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萊·傲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吳萊·傲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人可傲乎?傲不可長①。孰使子傲②?傲其焉往?惟昔孔孟,豈不或然③?傲其所可,乃人之愆④。既辭以疾,又鼓予瑟⑤。留亦不止,予隱予幾⑥。哀今之人,欲一以傲。詆欺窮陋⑦,矜說華好⑧。狂歟黠歟,自謂過人。過猶不及⑨,迄喪其身⑩。毋謂人言,無足去取。吉人之辭,不在頰輔(11)。毋謂人行,無足是非。守之以正,動與俗違。人寧傲予,予必自省。彼何人斯(12),傲焉是逞。
【注釋】
①傲不可長:語出《禮記·曲禮上》:“傲不可長,欲不可縱。”
②子:古人對男子的尊稱。
③或然:有時這樣。
④愆(qian):罪過,過失。
⑤鼓:彈奏。瑟(se):撥弦樂器,形似琴。《論語·陽貨》:“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之,取瑟而歌,使之聞之?!?/p>
⑥隱:倚憑。幾:幾案。《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去齊,宿于晝。有欲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應,隱幾而臥。客不悅,曰:‘弟子齊宿而后敢言,夫子臥而不聽,請勿復敢見矣?!唬骸?,我明語子。昔者魯繆公無人乎子思之側,不能安子思;泄柳申詳無人乎繆公之側,則不能安其身。子為長者慮而不及子思,子絕長者乎?長者絕子乎?’”
⑦詆(di):毀謗,誣蔑。
⑧矜(jin):矜夸。
⑨過猶不及:過分和不及同樣不得其正,謂做事須恰到好處?!墩撜Z·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唬骸粍t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⑩迄(qi):至,到。
(11)頰(jia):面頰。輔(fu):頰骨。
(12)斯:作語助,用同“兮”。
【譯文】
人可以驕傲嗎?驕傲不可增長。誰使你驕傲?驕傲要做什么?從前的孔子、孟子,難道不有時也這樣?他們認為可以驕傲的,原來是別人有過失。魯人孺悲要見孔子,孔子以有病拒絕,因為少者見長者,當有人介紹。而孺悲沒經人介紹。孔子取瑟彈奏,并隨之唱歌。使傳話的人了解自己并不是有病,讓他告訴孺悲,使孺悲知道自己的過錯而改正。孟子離開齊國,在晝地住宿。有人要為齊王挽留孟子。客正襟危坐而說話,孟子不應答,倚憑幾案而臥。客不高興。說:“弟子素持尊敬的心情來說話,您卻對我傲慢,不聽我的話,請不要再見面了?!泵献诱f:“坐下,我明白告訴你:從前的魯繆公尊禮子思,子思因道不行則要走,魯繆公曾派賢人挽留。說:將要聽你施政,然后子思才留下。泄柳申詳也是賢者,魯繆公對他的尊禮不如子思。他們二人因有賢者在繆公旁邊,勸繆公復用他們,他們的處境才安定。你為我考慮,不如子思時的賢人,不勸齊王使我得以行道,而只勸我留。留下干什么呢?這是你拒絕了我,還是我拒絕了你?為什么慍怒呢?”哀嘆當今的人,在無論什么事情上都驕傲。毀謗別人困厄、鄙陋,夸耀自己美好??裢徒器?,自以為高人一等。過分和不及是一樣的,終于使自身喪亡。不要說人家的話,不值得去取。善人的話,不表現在面頰上。不要說人家的行為,沒有什么是非可言。要堅守正道,行動與俗人相反。人家怎會對自己驕傲?自己必須反省。那是些什么人呀,一味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