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萬歲》作品解讀
第三部分 《青春萬歲》
小馬哥:
作家王蒙的創作貫穿了整個新中國70年。自1953年開始創作《青春萬歲》至今,王蒙先生的文學生涯已經跨越了70個春秋。1979年,當時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力主出版王蒙的作品《青春萬歲》,后來這部小說不僅贏得了廣泛的好評,還被拍成了電影《青春萬歲》。安子,來,給大家講一講《青春萬歲》這部小說吧。
安子:
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青春萬歲》無疑是一部老電影了。但是,我相信,只要你看過這部電影,你依然會被電影中那群年輕人火一樣的青春所感動,被他們的激情所感染。
作家王蒙書中的那個年代,那些年輕人,風風火火,充滿干勁,充滿陽光和朝氣,他們單純、善良、蓬勃,仿佛時刻準備著,為我們的祖國奉獻一切。
電影《青春萬歲》拍攝于1983年,是校園題材的電影,它以一群女中學生的視角,展現了50年代年輕人的生活面貌和精神追求。這部電影非常干凈,包括其中有一些愛情橋段,也處理得十分含蓄。
語錄:我主張見到自己沒有見過或弄不清楚的事情先努力去理解它體味它,確有把握了,再批評它匡正它。我不贊成那種凡遇到自己不明白的東西就聲討一番,先判罪再找理由的惡習。
——王蒙俗并不可怕,俗人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俗來剪裁、排斥一切高尚和高雅,或者使世俗向低俗再向惡俗發展。還有令人起雞皮疙瘩的,是自己已經俗得可以了,偏偏還要以高尚和高雅自居,張口閉口都是旁人的庸俗。
——王蒙
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蒙書中11位青春靚麗的青年,而影片中的11位青年演員,也是男帥女靚,不僅有17歲的鄔君梅,也就是去年在《如懿傳》中飾演甄嬛的女演員,還有當年僅僅15歲的蔡國慶。
《青春萬歲》描寫的是五十年代初,北京某中學的一群學生的故事。新學年開始后,同學之間有團結友愛,也有矛盾糾葛。一天,女主角楊薔云給剛得了學習獎章的李春提了點意見,為鄭波沒得獎章鳴不平,為此二人爭執起來。而團支書鄭波則一直在關注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呼瑪麗。這天,鄭波巧遇報社編緝田林,他們愉快地回憶起北京解放前夕一起做地下工作時的情景。然后,在看完蘇聯電影《幸福的生活》后,李春起哄,出同學吳長福的洋相,受到袁老師批評。而楊薔云在老師啟發下,主動幫助出身不好的同學蘇寧,當她聽說蘇寧與呼瑪麗進教堂祈禱時,惱火起來,但當她得知蘇寧童年不幸,難免吃驚不已。書中的女主角楊薔云,是個熱情奔放的姑娘,有著火一樣的脾氣和性格,愛憎分明,她和鄭波等一些學生黨員,對一些生活困難、思想落后的女學生,比如在天主教會“仁慈堂”中長大的孤兒呼瑪麗,出身資本家家庭的二小姐蘇寧,一心想當科學家、對集體和他人缺乏熱情的李春等人熱心幫助,使大家最終都融入到學校這一大家庭中來,共同進步,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學生們之間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和較高的思想覺悟。同時作品中也穿插描寫了鄭波和楊薔云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提高學習成績,以及鄭波與田林、楊薔云與張世群之間的不成熟的、朦朧的愛情故事。
小馬哥:
《青春萬歲》是一首燦爛的青春之歌,正如書中的一首詩所寫:“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和幸福的瓔珞,編織你們……”
安子:
是的,這是一首非常絢爛非常純真,也非常美好的青春之歌。
語錄:世界上絕對不是只有黑白兩種顏色,善惡兩種品德,敵我兩種力量,正謬兩種主張,資無兩個階級。要善于面對和把握大量的中間狀態,過濾狀態,無序狀態與自相矛盾的狀態,可調控狀態,可塑狀態等等。
——王蒙不要被大話嚇住,不要被胡說八道嚇唬住,不要被旗號嚇唬住。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