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學《十一 唾面自干》譯文與賞析
十一 唾面自干
十一 唾面自干
婁師德深沉有度量,其弟除代州刺史,將行,師德曰:“吾輔位宰相,汝復為州牧,榮寵過盛,人所嫉也,將何求以自免?”弟長跪曰:“自今雖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為兄憂。”師德愀然曰:“此所以為吾憂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不拭自干,當笑而受之。”
【譯文】
婁師德為人處世深沉且有度量,他的弟弟就任代州刺史,即將上任的時候,婁師德對他弟弟說:“我擔任宰相輔佐皇上,你又成為一州刺史,咱們從皇上那里得到的恩寵太多了,人們會妒忌咱們的,你計劃如何處理此事?”婁師德的弟弟跪在他的面前說:“今后,即使有人朝著我的臉上吐唾沫,我也只是自己擦掉罷了。我肯定不會讓兄長您為我擔憂。”婁師德嚴肅地對他的弟弟說:“這正是我所擔心的。別人之所以朝你的臉上吐唾沫,是因為恨你,如果你將唾沫擦去,正違反了對方的意愿,這樣只會加重他對你的恨意。所以不要去擦它,讓它自己干,應當笑著接受它。”
【評析】
婁師德教育他的弟弟,當被別人以唾沫唾面的時候,不但要忍氣吞聲,忍受這種恥辱,還要讓唾沫自己干掉,而不要自己用手將之拭去。他的這番話不免讓人感覺有點窩囊,但是,這正體現了婁師德為人處世的寬宏與氣度。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朝無常萬事休。”每個人活在世上都要有一定的氣量,包括積極進取的斗志、對萬事萬物的熱情。合理使用我們內心的這種力量,可以幫助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增強積極行動的力量,拓展更廣闊的發展天地。但是,我們也要注意避免意氣用事,否則會帶來嚴重的后果,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所以,注意忍耐自己心中的怨氣、怒氣,是我們需要認真培養的個人修養。
我國傳統文化注重“和”的精神,表現在為人處世上,就是要求大家能和睦相處,通過溝通來化解誤會,而不能把怒氣和怨氣轉化為對他人的打擊報復。人生中有太多不如意,但是如果我們善于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隱忍自己心中的不滿之“氣”,就會獲得一種全新的世界觀,我們的工作、交際、生活等各方面的局面都會有很大改觀。
能屈能伸是做人處世的寶典,當然也要屈得有理有據才可以,如果無論什么情況都一味地選擇“屈”,那不僅不能適應社會,反而還會被社會的變化所舍棄掉。所以,無論是“伸”還是“屈”,都應該根據事實情況來選擇。
典例闡幽 難忍能忍的白隱禪師
日本的白隱禪師是一位生活純凈的修行者,因此受到鄉里居民的稱頌,都認為他是個可敬的圣者。
有一對夫婦,在他的住處附近開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個漂亮的女兒。不意間,夫婦倆發現女兒的肚子無緣無故的大了起來。
這種見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異常!好端端的黃花閨女,竟做出不可告人的事。在父母的逼問下,她起初不肯招認那個人是誰,但經過一再苦逼之后,她終于吞吞吐吐說出“白隱”兩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隱理論,但這位大師不置可否,只若無其事地答道:“就是這樣嗎?”
孩子生下來后,就被送給白隱。此時,他的名譽雖已掃地,但他并不以為然,只是非常細心地照顧孩子——他向鄰居乞求嬰兒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雖不免橫遭白眼,或是冷嘲熱諷,他總是處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撫養別人的孩子一般。
事隔一年后,這位沒有結婚的媽媽,終于不忍心再欺瞞下去。她老老實實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魚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她父母立即將她帶到白隱那里,向他道歉,請他原諒,并將孩子帶回。
白隱仍然是淡然如水,他沒有表情,也沒有乘機教訓他們;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時候,輕聲說道:“就是這樣嗎?”仿佛不曾發生過什么事;即使有,也只像微風吹過耳畔,霎時即逝。
白隱超乎“忍辱”的德行,贏得了更多,更久的稱頌。
想想我們遇到的挫折或恥辱,比之白隱,又算得了什么?白隱泰然自若,淡然處世的情懷,真不愧為一代禪師!
“就是這樣嗎?”那么慈悲,那么輕柔.那是恒久的忍耐化為無形的堅毅,那是凡事包容化成無上的悲憫。
“就是這樣嗎?”無數的干戈,都化成了片片玉帛。
“就是這樣嗎?”短短的一句話里,蘊含了無限的慈悲與智慧。
所以,注意忍耐自己心中的怨氣、怒氣,是我們需要認真培養的個人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