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話《[日本]小川未明·紅蠟燭和人魚姑娘》鑒賞
外國童話《[日本]小川未明·紅蠟燭和人魚姑娘》鑒賞
[日本]小川未明
一
人魚不光居住在南方的大海里,也曾在北方的大海中生活過。
北方的大海一片碧藍。一次,人魚從海中爬到礁巖上,一邊欣賞周圍的景色,一邊休息。
云隙中漏出的月光,冷冷地灑在波濤上。舉目四望,巨浪滾滾,茫無際涯。
人魚心想: 這是多么凄涼的景象啊!自己長的模樣和人類差不多,同那些魚類以及棲息在深海下的各種粗野的獸類相比,不論心靈還是外表都更接近于人類。可是自己仍舊不得不和魚類、獸類為伍,住在寒冷、陰暗、令人沉悶的大海當中。這是為什么呢?
人魚長年累月連個說話的伙伴都沒有,總是在憧憬明朗的海面生活中度過每一天。一想到這點,她就難過得無法忍受。于是她經常在晴朗的月夜,浮出海面,爬到礁石上休息,她的腦海里充滿了各種幻想。
人魚心想: 聽說人類居住的城鎮非常美麗。人類比那些魚類、野獸更加心地善良富于同情心。我們雖然棲身在魚類和野獸當中,但是和人類區別卻不大,所以我們一定能夠同他們生活在一起。
這是個雌性人魚,而且已經懷了小人魚。她想: 我們這些大人魚長期生活在凄涼無伴的北方的藍色大海里,移居明朗、熱鬧地方的生活已經無法指望,可是決不能再讓即將出生的孩子遭受這種孤獨、痛苦的折磨呀!
離開孩子,孤苦伶仃地住在大海中,是非常痛苦的事??墒遣还芎⒆幼叩侥睦铮灰苄腋5厣睿褪俏易畲蟮南矏?。
聽說人類是這個世界上最善良的種族。他們決不欺負、虐待那些可憐的無依無靠的弱者。還聽說他們一旦收留了你,決不會再把你拋棄。而且,人魚的頭臉酷似人類,腰部以上的軀體也和人類完全一樣,這樣看來,人魚是能夠在人類世界中生活下去的。何況我們在野獸當中都能生活呢!她覺得人類只要肯收養小人魚,就決不會無情無義地把她拋棄的……
這就是人魚的一樁心事。
她懷著至少讓孩子在熱鬧、明朗、美麗的城市中長大成人的愿望,一心要到陸地上生小孩。她知道這樣一來,雖然可能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卻能因此和人類一起過上幸福的生活。
在遙遠的海邊上有座小山,山頂有個神社,從波浪和波浪的空隙間隱隱約約看得見神社里燈光閃爍。一天夜里,母人魚為了生下小人魚,頂著風浪,越過漆黑、冰冷的海面,向陸地游來。
二
海邊有個小小的城鎮。城里有各種各樣的店鋪。神社所在的小山下面有個賣蠟燭的窮小鋪。
鋪子里住著一對老夫婦。老爺爺在后屋做蠟燭,老奶奶就在前面賣。鎮上的人,還有路過的漁民們去參拜神社時,總要到鋪子里買好蠟燭,然后再上山。
山上長著一片松林。神社就坐落在這片松林中間。海風吹打著松林,呼呼的響聲晝夜不停。神社每晚都要點燃蠟燭,人魚已經遠遠地從海面上望到了這閃爍的燈光。
一天夜里,老奶奶對老爺爺說道:
“我們現在過的日子全靠神仙保佑啊。這山上要是沒有神社,咱們的蠟燭就不可能賣出去。所以咱們要感謝神仙的恩德,趁現在這工夫,我上山去拜那神仙吧!”于是老爺爺回答說:
“說得對!我也是天天在心里感激神仙的功德呢!可是因為事情太忙,沒能常去神社參拜。還是你想得周到,就在神仙面前把我這番心意也表一表吧!”老奶奶步履艱難地走出家門。這天晚上,月光如洗,大地被照得像白晝一樣明亮。老奶奶拜完神仙往山下走的時候,聽到臺階下有嬰兒在啼哭。
真可憐,是個棄嬰。什么人把孩子丟到這種地方!不過說來也巧,這孩子在我拜完神仙回來的路上給我看見,說不定有什么緣分呢!如果我瞅著不管,神會怪罪的。一定是神仙知道我們夫妻無兒無女,所以賜給我們一個孩子。我先把她抱回去和老頭子商量商量,把她養在家里吧!她心中這么想著,就從地上抱起嬰兒往回走,口中念道:
“噢噢!瞧,多可憐的孩子!”
老爺爺正在家中等待老奶奶回來的時候,老奶奶抱著嬰兒進了屋。她把拾到嬰兒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老爺爺聽完后說道:
“這正是神仙賜給咱們的孩子,咱們要把她精心喂養好,不然神仙會怪罪的?!?br>
老夫妻倆就這樣把孩子收留下來,并精心喂養著。這嬰兒是女孩,腰部以下和人體不同,是魚的形狀,所以老爺爺和老奶奶都斷定她一定是傳說中的人魚。
“這孩子不像是人類的后代……”
老爺爺用懷疑的目光瞅著嬰兒,說道。老奶奶接著說:
“我也這么想。不過盡管不是人類的后代,可你瞧她是個多么溫和、多么可愛的小姑娘呀!”
老爺爺又說道:
“好啦,不管是誰的后代,既然是神仙賜給的孩子,我們就盡心盡意地撫養吧!她長大一定是個聰明聽話的乖孩子?!?br>
從此以后,老兩口便如珍似寶地喂養著小姑娘。小姑娘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珠變得黑黑的,頭發也非常漂亮,膚色白里透紅,又秀氣,又聰明。
三
姑娘已經長大了,可是她為自己的形體有些異常而害羞,從不愿在人前露面。但是姑娘的容貌生得非常俊美,凡是見過一面的人沒有不驚嘆的,也有人為了再看一眼姑娘,特意來小鋪買蠟燭。老爺爺和老奶奶對他們說道:
“我家姑娘少言寡語,又愛羞,她不愿出來見人?!?br>
老爺爺在鋪子后屋加緊制作蠟燭。姑娘心想: 要是自己隨意在蠟燭上描繪出美麗的圖案,人們定會高高興興地來購買。她向老爺爺說了自己的想法。老爺爺回答說那就試試看,你喜歡畫什么就畫什么吧!
姑娘從來沒有學過繪畫。她有生以來第一次使用鮮艷的紅彩,在雪白的蠟燭上畫出了很漂亮的魚、貝以及水草之類的圖案。老爺爺看到姑娘的畫,大為吃驚。那畫里充滿了奇異的力量,具有一種說不出的美妙。
老爺爺萬分感嘆地和老奶奶說:
“她畫得這么出色是當然的,她是人魚嘛!本來就不屬于人類?!?br>
“買花蠟燭!”從早到晚,也不論大人或小孩,來鋪子買蠟燭的人絡繹不絕。畫著彩繪的蠟燭受到所有人的歡迎。
就在這時,又傳出一個神奇的故事。人們在小山的神社里點上紅彩蠟,然后把燒剩的蠟油帶在身邊,出海打魚時,不論多么厲害的暴風雨天,也不會遭到船覆人溺的災難。這件事不知什么時候,一傳十、十傳百,在人們當中傳揚開來。鎮上的人說:
“那神社供著海神呀!給神仙點上漂亮的蠟燭,神仙自然也高興嘍!”
小鋪子的老爺爺,由于蠟燭銷路好,從早到晚拼命趕制蠟燭。姑娘在老爺爺身旁,忍著手上的疼痛,不停地往蠟燭上描畫著彩圖。
老兩口的善良心地使姑娘非常感動,姑娘那又黑又大的眼睛有時汪著熱淚。她心想: 盡管自己不屬于人類,可是受到兩位老人如此精心的撫養、疼愛,這恩情自己是永世不能忘的!
這件事連遠方的村鎮都知道了。遠方的船員,還有漁夫們,為了得到敬神用的彩蠟燒剩的蠟油,不遠千里來到這里。他們買好蠟燭,去登山拜神,把點著的蠟燭獻給神仙,等待蠟燭燃盡之后,帶著剩下的蠟油返回家鄉。因此,不管夜間還是白晝,山上的神社從未斷過燈火。特別是晚間,那燈火的光芒顯得更加美麗,從遙遠的海上也瞧得見。
“這神仙真叫人感恩不盡哪!”海神的名聲很快傳開,這座小山也突然有了名氣。
神仙的香火這么旺盛,卻沒有人想到一心一意往蠟燭上畫彩圖的姑娘,因而也沒有同情、可憐這姑娘的人。姑娘勞累的時候,常常在美麗的月夜,把頭伸出窗外,眼窩含著淚水,懷戀地望著那遠在北方的藍色的大海。
四
有一次,從南方國家來了個江湖商人。他想從北方的國家買些稀奇珍貴的東西,帶到南國賺取大錢。
這江湖商人,不知是從哪兒打聽到的,還是他什么時候見過姑娘的面,他看出姑娘不是人類,而是世間少有的人魚。一天,他偷偷來到老兩口跟前,背著姑娘,說道:
“我出大價錢,你們把人魚賣給我吧!”
老兩口最初執意不肯,覺得這姑娘是神仙賜給的,不能賣掉。如果賣了,神仙要怪罪的。江湖商人一再碰釘子,可仍不死心。一天他又來到老兩口跟前,煞有介事地說道:
“這人魚,古來就是不吉祥之物,趁早賣掉,不然一定要遭殃的!”
老兩口聽商人這么一說,信以為真了,又聽說能賺大錢,便鬼迷心竅,答應把姑娘賣給他。
江湖商人講好過幾天來接姑娘,就興高采烈地回去了。
當姑娘知道自己已被賣掉時,十分詫異,寡言少語的善良姑娘,害怕離開這個家,去那遠隔千里,炎熱而又陌生的南方國家。她哭著哀求老兩口說:
“我什么活都能干。請兩位老人千萬不要把我賣到那陌生的地方去。”
可是已經變得無情無義的老兩口,怎么也不答應姑娘的請求。
姑娘一如既往地閉門不出,專心致志地往蠟燭上畫彩圖。老兩口看到這種情景,也無動于衷,既不覺得可愛,也不覺得可憐。
一個月色明亮的夜晚,姑娘獨自聽著波濤的轟鳴聲,思考著自己的前途,不覺悲痛起來。她聽著聽著,覺得遠方有人在呼喚自己。于是她從窗戶向外看了看。外邊只有映著月光的無邊無際的藍色大海。
姑娘又坐下來,繼續畫蠟燭畫。這時,鋪子前邊突然喧鬧起來。原來是那個江湖商人定于今夜來接姑娘。商人的車上載著一個裝有鐵絲網的大方木箱。這只木箱曾裝運過老虎、獅子以及豹子等動物。
江湖商人說,善良的人魚也是海中獸類,所以要把她同老虎、獅子一樣對待。姑娘過一會兒看到木箱一定會嚇得魂不附體的。
姑娘還蒙在鼓里,繼續在那兒俯首描畫。就在此時,老爺爺和老奶奶走進屋來領姑娘。他們說:
“喂!你該走了!”
由于他們催促得很緊,姑娘沒來得及給手上的蠟燭畫上彩圖,只是把整根蠟燭涂成了紅色。
姑娘留下了兩三根紅蠟燭,作為這樁辛酸歷史的紀念,然后離開了家門。
五
這是個非常寂靜的夜晚。老爺爺和老奶奶已經閉門睡覺了。
咚、咚、咚!半夜時分,有人來敲門。上了年紀的人,瞌睡很輕,聽到叩門聲,老兩口心中疑惑。老奶奶問道:
“誰呀?”
但是沒有回答。咚、咚、咚!繼續叩門。
老奶奶起來,輕啟門扇,從縫隙中向外一看,一個長得很白凈的女人站在門口。
女人是來買蠟燭的。老奶奶是個見錢眼開的人,哪怕賺個一分半文,她也高興。
老奶奶把蠟燭盒拿到女人面前。這時她大吃一驚。那女人的長長的黑發上掛滿水珠,映著月光,晶瑩閃亮。女人從盒中取出紅蠟燭,死盯著看了一會之后,付了錢,就把它拿走了。
老奶奶在燈下仔細地瞧了瞧那錢幣,原來不是真錢,而是貝殼。她認為自己上了當,就氣呼呼地追了出去??墒悄桥艘呀洘o影無蹤了。
當天夜里,天色突變,海上掀起了罕見的暴風雨。那是正當江湖商人泛舟大海,載著裝人魚姑娘的木籠,駛往南方某國途中的時候。
老爺爺和老奶奶在家里戰戰兢兢地說道:
“這么大的風雨,恐怕那條船要翻在海里的!”
天放亮之后,大海中仍然是一片漆黑恐怖的景象。當天晚上有無數船只遇難。
奇怪的是,打那以后,只要山上的神社點起紅蠟燭,到了夜里,不論怎樣好的天氣,也會馬上轉為猛烈的暴風雨。紅蠟燭變成了不祥之物。蠟燭鋪的老兩口說這是天誅神罰,從此再也不賣蠟燭了。
可是,從那以后,也不知是什么人,常給神社點上紅蠟燭。過去,只要誰拿到這神社中燒剩的蠟油,誰就會在海上消災除禍;如今只要看一眼紅蠟燭,這人必將身遭大難,淹死在大海里。
這消息很快在人們當中傳開之后,再也沒人去參拜山上的神社了。昔日那圣潔靈驗的神仙,現在成了一方的兇神惡煞。而且沒一個人不怨恨地說: 這個鎮上要是沒這神社就好了。
船員們只要從海上望到神社所在的小山,就感到畏懼。到了夜間,這一帶海面更是一番可怕的景象: 驚濤駭浪一望無際;每當那巨浪撞碎在巖礁上時,便激起團團白色飛沫;那月光透過云隙照到波濤上的情景實在令人毛骨悚然。
在一個漫天漆黑、不見一絲星光的雨夜,有人看見波浪上漂浮著紅蠟燭的火光。這火光漸漸地升往高處,一會兒朝著山頂的神社時隱時現地游動而去。
沒過幾年,山下的那個城鎮便完全衰落荒廢了。
(周禪侖譯)
在人們的印象中,童話故事總是與純真的童年時代相連,因此,在日本有“新浪漫主義的先聲”之稱的小川未明在童話中抨擊人性的丑惡時,那種悲哀就令人震撼。從這個意義上說,《紅蠟燭和人魚姑娘》是寫給大人看的童話。
這個故事隱藏了諸多文化資源。它濃濃的悲劇情懷自然讓人想起安徒生的《海的女兒》,想起迪斯尼的動畫片《小美人魚》,想起高橋留美子的《人魚之傷》,想起人魚的美麗,想起他們絕望的愛以及仿佛永遠也擺脫不掉的哀傷。他們,是一個個在孤獨中尋求解脫的個體。沒有靈魂的人魚們尋求著靈魂的誕生,雖然,美麗的人魚公主最后變成泡沫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中,她卻也留在了一代又一代她曾經向往著能夠成為其中一員的人類的心中,想必也留在了她的同類——人魚們的心中,他們當中的一些也懷著人魚公主曾經有過的夢想,向往著陸地上人的世界。
在這個故事中,那只已經懷了小人魚的雌性人魚就對人類充滿了期待。在凄涼無伴的北方藍色大海中飽受孤獨、痛苦折磨的人魚媽媽,不愿再讓自己即將出生的孩子也承受這樣的命運。她聽說“人類是這個世界上最善良的種族”,“他們一旦收留了你,決不會再把你拋棄”;她也相信,“人魚的頭臉酷似人類,腰部以上的軀體也和人類完全一樣”,“人魚是能夠在人類世界中生活下去的。何況我們在野獸當中都能生活呢”!在這里,人性被非人類的“他者”放到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因此它的跌落更加觸目驚心。而單純的人魚媽媽懷著讓孩子在熱鬧、明朗、美麗的城市中長大的愿望,懷著人類實際上承受不起的信任,忍受了可能是永遠的分離。
“頂著風浪,越過漆黑、冰冷的海面,向陸地游來”,人魚媽媽越是執著,故事正逐漸積聚的張力就越是強烈。但是,當蠟燭鋪里的老婦人在拜神回來的路上撿到了人魚生下的嬰孩,并和老伴如珍似寶地喂養著小姑娘的時候,這股張力被暫時釋放了,一段平和的時期到來了。只是在這一張一弛中,若隱若現的憂傷在漂浮,人魚媽媽想讓自己的孩子擺脫孤獨的愿望似乎并沒有實現: 對老人的撫養滿懷感恩之心的人魚姑娘從早到晚繪制敬神用的蠟燭,旺盛的香火給祈福的人們帶來了安全和平,卻沒有人想到一心一意往蠟燭上畫彩圖的人魚姑娘。孤獨,仍然是她的命運。美麗的月夜,人魚姑娘含著眼淚,懷戀地望著遠在北方的藍色的大海。從人魚媽媽渴望離開凄清寂寞的大海到人魚姑娘懷念藍色大海中的故鄉,人魚姑娘和她的母親經歷的是一種宿命般的悖論,人魚媽媽體驗的無人的孤獨、人魚姑娘體驗的有人的孤獨,都指向七零八落、潰不成形的人性碎片。
粉碎的過程在見錢眼開的老夫婦禁不住江湖商人的誘惑,答應將人魚姑娘賣掉的時刻達到了高潮,當長長的黑發上掛滿水珠的女人接過人魚姑娘留下的兩三枝紅蠟燭的時候,在人魚母親想象的圣壇上至高無上的人性徹底摔了下來。也許就是從那時起,向往人類的人魚家族開始詛咒人類,從保佑人們的海洋之神,變成了沉船的惡兆。
位于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朗厄里尼港灣海濱公園里,有一座人魚雕像,她坐在一塊石頭上,凝望著身下的大海,神情憂郁而又充滿向往。這座雕像是根據《海的女兒》塑成的,但那種懷戀大海的憂郁傳達的,又何嘗不是所有曾經對人類有過美好向往的人魚們深深的失落和絕望呢?
(何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