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
杜甫
【原文】
黃師塔前江水東[1],
春光懶困倚[2]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3],
【注釋】
可[4]愛深紅愛淺紅?
[1]黃師塔:黃姓僧人的墓塔。江:指錦江。
[2]倚:靠著。
[3]簇:叢。
[4]可:到底。
【作者】
見《杜甫·贈花卿》篇。
【賞析】
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年)冬天,由同谷(今甘肅成縣)逃難到成都,第二年春天就在西郭的浣花溪畔營建草堂,開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較為穩定的生活。在飽經亂離之后,開始有了安身的處所,詩人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開的時節他獨自沿江散步,情隨景生,一連成詩七首。全詩脈絡清楚,層次井然,是一幅獨步尋花圖,表現了杜甫對花的愛惜、在美好生活中的留連和對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此為組詩之五。
這是一首描寫詩人在春日里獨自到江邊散步賞花的詩,通過對江水、春光、桃花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美麗景色和給人帶來的舒適感覺,表達了詩人自在、愉悅、閑適的心情。
詩的前兩句交代了尋花的時節、地點、環境:春光明媚,和風吹拂,黃師塔前碧水東流。“春光懶困倚微風”一句突出了春天里人的整體感受——慵懶而舒適,而“倚”字更突出了這種感覺。后兩句寫了江畔一叢正在盛開的無主的桃花,“開無主”就是自由自在地開,盡量地開,大開特開,所以下句承接起來更顯出絢爛綺麗,詩也如錦似繡。“可愛深紅愛淺紅?”隨口一問流露出了詩人的喜悅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