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話《[英國]雷杰雅德·吉卜林·象的孩子》鑒賞
外國童話《[英國]雷杰雅德·吉卜林·象的孩子》鑒賞
[英國]雷杰雅德·吉卜林
從前,象沒有長鼻子,卻生著一個黑黑的扁鼻子,有皮靴那么大,可以左右擺動,卻不能用它撿東西。可是有一只象——一只新象——也就是象的孩子,十分好奇,他問了很多問題。他住在非洲,也就問遍了整個非洲。他問高個子姑姑鴕鳥,為什么她尾巴上的羽毛長成那個樣子,高個子姑姑就用很結實很結實的腳爪子把他捶了一頓。他問高個子叔叔長頸鹿,為什么他的皮上生著那樣的斑點,高個子叔叔就用很結實很結實的蹄子把他踢了一頓。可是,他還是十分好奇!他問胖姑姑河馬,為什么她的眼睛是紅的,胖姑姑就用很胖很胖的蹄子把他揍了一頓。他問長毛叔叔狒狒,為什么瓜吃起來是那種味道,長毛叔叔狒狒就用毛茸茸的腳掌把他打了一頓。可是,他還是十分好奇!他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聞到的或者接觸到的,樣樣都問。叔叔姑姑個個打他,可是他還是十分好奇!
有一天早晨,象的孩子問了一個新問題:“鱷魚拿什么當飯吃呢?”于是大家高聲說:“住口!”還不停地把他打了很久。
挨了這么一陣打之后,他又去問荊棘叢中的可樂可樂鳥:“爸爸打了我,媽媽打了我,所有的叔叔姑姑都因為我好奇打了我,可是,我還是想知道鱷魚到底拿什么東西當飯吃呢?”
可樂可樂鳥回答說:“到青灰色的林波波大河岸去查明情況吧。”
第二天早晨,這個象的孩子就帶上一百磅香蕉、一百磅甘蔗和十七個瓜向全家告別:“再見,我要往青灰色的林波波大河去查明鱷魚到底拿什么東西當飯吃。”他們又把他打了一頓,盡管他很有禮貌地向他們求饒。
然后,他去了,邊走邊吃著瓜,把瓜皮丟得到處都是,因為他撿不起來。
他從一個市鎮走到另一個市鎮,從一個鄉村走到另一個鄉村;先向東走,然后又向北拐。他一路上吃著瓜,最后終于來到了青灰色的林波波大河岸邊。
你們必須知道,必須懂得,在那一周那一天那個鐘點的那一分鐘之前,這位象的孩子是從來也沒有看見過鱷魚的,因此,不曉得鱷魚到底是什么樣子。
在那里,他發現的第一樣東西是一條黑白相間的錦蛇。
“請問!”象的孩子非常有禮貌地說,“您在這兒看見過鱷魚之類的東西嗎?”
“我看見過鱷魚嗎?”那條黑白相間的錦蛇用十分輕蔑的口吻回答說,“你還打算問些什么?”
“請問,”象的孩子說,“你能告訴我他用什么東西當飯吃嗎?”
于是,那條黑白相間的錦蛇從巖石上伸展開他那盤著的身體,用很結實很結實的尾巴把他抽了一頓。
“真奇怪!”象的孩子說,“爸爸媽媽,叔叔姑姑,還有河馬姑姑,狒狒叔叔,都為了我的好奇打過我——我想這同樣也是那么回事吧。”
于是,他很有禮貌地向那條黑白相間的錦蛇告別,并幫他再盤到巖石上去,又繼續往前走,邊吃邊到處丟瓜皮,因為他撿不起來。他吃著吃著,腳踩著了個什么東西,他還以為那只不過是青灰色的林波波大河邊的一塊木頭罷了。
可是那正是鱷魚,他把一只眼睛眨了一下。
“請問,”象的孩子非常有禮貌地說,“您在這兒看見過鱷魚嗎?”
于是鱷魚又把另一只眼睛眨了一下,并把半截尾巴從泥里抬了起來。象的孩子非常有禮貌地往后退了一下,因為他不想再挨打了。
“到這里來,小家伙,”鱷魚說,“你為什么問些這類事情呢?”
“對不起,”象的孩子非常有禮貌地說,“爸爸、媽媽打過我;高個子姑姑鴕鳥、高個子叔叔長頸鹿、胖姑姑河馬、長毛叔叔狒狒都踢得很重;黑白相間的錦蛇還用他那結實的尾巴打——因為我好奇,他們個個都打過我。因此,如果您也是這樣的話,那么,我就不想再挨打了。”
“到這里來,小家伙,”鱷魚說,“我就是鱷魚。”他說著,擠出幾滴鱷魚淚來證明他講的是真話。
象的孩子聽了非常高興,跪在河岸上說:“我要找的就是您,請告訴我您是拿什么東西當飯吃的。”
“到這里來,小家伙,”鱷魚說,“我小聲告訴你。”
于是象的孩子把頭靠近鱷魚的嘴邊,鱷魚一口咬住他的鼻子。在那一周那一天那個鐘頭的那一分鐘之前,他的鼻子一直是皮靴那般大。
“我想,”鱷魚說——而且他是咬牙切齒地說這句話的——“我想今天我就從象的孩子吃起!”
象的孩子很不愿意,帶著鼻音哼哼地說道:“放開我吧!我痛啦!”
這時,黑白相間的錦蛇很快地把自己盤在巖石上的身體松開說:“年輕的朋友,如果你現在不盡最大的努力往外拉,我看,你還來不及開口講話,鱷魚就會把你拖進河里去。”
于是,象的孩子往后蹲了下來,拉呀,拉呀,拉呀,他的鼻子拉得長起來了。鱷魚緊緊地咬住象的孩子的鼻子,拉呀,拉呀,拉呀。
象的孩子的鼻子拉長又拉長;他四條小腿一齊用力,拉呀,拉呀,他的鼻子拉長又拉長。鱷魚拉呀,拉呀,拉呀,每拉一次,象的孩子的鼻子就長了一些——他也痛得更厲害。
這時,象的孩子感覺到他再也不能拉了,他的鼻子現在差不多有五英尺長了,他哼著鼻音說:“我實在受不了啦!”
于是,黑白相間的錦蛇從巖石上下來,把自己盤在象的孩子的兩條腿上說:“小旅客,我們一起來拉吧。如果我們不拉,鱷魚就會拿你當飯吃掉啦。”
于是,黑白相間的錦蛇拉呀,象的孩子拉呀,鱷魚拉呀,但象的孩子和黑白相間的錦蛇拉得緊些,鱷魚終于撲的一聲放開了象的孩子的鼻子,這個聲音沿著林波波大河傳去,到處聽得見。
象的孩子坐下來,雖然鼻子痛得很厲害,他也沒有忘記向黑白相間的錦蛇說聲“謝謝”。接著,他把他那可憐的拉長了的鼻子包在涼爽的芭蕉葉里,放到青灰色的林波波大河里來浸泡。
“你那是干什么呢?”黑白相間的錦蛇問他。
“請原諒,”象的孩子回答說,“我的鼻子現在太長了,放在水里也許會縮短一些吧。”
“那么,你就必須等很久,”黑白相間的錦蛇說,“有些人硬是不曉得什么對他們有用。”
象的孩子在那里蹲了三天,鼻子雖然浸泡在水里,但絲毫未見縮短。它現在看起來像一截小樹干,正同今天所有的象的鼻子一樣。
第三天快結束的時候,有只蒼蠅飛來了,叮在他的肩膀上。他還不清楚自己正在干什么,就把長鼻子抬起,用鼻尖把那只蒼蠅消滅了。
“你現在明白你的長鼻子是多么有用了吧?”黑白相間的錦蛇說,“這是從前用你的小扁鼻子辦不到的,當時它還不比皮靴大。現在吃點東西吧,試試看。”
象的孩子還不清楚自己正在干什么,就把長鼻子伸出來,卷起一把草,把它在腿上摔打干凈,送進嘴里去了。
“你現在明白你的長鼻子是多么有用了吧?”黑白相間的錦蛇說,“這是從前用你的小扁鼻子辦不到的,當時它還不比皮靴大。現在告訴我,你還想再挨打嗎?”
“對不起,我根本不想再挨打了,”象的孩子說。
“你想打別人嗎?”黑白相間的錦蛇問。
“哦,是的,我當然想啦!”象的孩子回答。
“好,”黑白相間的錦蛇說,“你會發現用你的長鼻子打人是十分容易的。”
“謝謝你,”象的孩子說,“以后我會記住這一點的。現在,我就想回家去,在我親人身上試一試。”
于是,象的孩子橫過非洲回家去了。當他想吃水果的時候,他就把水果從樹上拽下來;從前,在他還沒有長鼻子的時候,他卻只能等水果自己落地。當他想吃草的時候,他就從地上卷起一些草;從前在他還沒有長鼻子的時候,他卻不得不跪在地上來吃。當蒼蠅來叮他的時候,他就折根樹枝,用它來把蒼蠅打掉。有一次,他甚至打了肥大的河馬(她不是他的親屬),感到非常得意。他也把他從前撿不起的瓜皮撿起來了。
在一個黑暗的晚上,他回到他所有的親人身邊,把他的長鼻子卷起來,說道:“你們都好吧?”看到他,他們都很高興地說:“過來,為了你的好奇,我們要把你打一頓。”
“不,”象的孩子說,“我想你們不曉得打法,可是我卻曉得,我來給你們表演一下吧。”
于是他展開他的長鼻子,一下子就把兩個親兄弟打倒在地。
“哦!”他們說,“你這把戲是在哪里學的?你的鼻子是怎么搞的?”
“我從青灰色的林波波大河岸上鱷魚那里得到一只新鼻子,”象的孩子說,“我問他拿什么東西當飯吃,他便給了我這個鼻子。”
“這太難看了,”他的長毛叔叔狒狒說。
“的確難看,”象的孩子說,“但很有用。”
接著,那個討厭的象的孩子把他所有的親屬都痛打了一頓。他把高個子姑姑鴕鳥尾巴上的羽毛拔掉了;捉住高個子叔叔長頸鹿的后腿,拖著他穿過一叢荊棘;大聲喊胖姑姑河馬,并趁她飯后正在睡覺的時候,把水噴進他的耳朵里去。但他從來不準任何人去碰一碰可樂可樂鳥。
最后,當象的孩子的所有兄弟姐妹們都看到長鼻子是多么有用的時候,為了從鱷魚那里得到新鼻子,他們便很快地、一個接一個地到青灰色的林波波大河岸邊去了。他們回來之后,沒有誰再打人了;而且從那天起,不論是你看到的,還是那些你沒有看到的象,就全都長著跟那位象的孩子一模一樣的長鼻子了。
(劉重德譯)
童話最喜歡做的事是用動人曲折的故事,引導我們的小讀者去到一個動物的世界里。在那個世界里我們經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動物,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有可愛的讓你忍不住想去親親它的,有可惡的你忍不住想要狠狠地打它一頓。在你閱讀的過程中,它們慢慢會在紙上“活”起來,變得親切起來,熟悉起來,變得就像我們生活中的大人和小孩一樣。它們也有著我們人類一樣的情感、好惡、向往和性格。就連它們曾經做過的那些事,也和我們曾經經過的事很相似。其實,在童話中,作家賦予了動物以人的特點、情感和思想,動物的世界就是人類的世界。
可不,吉卜林筆下的“象的孩子”,也許就是你們,這些正在讀書的小朋友小讀者。雖然你們沒有它皮靴那么大的黑黑的扁鼻子,但你也肯定和它一樣,對你身邊的世界充滿了陌生感、好奇心。你每天都會眨著你星星一樣明亮、湖水一樣清澈的眼睛,一樁樁、一件件,天真地問你身邊的父母和大人: 這是什么?那又為什么?雖然你沒有像“象的孩子”那樣,因為老提各種問題,遭到過鴕鳥姑姑、長頸鹿叔叔、河馬姑姑、狒狒叔叔的捶、踢、打、揍。但是,你肯定也會有過象的孩子相似的經歷: 或者,大人們正在忙著做事,讓你呆一邊去;或者,他們正顧著自己玩兒,不耐煩地白了你一眼,甚至輕輕拍了你一巴掌;或者,他們用沉默對你的提問表示出不屑一顧的輕蔑。
但是,你看這只生活在非洲的可愛的象孩子,它什么都不怕,挨了打還是要問,問遍了非洲還堅持在問。想一想,如果那天早晨在提了“鱷魚拿什么當飯吃”這樣的怪問題而且挨了很多打以后,它放棄了自己的好奇和追問,那么后面的一切事情都不會發生了。它自己也就永遠拖著那條左右搖擺卻什么東西也撿不起來的、皮靴那么大的扁扁的黑鼻子了。多么難看啊!
親愛的小讀者,不管這世界上發生了什么事情,你都要堅持你的好奇心,你的求知欲。這些是你的權利。而且你什么都可以問,不但可以問身邊的事情,也可以問遠離你身邊與你毫不相關的事情,包括“鱷魚拿什么當飯吃”這樣的怪問題。事實上,象孩子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它從來也沒有看到過鱷魚,也不知道鱷魚的樣子。直到鱷魚出現在它的面前時,它還在問鱷魚:“你看見過鱷魚嗎?”小朋友,如果你想長大,就永遠不要放棄提問,甚至你長大了,也不要放棄提問。因為只有不斷地提問,不斷地找到答案,你才會真正地長大,不但在年齡、身體上而且在心理、知識上長大。你瞧,象孩子又堅持了一次,它找到了荊棘叢中的可樂可樂鳥。這位好心的可樂可樂鳥不但沒有打它,還給它指出了一條能找到答案的道路: 到青灰色的林波波大河岸邊去。
在林波波大河岸邊,那么充滿想象力的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我們這只什么都想知道的彬彬有禮的象孩子,在問鱷魚“您是拿什么東西當飯吃的”的時候,卻被鱷魚咬住了鼻子。那鱷魚居然想今天“從象的孩子吃起”!最驚心動魄也最富于戲劇性的一刻來臨了。鱷魚咬住象孩子的鼻子要把它拖下水去吃掉,象孩子則往后蹲下,四條小腿一齊用力。它們像拔河一樣,你拉,我也拉。在拉的過程中,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象孩子的鼻子被拉長了。有趣的是,那條在路上打過象孩子的黑白相間的錦蛇也來幫忙了。它盤在兩條象腿上,幫助象孩子戰勝了鱷魚。從此,憑著這條長得像小樹干一樣的鼻子,它能做很多的事了,打死了停在身上的蒼蠅、撿起了瓜皮……想吃的時候,自己從樹上拽下水果,從地上卷起青草。而且它還能用它的新的長鼻子一一教訓那些曾經打過它的鴕鳥、長頸鹿、河馬、狒狒。
最有意思的是,象孩子的兄弟姐妹全都和它一樣,先后去了林波波大河岸,從鱷魚那里得到了一條有用的新鼻子。
求知欲是人一生前進的動力。正是強烈的求知欲,改變了象孩子的一生,也改變了它整個家族的命運。為了滿足自己求知的欲望,人人都應該向象孩子那樣,百折不撓,不畏艱險,在不斷求知的過程中,長出一條看不見但很有用的長長的象鼻子。
(毛時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