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全集《服問》原文賞析與注解
服問
【題解】
服問,就是問有關喪服的事。本篇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闡明從服之等,第二部分闡明有服而遭喪所變易之節,第三部分闡明天子公卿大夫及公門喪服之法。鄭玄說:“名曰‘服問’者,以其善問以知有服而遭喪所變易之節?!?/p>
【原文】
傳曰:“有從輕而重。”公子之妻為其皇姑?!坝袕闹囟p?!睘槠拗改浮!坝袕臒o服而有服?!惫又逓楣又庑值??!坝袕挠蟹鵁o服?!惫訛槠淦拗改浮髟唬骸澳赋?,則為繼母之黨服;母死,則為其母之黨服。”為其母之黨服,則不為繼母之黨服。
【譯文】
《大傳》篇在談到從服時曾說:有的本應跟著穿較輕的喪服而變為穿較重的喪服,例如國君的庶子為其生母僅僅頭戴練冠,穿用小功布做的喪服,而且葬后即除;而庶子之妻卻要為庶子的生母服齊衰期。有的本應跟著穿較重的喪服而變為穿較輕的喪服,例如妻為其娘家父母服齊衰期,是重服;而丈夫為其岳父母僅服緦麻,是輕服。有的是自己所從的人不為死者穿孝服而自己卻要為死者穿孝服,例如國君的庶子不為其遠房兄弟服喪,而國君的庶子之妻卻要為庶子的遠房兄弟服喪。有的是本來應該跟著穿孝服卻變為不用跟著穿孝服了,例如國君的庶子為其妻之父母,如果他是嫡子,就可以為之服緦麻三月,但因為他是嫡子,所以就從有服變為無服了。古書上又說:如果母親是被父親休棄出門,做兒子的就要為繼母的娘家人服喪;如果母親去世了,那就為母親的娘家人服喪。凡是已為母親的娘家人服過喪的,就不再為繼母的娘家人服喪。
【原文】
三年之喪,旣練矣,有期之喪,旣葬矣,則帶其故葛帶,绖期之绖,服其功衰。有大功之喪,亦如之。小功,無變也。麻之有本者,變三年之葛。旣練,遇麻斷本者,于免,绖之;旣免,去绖。每可以绖必绖;旣绖,則去之。小功不易喪之練冠,如免,則绖其緦、小功之绖,因其初葛帶。緦之麻不變小功之葛,小功之麻不變大功之葛,以有本為稅。殤長、中,變三年之葛,終殤之月筭,而反三年之葛。是非重麻,為其無卒哭之稅。下殤則否。
【譯文】
本來正在服三年之喪,而且已經過了小祥之祭,該換穿較輕的喪服了,這時候又碰上了期親之喪,而這位期親也已經埋葬過了,在這種情況下的喪服打扮是,腰間系上三年之喪該換較輕喪服時所用的葛帶,頭上戴著為期親服喪的葛經,穿的孝服是較輕的功衰。如果碰上的喪事是大功之喪,也照此辦理。如果碰上的喪事是小功之喪,那就用不著改變原來的孝服了。三年之喪,下葬以后,已經變麻帶為葛帶了,而這時又遇上了大勸以上之喪.為了表示對后喪的哀悼,就要把前喪的葛帶重新變為麻帶。三年之喪,到了小祥以后又遇上小功之喪,這樣,在需要為小功之喪戴免的時候,就要加戴小功的首绖。小功之喪斂殯已畢,不需要再戴免了,就把首绖也去掉。對于小功以下之喪,當其斂殯之時,凡需要戴绖的就一定要為之戴绖,不需要戴绖的時候就去掉它。三年之喪,小祥以后就應改戴練冠,如果此時又遇上小功之喪,不可改動練冠;如果需要為小功、緦麻之喪戴免,那就要加戴小功、緦麻的首绖,而腰間仍系當初的葛帶。二喪相連,改換喪服,不能由輕改重。所以,小功之喪到了以葛易麻的時候,雖然又遇上緦麻之喪,也不能把小功之葛改為緦麻之麻;同樣道理,大功之喪到了以葛易麻的時候,雖然又遇上小功之喪,也不能把大功之葛改為小功之麻。只有大功之麻才可以改變斬衰、齊衰之葛。本來正在服三年之喪,但又遇上了長殤、中殤之喪,雖然此時前喪已經易麻為葛,仍然要改服后喪的麻帶。等到后喪的喪服結束,再換成前喪的葛帶。這并不意味著殤服的麻帶就比前喪的葛帶為重,而是因為殤服的禮數簡單,沒有卒哭以后的易麻為葛之法。如果正在服三年之喪,但又遇上了下殤之喪,就不用這樣做了。
【原文】
君為天子三年,夫人如外宗[1]之為君也。世子不為天子服。君所主:夫人妻、大子、適婦。大夫之適子為君、夫人、大子如士服。君之母非夫人,則羣臣無服,唯近臣[2]及仆驂乘從服,唯君所服服也。公為卿大夫錫衰[3]以居,出亦如之,當事則弁绖。大夫相為亦然。為其妻,往則服之,出則否。凡見人無免[4]绖,雖朝于君無免绖,唯公門有稅齊衰。傳曰:“君子不奪人之喪,亦不可奪喪也?!眰髟唬骸白锒喽涛?,喪多而服五。上附下附,列也?!?/p>
【注釋】
[1]外宗:國君的姑、姊妹之女。因為姑、姊妹必嫁于外族,其女是異姓所生,故稱外宗。
[2]近臣:在國君身邊侍候的人。
[3]錫衰:五服之外的一種喪服,比紹麻還要輕。錫衰和練麻喪服用的布是一樣的,區別在于錫衰還要將麻布加灰捶洗使之潔白光滑。
[4]免:去掉。
【譯文】
國君要為天子服喪三年,國君的夫人比照外宗的國君為天子服齊衰期。至于國君的嫡子,為了避嫌,就不再為天子服喪了。國君只為其夫人、為其嫡子、為其嫡子之妻主持喪事。大夫的嫡子為國君、為國君的夫人、為國君的太子所穿的喪服,和士為國君、為國君的夫人、為國君的太子所穿的喪服一樣。國君的母親如果是妾,不是夫人,則群臣不為之服喪;只有國君的近臣、駕車的以及車右隨著國君為之服喪,國君穿什么樣的喪服,這些人就隨著穿什么樣的喪服。國君為卿大夫服喪則穿錫衰,無論是在宮中還是出門,都是這樣;但在前往卿大夫之家參加吊唁等活動時,要在皮弁上加上麻綆。大夫之間互相服喪,也是這樣的禮數。為大夫之妻服喪,前往喪家吊唁時可穿錫衰,出門到別的地方去就可以脫掉。凡是在居喪期間出外去求見別人,不可去掉首绖,即使是去朝見國君,也無需去掉首绖。只有進入公門時才要脫掉齊衰孝服,但首绖仍然不可去掉。古書上說:作為君子,既不可強迫他人拋開喪親的悲痛,也不可忘掉自己喪親的悲痛。古書上又說:雖然罪行有許多種類,但刑罰只有五等;雖然喪服關系有許多種類,但喪服只有五等。需要重時就往上靠,需要輕時就往下靠,各從其等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