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學《同寅之忍第八十六》譯文與賞析
同寅之忍第八十六
同寅之忍第八十六
同官為僚,《春秋》所敬;同寅協恭,《虞書》所命。生各天涯,仕為同列,如兄如弟,議論參決。
國爾忘家,公爾忘私,心無貪競,兩無猜疑。言有可否,事有是非,少不如意,矛盾相持。
幕中之辨人,以為叛;臺中之評人,以為順。昌黎此箴,足以勸戒。噫,可不忍歟!
【譯文】
在官府中一起為官的同事稱“僚”,這是《春秋》中所定義的;同僚之間應互相合作、互相尊敬,這是《虞書》所要求的。同僚雖然來自四面八方,但既然同朝做官,就應該情同手足,共同參政議政。
為了國家而忘了自己的小家,為了公事而忘了自己的私利,心里沒有貪念,互相之間不你爭我奪,這樣才不會有猜疑、陷害。言論有輕重之別,事情有是非之分,如果不互相體諒的話,那么稍有不合,就會產生矛盾而針鋒相對了。
韓愈(字昌黎)在《五箴》中說:“在官府中當眾評說誰好誰壞,人們會認為你居心不良;在閑談時評說別人,人們反而認為你有傾慕之心。”韓昌黎的這番箴言,足以勸誡那些不分場合隨便說話的人了。啊!同僚要齊心協力侍奉君主,對待同僚,一定要互相忍耐包容啊!
【評析】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的確,在當今社會,一個人的成功必然要同身邊的人發生關聯,單打獨斗是不可能將事情做得圓滿的。言論有輕重,事情也有對錯之分,如果同事之間不加注意,不互相體諒的話,就會產生矛盾。
典例闡幽 同僚共事,相互幫扶
在社會關系中,除了親人、朋友之外,同僚之間的關系也十分重要。同僚,這里指的是在一塊兒工作的人,它既包括長期在一個部門共事的人,也包括由于某一件事而短時期在一塊兒合作的人。它包括在一定職位共同進行管理或進行負責的官員,也指在一般基層崗位上彼此配合、相互聯系的人。也正是由于在一段時間內,或一定的空間內彼此之間為某一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因而雙方之間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發生種種聯系,也不可避免地會形成某些利害沖突和矛盾。很顯然,在這種矛盾和沖突之中,如果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而從實質上看,又常常是兩敗俱傷,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因此,明智的人、懂得人生的人,或者說真正會合作或共事的人們,常常在同僚之間采取一種相互幫扶的合作態度,從而獲得一個比較輕松、和諧的合作與共事環境,以便使自己能夠更好地實現自己的追求。相反,不愿幫扶的人則是處處針鋒相對,寸土不讓,其結果往往是丟得更多,輸得更慘。因此,掌握同僚關系中的相互忍讓和幫扶,對于自己,對于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在《呂氏童蒙訓》上有這樣的話:“侍奉君王應該像侍奉父母一樣,對待同僚應該像對待兄弟一樣,同僚之間應該像一家人一樣。”又說:“同僚之間親密無間的友誼,其中本來就有兄弟般的情義。”可見古人對于同僚之間的關系看得很重,甚而等同于兄弟之情。所以,我們也應該珍惜與他人在一起共事所建立起來的友誼。作為同僚,就應該是有困難互相幫助,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大家共同解決,千萬不能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嫉妒他人,甚至貶低、攻擊他人,這是不能團結他人,心胸狹隘的表現。古人很重視同僚之間的友誼,他們常常互相提醒、告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