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翻譯與解讀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翻譯與解讀
以道佐人主者01,不以兵強天下02。其事好還03。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04。大軍之后,必有兇年05。
善者果而已06,不以取強07。果而勿矜08,果而勿伐09,果而勿驕10。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11。
物壯則老01,是謂不道02,不道早已03。
今 譯
用道輔佐人主的人,不以用兵爭霸天下。用兵爭霸天下,必然會遭報復。
陳兵征戰之地,農田荒廢,荊棘叢生。大戰之后,必然會出現兇災荒年。
善用兵者戰勝即止,不能戰勝稱霸逞強。戰勝而不狂妄自大,戰勝而不自美炫耀,戰勝而不驕傲。戰勝是不得已的事,不能逞強稱霸天下。
萬物壯大,就會衰老;違背此道,必然早亡。
評 議
本章表現了老子“不以兵強天下”的兵法思想。唐代王真說《老子》是一部兵書,有些言過其實?!独献印窌械拇_有許多重要的兵法思想,有的還說到了用兵的規律性的本質問題,值得引起世人的高度關注。本章談論了如下五個問題。
其一,老子說作為一國之主,不能以兵爭強于天下;以兵攻伐他國,爭霸天下,必然會遭到受害國的報復,害人必以害己告終。
其二,老子說,大戰之后,陳兵征戰之地,農事失修,田園荒廢,必然造成饑荒和兇年,給廣大民眾帶來災難。
其三,善于用兵征戰的人主,出于防御和自衛目的,戰勝對方即達到目的。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不能逞強稱霸。
其四,驕兵必敗,戰勝不能自我稱大,不炫耀武功,不狂妄驕傲。老子曰:“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币啻艘庖病?/p>
其五,老子認為“物壯則老”。強者不能終強,物極必反,一味強暴橫行天下,不諳此道,就會早日滅亡。
老子的此種兵法思想,不僅具有歷史價值,而且極具現實意義。妄想稱霸世界之國,應從中汲收教益。
注釋
01 佐:輔佐。句謂:用道輔佐國君治國的人。按:道,指治國正道。
02 強:強暴?!稜栄?· 釋言》曰:“強,暴也?!本渲^:不以用兵的強暴手段爭霸天下。
03 還:回報。別解皆非。句謂:以用兵的強暴爭霸天下,必然會遭到報復。林希逸曰:“兵者,兇器也。我以害人,人亦將害我。故曰‘其事好還’?!?br>
04 荊:叢木,荊條可用于編制筐具等器物?!〖?叢生小木,有刺。兩句意謂:布兵征戰之地,農事廢,田園失修,荊棘叢生。林希逸曰:“用師之地,農不得耕,則荊棘生矣。”
05 “大軍”兩句:林希逸曰:“用兵之后,傷天地之和氣,則必有兇年之象。此意但言好戰求勝,非國之福?!?br>
06 善者:謂善用兵者。者,王弼本作“有”,誤。楚簡本、河上公本、帛書甲乙本、傅奕本皆作“者”,是。 果:戰勝?!稜栄拧?釋詁》曰:“果,勝也?!惫省蹲髠鳌吩弧皻碁楣?即其證也。 已:止。句謂:善戰者,戰勝即止。
07 此句:楚簡本作“不以取強”,是。帛書甲乙本、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皆作“不敢以取強”,多一“敢”字,誤。句謂:不以用兵逞強。
08 矜:矜大。句謂:戰勝而不妄自稱大。
09 伐:夸耀,自美。句謂:戰勝而不炫耀。
10 驕:狂妄驕傲。句謂:戰勝而不驕傲。按老子曰:“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11 “果而”兩句:謂自衛戰勝敵方,是不得已的事,不能稱能逞強。
01 物壯則老:以萬物作比喻,謂物壯則衰老。
河上公曰:“草木壯極則枯落,人壯極則衰老也。言強者不可久?!?br>
林希逸曰:“強者不能終強,矜者終不能終矜,譬如萬物既壯,則老必至矣。”
02 是謂不道:承上句,林希逸曰:“不知此理,而欲取強于天下,皆不道者也。”
03 不道早已:有三解:
河上公曰:“不行道者早死。”此一解也。
林希逸曰:“既知此為不道,則當急急去之,故曰‘早已’。已者,已而勿為也。”此二解也。
奚侗曰:“‘已’,棄也。見《孟子· 盡心》趙注。言不道之人,早為人所棄也?!贝巳庖?。按以上三種詮釋,皆能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