在我的身邊,把我的兩只腳揣在了她的懷里……當時的我,感受到的或許只是一種如春如火的溫暖。而今的我再回味此情此景,仍不禁感慨萬千、潸然淚下。人間多少事,天下慈母心,一代一代就這么薪火相傳。人們或窮或富,或尊或卑,或名或隱,只有一種擁有是永恒的、是相同的、是平等的,這種擁有是母親。

母親居鄉愁之首,天經地義。

故鄉明月照我還

這幾年春節回老家,路越來越好走,僅進村的路就有三條,大牌坊,水泥路。而在我少年的記憶里,通往村東的土路只有一條,坑洼彎曲,路過大橋溝,心有膽怯。彈指三十年,物人皆非。

過去的月亮比現在的亮,這到底是事實還是人們的錯覺呢?日益加劇的競爭、工業排放、目不暇接的熱鬧……使得人們欣賞自然的余地日漸狹窄,天籟之音已成為童話冥想了。

但,那個時候卻不是。

那個時候,月亮月月圓,大月亮掛在天上鏡子一般的亮,小伙伴們卻對它無暇顧及。晚飯后,不知是誰吹響了一聲口哨,就從各條巷子里跑出來一群玩伴兒,集合在一起,各種游戲就上演了,推鐵環、打皮牛、碰拐、彈球,模仿解放軍匍匐瞄準玩打仗。還有捉迷藏,屋角巷尾間、麥場草垛里,靜心屏氣,藏了個夜深人靜時玩伴們回去睡覺了,藏者卻還是悄然不動地藏著……

那些游戲、那些故事、那些興高采烈,至今猶在,而那些玩伴們的身影模樣卻模糊了、發散了。這讓人情何以堪,淡淡的困惑,無解的思考,又是鄉愁。這世界奔跑得太快,豪車洋樓,智能化、信息化的通聯,天上飛機、地上高鐵,歐美南洋千里咫尺的旅游,應有盡有的現代生活,引領著人們迅速奔跑,但細細品味,那個燈火闌珊的鄉村美景,更需要我們的驀然回首。

少時的食物如今再品味,都似曾相識燕歸來,感覺更深、味道更濃。譬如紅薯,曾經是我們家的一日三餐,整整一個冬天,紅薯窩頭、紅薯餅子、紅薯饸饹、蒸紅薯、煮紅薯、烤紅薯、切片紅薯干……再譬如春天吃榆錢、夏天吃槐花,蒸拌苦累樣樣全。最難忘的是,秋雨后到山坡上田坳間逮水牛,那是一種雨后頻出的小蟲子,回到家炒上一鍋,就是一頓葷餐,大快朵頤,吃得個不亦樂乎……那些,在當時都是味道,到如今更是回味。

鄉愁就是回頭看。一回頭,便又找回了差點丟失了的自己。

早先,晚飯后的一聲口哨,小玩伴們紛沓而至,有了那么多豐富多彩的游戲。后來,到了我當上報社記者的時候,一串電話,就有了年輕的朋友來相聚,“沙龍”一回,再“沙龍”一回,曾“沙龍”了多少回吟詩誦文。再后來,“八小時之外讀書會”,我們又做得風生水起、紅遍牛城……

難道,這就叫作懷舊嗎?懷舊并非貶義,而是那些“舊”值得一懷,回憶總是美好的,凡重于懷舊的人們,都是沒有丟失自己的人。

鄉愁就是這么五彩繽紛。

詩書有情苦亦樂

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為人祖,五十多年的人生,就這么過來了。

人生,原本就是人們走過之后散落下的一地碎片,然后對碎片的梳理整合。如今作為新聞工作者的我,已在這條路上走了很久、走了很遠。

我的成長之路上,總有名師指點、貴人相助。有兩位老師,我不能忘記,分別是初中時的楊英朝老師、高中時的申占瑛老師。

初中班主任教我們語文課的楊老師,是一位充滿激情的老師,他在課堂上帶著我們朗誦一篇又一篇詩和散文,那神情、那聲音、那把一切都置之度外的亢奮,讓我覺得此時的他,就是那首詩、就是那篇散文。他讀高爾基的《海燕》,在我面前清晰呈現的,是那群高傲飛翔的鳥和波浪翻騰的大海……可以這樣說,從初中開始我喜歡文學,就源自我對喜歡文學的楊老師的喜歡。人能活得像詩一樣,人生還怎么會不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呢?

激情四射的年代,激情四射的楊老師,如今在我的心里,都化作詩的韻律了。

我對高中教務主任兼我們地理課的申老師的敬佩,在于他的教學總是化繁為簡,條理分明。他詮釋課程概念:歷史就是年代,地理就是地圖。一張地圖在眼前,他能如數家珍一口氣道出地圖標點地方的地貌、氣候、人文、物產、經緯度,還有更多更多的知識。愛屋及烏,那一年,我的政文類五門課的比賽成績獲得全校第二名,獎品是一本《新華字典》。這本《新華字典》伴隨著我上大學、伴隨著我當老師,直到后來做記者,至今還在我的身邊。后來我又有了《辭海》《詞源》。我讀著、悟著它的弦外音,做人、做學問,基本功是首先要做好的,先有橫平豎直、一撇一捺,而后才有龍飛鳳舞、妙筆生花……

詩書有情,教我從容;求知于書,其樂無窮。參加工作以后,我在茫茫書海中結識了余秋雨、梁衡、劉亮程、劉震云、莫言、都梁、李敬澤……數不清的文壇巨匠,讀不完的經典妙文。我在漫漫文學旅途上風雨兼程,孤獨并快樂著。

過往是沉重的,有的時候是艱澀的。凡沉重和艱澀的事物,都可以是人生的壓艙石。但從另一個角度講,沒有誰愿意忍受沉重和艱澀,大多的時候是迫不得已。紅軍的萬里長征舉世聞名,爬雪山過草地到陜北,歷盡艱辛,苦難輝煌,給后人以深深的啟迪。那些紅色記憶,時時刻刻在感染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我們權且把它也稱之為鄉愁吧。

在時光的隧道里,難和易、苦和甜,從來都是形影不離、相得益彰。正在經過的,和曾經過的,無法切割,這些和那些,都是原汁原味的生活。

昨天是今天的鄉愁,今天是明天的鄉愁。鄉愁是什么,鄉愁是每個人的情感,鄉愁也是家國情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抱着cao才爽|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极品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在线视频国产网址你懂的在线视频| 欧美日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色中文字幕在线| 小时代1免费观看完整版| 免费一级e一片在线播放|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98|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1集|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下载 | 黄页网址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一二三| 国产ts亚洲人妖| а√天堂中文在线资源bt在线| 波多野结衣忆青春|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久久成人午夜电影mp4|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女皇跪趴受辱娇躯|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饯| 日本a∨在线播放高清| 日本三级片网站|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 国模gogo大胆高清网站女模|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野花香高清在线观看视频播放免费|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