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劉禹錫
【原文】
九曲黃河萬里沙[1],
浪淘風簸自天涯[2]。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注釋】
[1]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萬里沙:黃河在流經各地時挾帶大量泥沙。
[2]浪淘風簸:黃河卷著泥沙,風浪滾動的樣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掀起。自天涯:來自天邊。
【作者】
見《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篇。
【賞析】
《浪淘沙》這一組詩共九首,是劉禹錫寫于唐穆宗李恒長慶二年(822年),其時劉禹錫被貶于夔州。劉禹錫在貶官期間,目睹了當地百姓從事淘金生活的艱辛,非常同情,寫了九首《浪淘沙》詩,這是其中的一首。這是模仿淘金人的口吻來寫的,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淘金者生活的黃河則充滿風浪泥沙。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的家,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詩歌境界開闊,風格雄放,語言詼諧,表達了詩人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豪情。
詩歌一開首,詩人即以粗重、渾厚、酣暢的筆觸,為人們描繪了一幅壯闊的圖畫,但見九曲黃河裹挾著濁浪黃沙自天邊波濤洶涌地奔騰而來。開首二句寫得極有魄力,與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名句有異曲同工之妙。開首二句既寫出了黃河九曲的儀態婉轉之美,更寫出了自天而降奔騰向前的氣魄。此外,詩人還進行了合理的想象與夸張,由眼前河道的婉轉曲折,聯想到它當來自“天涯”,由眼前的濁浪滾滾,便聯想到它的萬里黃沙,真可謂是思接千載,神通萬里。詩人的豪邁之情,可說是溢于筆下,撲面而來。
三、四兩句,詩人由眼前之景,聯想到自己,以極富浪漫精神之筆,想象自己乘筏直上銀河。古人認為銀河與黃河是相通的。詩人在這里還暗用了一個典故,傳說漢代時漢武帝曾派張騫出使大夏尋找黃河源頭。經過一個多月,張騫乘筏直上銀河,見到了織女而還。“牽牛織女”即指的是牽牛星與織女星。古代神話把這兩個星宿說成是牛郎與織女。詩人在這里所表現出來的飛動之筆與馳騁的想象,正體現了他的迎風頂浪,逆流而上,直上九霄,直到牽牛織女家的豪邁氣慨,以及向往美好理想的境界。
詩人歌詠九曲黃河中的萬里黃沙,贊揚它們沖風破浪,一往無前的頑強性格。我們引用時可取其象征意義,歌頌與它們有著共同特點的事物或人。這首詩汲取了民歌的特點,語言通俗明白,即便是運用典故,也了無痕跡,同時也不失典雅,夸張與想象的合理運用,更為詩歌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