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集《明夷第三十六》原文賞析與注解
明夷第三十六
【題解】
明夷卦為異卦相疊(離下坤上)。上卦為坤,坤為地;下卦為離,離為日。上坤下離,是太陽沒入地中之象。太陽既沒,天地黑暗,前途莫測,喻指君子處于艱難之中,既要守正不阿,又要遵時養晦。所以,卦名曰明夷。明夷卦闡釋在政治昏暗時明哲保身、以伺東山再起的道理。明夷卦與晉卦的上下體正好顛倒,意思也完全相反。晉卦上為光明,象征明君在上,群賢并進。明夷卦日在地下,象征政治形勢十分險惡,昏君在上,世道黑暗,賢臣必受傷害。在這種形勢下,對于君子來說,不宜輕率行事,而又要堅守正道。這就是卦辭“利艱貞”的意義所在。明夷與遁卦是姊妹篇。遁卦說的是在事物發展對己不利時,該回避時要回避。明夷則進一步說明,在政治黑暗時應如何去做。
【原文】
明夷[1]:利艱貞。
【注釋】
[1]明夷:卦名。本義是指光明消失。
【譯文】
明夷卦:卜問艱難之事則利。
【解析】
光明已被掩蓋,將要經歷一個艱難的過程,才能重放光明。
【原文】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內文明而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2]也。內難[3]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注釋】
[2]晦其明:天黑掩蓋了光明。
[3]內:內在美德。難:艱難環境。
【譯文】
《彖辭》說:明夷的內卦為離,離為日;外卦為坤,坤為地。太陽隱沒于地中,是明夷的卦象。離為文明,坤為柔順,然而明夷的品格是內文明而外柔順。周文王內秉光明之德,外行柔順之道,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服事于殷,蒙受羑里之辱,正與明夷的卦象相似。“卜問艱難之事則利”,正如太陽隱沒地中,晦其光明。箕子內秉光明之德,外處艱難之境,仍能堅持正道,至死不渝,正與明夷的卦象相似。
【解析】
光明被掩蓋,謂之明夷。身具文明之才而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即使一時蒙難,也不改其志。周文王就是這樣的。所處環境不利于展示自己的才華,便以隱晦的方式掩藏其才華。一旦時機成熟,就再次施展抱負。箕子就是這樣的。
【原文】
《象》曰:明入地中[4],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注釋】
[4]明入地中:太陽西沉。
【譯文】
《象辭》說:本卦內卦為離,離為日;外卦為坤,坤為地。太陽沒入地中,是明夷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治民理政,不以苛察為明,而是外愚內慧,容物親眾。
【解析】
光明被埋入地中,謂之明夷卦。這一爻說明:有才德的人和民眾打成一片,實質上就是在隱藏自己的智慧光芒。
【原文】
初九:明夷[5]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6]。《象》曰:“君子于行”,義不食也。
【注釋】
[5]明夷:黃昏,傍晚。
[6]言:譴責,刁難。
【譯文】
初九:黃昏的時候,看到鳥雀垂著翅膀,在低空盤旋。君子離家走,三日無食糧。如有所往,必遭主人責備。《象辭》說:“君子離家走”,依禮義不能蒙羞受食。
【解析】
在光明受阻的情況下,君子就要像鳥雀遠飛那樣離去,且要低垂著翅膀不被人察覺。君子遇險隱退離去,就是斷食三天也要堅定不移。這一爻說明:在建功立業之初,應該培養堅守正道的能屈能伸的創業精神。
【原文】
六二:明夷,夷[7]于左股。用拯馬壯[8],吉。《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則也。
【注釋】
[7]夷:傷。
[8]用拯馬壯:因馬強壯善跑而獲救。
【譯文】
六二:在黑暗中前進,傷于左股。因馬強壯善跑而獲救,吉利。《象辭》說:六二爻辭所講的“吉利”,是因為六二陰爻處于九三陽爻之下,正像馬順從主人,善體人意。
【解析】
在挫折中,要學會避險,堅持柔順發展。這一爻說明:在建功立業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如能百折不撓,頑強奮進,今后必定吉祥。
【原文】
九三:明夷[9]于南狩[10],得其大首[11]。不可疾貞。《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注釋】
[9]明夷:此處喻指黎明前的黑暗。
[10]南狩:南方獵區。
[11]大首:大頭的野獸。
【譯文】
九三:黎明前冬獵的時候,在南方獵區獲得一些大野獸。占問疾病則不利。《象辭》說:“在南方獵區”的志向,就是要大有收獲。
【解析】
創業必須樹立遠大的志向,方能獲得更大的收獲。這一爻說明:君子建功立業,離不開雄心壯志與智慧謀略。
【原文】
六四:入于左腹[12],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象》曰:“入于左腹”,獲心意也。
【注釋】
[12]左腹:比喻深隱之處。
【譯文】
六四:回到深隱之處吧。走出居室,進入社會,就會感到環境的險惡,退隱的念頭油然而生。《象辭》說:“回到深隱之處”,就滿足了退隱的心意。
【解析】
只有深入事物的內部去探究規律,才能圓滿解決那些始終不明白的問題。這一爻說明:在建功立業中應樹立遠大的志向,并且深入探究事物的內在規律。
【原文】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13]也。
【注釋】
[13]息:熄滅。
【譯文】
六五:殷亡后,箕子逃到東方鄰國避難,卜問得吉兆。《象辭》說:“箕子”的退隱守正,說明他的光輝形象千古不滅。
【解析】
君子遇到風險,就會明智地隱退。這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有利于堅守正道。這一爻說明:君子在建功立業中經歷了艱難挫折,持續發展下去,成功就近在眼前。
【原文】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國也。“后入于地”,失則[14]也。
【注釋】
[14]則:學習的榜樣。
【譯文】
上六:陽光消失了,天黑了。太陽初升,君子進仕;太陽沉沒,君子退隱。《象辭》說:“太陽初升,君子進仕”,光照四方。“太陽沉沒,君子退隱”,國無楷模。
【解析】
沒有遠大光明的志向,遇到挫折便會迅速退卻。這種瞬間之光雖然也能升上天空照耀四方,但往往一瞬而落,因為違背了堅守正道的原則。這一爻說明:即使建功立業有成,如不能堅守正道繼續發展,結果便只能是流星一閃、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