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冰鑒·五·既識神骨,當辨剛柔》譯文與賞析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曾國藩《冰鑒·五·既識神骨,當辨剛柔》譯文與賞析

五 既識神骨,當辨剛柔

【原文】

既識神骨,當辨剛柔(1)。剛柔,則五行生克之數(2),名曰“先天種子”,不足用補,有余用泄。消息(3)與命相通,此其較然易見者。

【注釋】

(1)剛柔:剛指強勁,堅硬與柔相對。

(2)數:運數,氣數。

(3)消息:陰陽剛柔的相互消長。

【譯文】

已經鑒識神骨之后,應當進一步辨別剛柔。剛柔的道理來源于五行生克,道家稱之為“先天種子”,不足的增補它,有余的消泄它,使之剛柔平衡,五行如諧,盈虛損益與人的命運相通,這是在對比中就能很容易發現的信息。

【解讀】

人不可無剛,無剛則不立,不立則不能自強。剛是一種威儀,是一種自信,是一種力量,是一種不容侵犯的氣概。人也不可無柔,無柔則不親和,不親和則孤立,孤立則會自我封閉,與世隔絕。柔,是一種魅力,是一種收斂,更是一種智慧。只有剛柔相濟,才能無往而不勝。

典例闡幽

不畏權貴,嚴懲惡奴

董宣,字少平,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東漢初任北海相、江夏太守、洛陽令等職。以不畏強暴,懲治豪族而著稱,京師豪族貴戚莫不畏之,人稱“臥虎”。

漢光武帝在鎮壓了綠林、赤眉兩支最大的起義軍之后,接著又消滅割據隴右和蜀地的兩個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漢光武帝把洛陽作為都城。為了和劉邦建立的漢朝相區別,歷史上把這個王朝稱為“東漢”或者“后漢”。漢光武帝建立了東漢王朝以后,他深知老百姓對各地豪強爭奪地盤的戰爭早已恨透了,決心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于是,便下令減輕繁重的苛捐雜稅,釋放奴婢,減少官差,還不止一次地大赦天下。因此,東漢初年,經濟很快就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漢光武帝深知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的道理,治理天下還得注重法令,然而,他疑慮的是法令也只能管住老百姓,要拿它去約束皇親國戚就難了。

光武帝時,京都洛陽是全國最難治理的地方。聚居在城內的皇親國戚、功臣顯貴常常縱容自家的子弟和奴仆橫行街市,胡作非為。朝廷接連換了幾任洛陽令,還是控制不住局面。最后,光武帝劉秀百般無奈,決定任命年已花甲的董宣做洛陽令。董宣到任后,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案子,就是處理湖陽公主的家奴行兇殺人的案件。

湖陽公主是光武帝劉秀的姐姐。這位公主仗著自己和皇帝的姐弟關系,豢養著一幫兇狠的家奴,在京城里作威作福,為非作歹,橫行無忌。

有一天,公主的家奴在街上殺了人,董宣立即下令逮捕他。可是,這個惡奴躲進湖陽公主的府邸不敢出來,地方官又不能到公主府去搜捕,急得董宣坐立不安。董宣派人日夜監視湖陽公主的住宅,下令只要那個惡奴一出來,就設法抓住他。

過了幾天,湖陽公主以為新來的洛陽令只不過是故作姿態,虛張聲勢罷了。終于有一天,湖陽公主帶著這個殺人惡奴出行,在大街上被董宣派出去的人發現。派出去的小吏立即回來向董宣報告說:“那個殺人犯陪乘湖陽公主的車馬隊伍,無法下手。”董宣一聽大怒,立即帶人趕到城內的夏蘭亭,攔住了公主的車馬隊伍。湖陽公主坐在車上,看到這個攔路的白胡子老頭如此無禮,便傲慢地問道:“你是什么人?敢帶人攔住本公主的車駕?”董宣上前施禮,道:“我是洛陽令董宣,請公主交出殺人犯!”那個惡奴在馬隊里看到形勢不妙,就趕緊爬進公主的車子里,躲在公主的身后。湖陽公主一聽董宣向她要人,仰起臉,滿不在乎地說:“你有幾個腦袋,敢攔住我的車馬抓人?你的膽子也太大了吧?”可是,她萬萬沒有料到,眼前這位小小的洛陽令竟然怒氣沖天,雙目圓睜,猛地從腰中拔出利劍向地下一劃,厲聲責問她身為皇親,為什么不守國法?湖陽公主一下子被這凜然的氣勢鎮住了,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這時,董宣又義正詞嚴地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是你的一個家奴呢?我身為洛陽令,就要為洛陽的眾百姓作主,決不允許任何罪犯逍遙法外!”董宣一聲喝令,洛陽府的吏卒一擁而上,把那個作惡多端、殺害無辜的惡奴從公主車上拖了下來,就地砍了腦袋。

湖陽公主那里受過這樣的窩囊氣啊,感到自己蒙受了奇恥大辱,氣得臉色發紫,渾身打戰。丟了個奴仆,她倒并不十分痛心,可是在這洛陽城的大街上丟了這么大的面子,怎么能咽下這口氣!她顧不上和董宣爭執,掉轉車頭,便直奔皇宮而去。湖陽公主一見到劉秀,又是哭,又是鬧,非讓劉秀殺了董宣替她出這口惡氣不可。光武帝聽了姐姐的一番哭訴,不禁怒形于色。他感到董宣如此蔑視公主,這不等于也沒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里嗎!想到這里,便喝道:“快把那個董宣抓來,我要當著公主的面把他亂棍打死!”

董宣被抓來帶上殿后,他對光武帝叩頭說:“請允許我先說一句話,然后再處死我吧!”光武帝十分惱火地說:“你死到臨頭了,還有什么話說!”董宣這時聲淚俱下,卻又十分嚴肅地說:“陛下的圣明,才使漢室再次出現中興安定的局面。沒想到今天卻聽任皇親的家奴濫殺無辜,殘害百姓!有人想使漢室江山長治久安,嚴肅法紀,抑制豪強,卻要落得個被亂棍打死的下場。我真不明白,陛下您口口聲聲說要用文教和法律來治理國家,現在陛下的親族在京城縱奴殺人,陛下不加管教,反而將按律執法的臣下置于死地,這國家的法律還有何用?陛下的江山還用什么辦法治理?要我死容易,用不著棍棒捶打,我自尋一死就是了。”說著,便一頭向旁邊的殿柱上撞去,碰得滿臉是血。

光武帝也不是個糊涂的君主,董宣那一番理直氣壯的忠言,以及剛直不阿、嚴格執法的行動,深深地打動了他的心。他又驚又悔,趕緊令衛士把董宣扶住,給他包扎好傷口,然后說:“念你為國家著想,朕就不再治你的罪了。不過,你總得給公主一點面子,給她磕個頭,賠個不是呀!”董宣理直氣壯地說:“我沒有錯,也無禮可賠!因此,這個頭不能磕!”

光武帝只好向兩個小太監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們把董宣攙扶到公主面前磕頭謝罪。兩個小太監照辦。這時,年近70的董宣用兩只胳膊支撐著地,硬著脖子,怎么也不肯磕頭認罪。兩個小黃門使勁往下按他的脖子,卻怎么也按不動。湖陽公主自知理虧,卻仍耿耿于懷,似有不出這口氣誓不罷休的氣勢,便又冷笑著問光武帝說:“嘿嘿!文叔(光武帝的字)當老百姓的時候,常常在家里窩藏逃亡的罪犯,根本不把官府放在眼里。現在當了皇帝,怎么反而連個小小的洛陽令也不敢駕馭了呢?我真替你臉紅!”光武帝回答得也真妙。他笑著說:“正因為我當了這一國之君,才應該律己從嚴,嚴格執法,而不能像過去做平民時那樣辦事了。你說對不對呀!”光武帝轉過臉又對董宣說:“你這個強項令,脖子可真夠硬的,還不快點退下去!”以后,董宣繼續打擊不法的豪門貴族。洛陽的土豪聽到他的名聲都嚇得發抖。

剛正不阿,犯顏直諫

魏征是忠臣的楷模,家喻戶曉。魏征進諫,凡是他認為正確的意見,必定當面直諫,堅持到底,決不背后議論。這也是他的可貴之處。

一次,太宗對長孫無忌說:魏征每次向我進諫時,只要我沒有接受他的意見,他總是不答應,不知道是何緣故?未等長孫無忌開口,魏征就接過話說:陛下做事不對,我才進諫。如果陛下不聽我的勸告,我又立即順從陛下的意思,豈不是違背了我進諫的初衷了嗎?太宗說:你不能當時應承一下,顧全我的體面,退朝之后,再單獨向我進諫嗎?魏征解釋說:從前堯告誡群臣,不要當面順從我,背后又講另一套,這不是忠臣的表現,而是陽奉陰違的奸佞行為。對于您的看法,臣不敢茍同。因此,太宗非常贊賞魏征的意見。

在國家大政方針,尤其是大亂之后撥亂反正上,魏征主張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緩。太宗即位之時,百廢待興,一天,他問魏征:賢明的君主治理好國家需要百年的功夫吧?魏征說:圣明的君主治理國家,就像聲音立即就有回音一樣,立竿見影,一年之內就可以見到效果,兩年就太晚了,怎么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太宗聽從了魏征的建議,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只過了三年,唐朝就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魏征主張取信于民,不可朝令夕改,讓民無所適從。唐朝原定18歲的男子才能參加征兵服役。一次,為了鞏固邊防,太宗想多征兵就要求16歲以上的男子全部應征服役,魏征堅決不同意。他說: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是殺雞取卵的辦法是不可取的。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為了充數把不夠年齡的人送到邊境上去呢,況且這也是失信于民。太宗問自己是否有失信于民的事呢,魏征舉了三個例子。太宗覺得言辭尖刻,但心中仍然很高興,魏征是忠于朝廷,是忠心的輔佐自己以信義治國,于是便停止執行征兵命令。同時獎賞魏征金甕一口,以資鼓勵。

在太宗個人享樂方面,魏征經常犯顏直諫,有一次,太宗想出去打獵,車馬都準備好了,最后還是沒敢去,魏征問他為什么,太宗說:我起初是想去打獵,可是又怕你責備,所以沒敢去。還有一次,太宗從長安去洛陽,因為當地供應的東西不好,太宗很生氣。魏征對太宗說:隋煬帝就是因為無限制的追求享樂而滅亡的。現在因為供應不好就發脾氣,以后必然是上行下效,各地方拼命供奉陛下,以求陛下滿意,供應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如此下去,隋朝的悲劇又要重演了。太宗聽了很震驚,以后很注意節儉。

對于唐太宗的品德修養,魏征很看重,他直言不諱對太宗說: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他還引用荀子的話告誡太宗: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對太宗觸動很大,他一直銘記于心,他問魏征怎樣做一個明君而不是做一個暗主,魏征講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虞世基專門投隋煬帝所好,只講順話,不說逆言,報喜不報憂,結果隋朝滅亡了。因此魏征得出一個結論: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時候,跟唐太宗爭得面紅耳赤。唐太宗實在聽不下去,想要發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丟了自己納諫的好名聲,只好勉強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氣回到內宮,見了長孫皇后,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很少見太宗發那么大的火,問他說:“不知道陛下想殺哪一個?”唐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魏征!他總是當著大家的面頂撞我,叫我實在忍受不了!”

長孫皇后聽了,一聲不吭,回到自己的內室,換了一套朝見的禮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驚奇地問道:“你這是干什么?”長孫皇后說:“我聽說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現在魏征這樣正直,正說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賀呢!”這一番話猶如一盆清涼的水,把太宗滿腔怒火澆熄了。

魏征去世后,太宗感慨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今魏征殂逝,吾亡一鏡矣。

良賈深藏若虛,君子圣德不顯

東漢建安四年暮春的一天,控制著中國北方的曹操突然心血來潮,派許褚和張遼去把左將軍劉備找來。

劉備在群雄并起的時候聚眾起兵,爭霸一方,只是時乖運騫,屢屢受挫。建安元年,他被任命為豫州牧,暫住徐州小沛,但是喘息未定,又遭遇袁術、呂布夾擊,他丟妻棄子,僅率關羽、張飛等數十人狼狽而逃。半路上遇到東征呂布的曹操。曹操擒殺了呂布,他才救回妻子兒女,隨曹操到達許都,暫時寄人籬下。曹操見他是個英雄,也十分敬重他,奏請漢獻帝讓他當了左將軍。

但是劉備卻不買曹操的賬,反而視曹操為他劉氏天下的大敵,常在背地里與國舅董承密謀除去曹操這個隱患。平時,他為了避開曹操的注意,常在自己住處的后院種菜,很少出去交游。

這一天,劉備忽聽仆人來報,說曹操差許褚、張遼兩位將軍來相邀。劉備自己背地里做的事他自己心里清楚,一旦曹操察覺是不會放過他的。他一時不知來意,心中自然忐忑不安。曹操一見劉備便朗聲笑道:“玄德在家做的好事!”劉備以為是東窗事發,嚇得面如土色。哪知曹操又說:“你在家種菜辛苦了。”劉備這才放下心來,答道:“無所事事,消遣而已。”劉備與曹操來到后花園的小亭坐下,亭中的石幾上已經放了兩盤青梅,一壇酒。

曹操對劉備說:“早晨,我看到樹上青青的梅果,忽然想起去年東征張繡時望梅止渴的事。那日行軍途中,士兵們口渴難耐,步伐漸漸放慢。我心生一計,用馬鞭朝前方隨便一指,說:前面有梅林,士兵們馬上口齒生津,腳下生風,很快趕到了前線。今日看見青梅,不可不賞。正好新造的酒正熟,所以請你來共謀一醉。”劉備此時已經完全放心,遂與曹操開懷暢飲,縱談古今。酒至半酣,天氣突然起了變化,陰云密布,暴雨將至。侍者指著遠處的龍卷風,請兩人觀賞。古人稱龍卷風為天龍吸水。曹操說:“玄德知道龍的變化嗎?”劉備答道:“所知不多。”曹操說:“龍變化無常,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吞云吐霧,小則隱身蔽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中。”

曹操話鋒一轉,說:“世上的英雄,就是人中之龍。玄德征戰四方,見聞廣博,一定知道哪些人堪稱當世英雄,請數給我聽一下。”劉備哪敢信口開河,連忙推脫說:“我肉眼凡胎,怎么能識別英雄。”曹操聽了,不覺有些不悅,說:“玄德不要過分謙虛了。”劉備怕再推脫下去弄巧成拙,引起曹操的猜疑,就裝模作樣地板著手指頭數說起來:“雄踞淮南的袁術,兵強糧足,可算一位英雄。”曹操不屑地一揮手,說:“袁術哪行!我把他當作墳中枯骨,早晚要抓住他。”劉備又說:“虎踞河北的袁紹,出身名門,祖上四代都官至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可是英雄?”曹操聽了一笑,說:“袁紹外貌威武,但是內心怯弱,野心勃勃,卻目光短淺,優柔寡斷,又爭功好利,不算英雄。”

劉備揣測說:“劉表名列當代俊杰,聲名播于天下,可算英雄?”曹操撇撇嘴說:“劉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怎么能稱為英雄呢?”劉備再說:“江東的孫策,血氣方剛,可算是英雄?”曹操搖搖頭說:“孫策是借助他父親孫堅的余威建立的基業,不能算英雄。”劉備最后說:“益州的劉璋,可能算英雄?”曹操拍手大笑,說:“別看劉璋出身皇室,他只配做我的一只看門狗,怎么能稱為英雄呢?”劉備見曹操一一予以否定,不免有些泄氣,他說:“那么,張繡,張魯等人怎么樣?”曹操哈哈大笑,說:“這種碌碌無為的人,何足掛齒!”劉備把大手一攤,皺著眉頭說:“除了這些人之外,我就不知道還有誰能稱為英雄了。”

曹操指指劉備又指指自己說:“當今英雄只有玄德與我啊!”劉備聞言大吃一驚,手中的筷子竟然不覺落地。恰巧,這時響起了一陣春雷。劉備立即掩飾說:“雷霆一震,使人膽戰心驚。”曹操用嘲笑的目光盯著劉備,說:“大丈夫還害怕區區雷聲?”劉備說:“孔子遇到疾雷暴雨,都會因為敬畏上天而變了臉色,我怎么會不怕?”一陣雷聲使曹操忽略了劉備聽說自己是英雄而失態的細節。

一會兒,關羽、張飛等來了,劉備便起身告辭,逃離了虎穴。劉備連說:“驚煞我也。”關羽、張飛忙問何事,劉備說:“我在后院種菜,主要就是想讓曹操認為我胸無大志,誰知道曹操目光如炬,竟指我為當世英雄。”莽張飛哇哇大叫:“曹操說得不錯啊,兄長本來就是英雄嘛!”劉備說:“曹操說我與他為當世僅有的兩個英雄。雙雄豈能并力于世,他既在心目中把我當作最大的敵人,那我們住在許都,在他掌握之下,不是隨時都有性命之憂嗎?所以我吃驚得掉下了筷子,幸好一陣雷聲響起,讓我掩飾過去。”

不久,袁術兵敗勢窮,放棄了淮南,北逃青州。劉備趁機向曹操自薦去追擊袁術,曹操一時大意,竟然同意了。劉備得令后,立即出城,如出籠之鳥兼程東進,終于逃離了曹操的掌握。劉備能逃離曹操的掌握,得以避禍,若無一個“藏”字,何以得離虎口!

勤儉持家,性格剛直

海瑞,字汝賢,號剛峰,廣東瓊山(今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歷任知縣、州判官、尚書丞、右僉都御史等職。為政清廉,潔身自愛。為人正直剛毅,職位低下時就敢于蔑視權貴,從不諂媚逢迎。

明朝嘉靖十五年,很久沒有上朝的嘉靖帝忽然收到了一份奏疏。朝臣們都知道,皇帝早已厭倦了政事,每天呆在西苑里面,專心齋醮,拜神煉丹,想求得長生不老。開始,還有人勸諫嘉靖帝,大臣楊最和楊爵曾上疏規勸皇帝不要相信術士,因而惹惱了嘉靖帝,把他們關進了大牢。從此,朝中大小官員紛紛向嘉靖帝獻上符瑞,但很少有人談及國事。

當時,海瑞只是個戶部主事,雖然官不大,但是在官場中卻聲名遠揚。他為官剛正不阿,凡事一點不通融,上下官員都對他頭疼不已,卻又無可奈何。因為他既不貪,也不徇私,簡直是完美的清官典型。

海瑞在當南平教諭時,有一次御史大人來到學堂,官吏都跪下叩頭,唯有海瑞一人長長作了揖,說:“大人來了,作為下屬應當行禮,只是這是學堂,是老師教學生的地方,不應下跪。”弄得御史哭笑不得。后來當了淳安知縣,還經常穿布衣、吃粗糧糙米,讓老仆人在園子里種菜自給。海瑞是個孝子,一日海瑞母親大壽,海瑞上街買了兩斤牛肉,屠夫感慨道“沒想到我這輩子還能做上海大人的生意啊”。這樣嚴于律己,海瑞對別人的苛刻也就可想而知了。

嘉靖年間,社會風氣腐敗。達官貴人經州過縣,除了酒肉招待之外,還要送上厚禮。那禮帖上寫的是“白米多少石”、“黃米多少石”。但其實,這“白米”、“黃米”都是隱語,實指的是白銀多少兩、黃金多少兩。這樣的風氣蔓延開來,連一些公子衙內路過,地方都要隆重接待。

一天,總督胡宗憲的兒子,帶著一隊人馬來到淳安縣。驛站官員不知道來者何人,接待上稍有怠慢,惹得胡公子大怒,當場命令家丁,把驛吏五花大綁,吊在樹上,用皮鞭狠狠抽打。淳安知縣海瑞聽說后,馬上趕到驛站,見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如此無法無天之舉,頓時義憤填膺。他大喝一聲:“住手!”立即命令給驛吏松綁。胡公子的手下見“半路殺出了程咬金”,一下把海瑞團團圍了起來。胡公子趾高氣揚,揮著馬鞭,說:“你知道大爺是誰嗎?”海瑞理直氣壯、義正詞嚴,指斥道:“不管你是誰,都不準在我管轄的地方胡作非為!”胡公子手下的家丁威嚇說:“狗官,你瞎了眼!這是胡總督胡大人的公子!”海瑞一聽,心中早已有譜。他冷冷一笑,說:“哼,以往胡大人來此巡查,命令所有地方一律不得鋪張。今天看你們如此行裝威盛,胡作非為,顯然不是胡大人的公子,定是假冒的!”說時遲那時快,海瑞揮手喝令將胡公子捉下,驅逐出境,并把他沿途勒索的金銀財物統統充公。事后,海瑞馬上給胡宗憲修書一封,一本正經地稟告說:“有人自稱胡家公子沿途仗勢欺民。海瑞想胡公必無此子,顯系假冒。為免其敗壞總督清名,我已沒收其金銀,并將之驅逐出境。”

胡宗憲是一代抗倭名將,他收到信后并不怪罪海瑞。就這樣,海瑞巧妙地制服了胡公子的巧取豪奪。

都御史鄢懋卿到下面視察工作,路過淳安縣。在這之前,都御史每到一個地方,當地官員都盛情款待,還把白花花的銀子和當地的特產奉上。可海瑞對他的招待很簡陋,還冷冷地說:“淳安縣地方太小,容不下車馬。”鄢懋卿冷冷地說道:“海大人,不客氣。”鄢懋卿想找個機會報復海瑞一下,但是他的手下說:“大人,海瑞此人非常難纏,就是總督和巡撫都讓他三分,不要和他計較,我們還是趕路吧。”于是,鄢懋卿帶著屬下悻悻地離開了。

現在海瑞給嘉靖帝上疏奏事,嘉靖帝感到奇怪,也很生氣,但是,還是想看看這位一向耿直的官員在奏疏上說些什么。于是就展開奏疏,讀了起來。當天正是太監黃錦當值,他發現皇上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原來,海瑞在奏疏中不但勸諫皇帝不要迷信煉丹之類的事,更對皇帝不理朝政,導致朝政腐敗提出了嚴厲的批評;陛下一心想求神成仙,耗盡了民眾的血汗,大興土木,二十年不理朝政,使朝廷法令松弛。官吏貪污受賄,橫行不法,百姓難以為生。天下人對陛下的不滿已經很久了。他勸說嘉靖帝,應該痛改前非,幡然悔悟,每天上朝和臣子商討國家大事,洗清幾十年造成的錯誤,早日成為賢明的君王。

嘉靖皇帝讀了海瑞上書,十分憤怒,把奏疏扔在地上,對左右說:“快把他逮起來,不要讓他跑掉了。”宦官黃錦在旁邊說:“皇上息怒,這個人向來就是個怪人,有些癡呆。聽說他上書時,自己知道會觸怒龍顏被殺,就買了口棺材,和妻子訣別,上朝待罪,還聽說他家的奴仆們也四處奔散沒有留下來的,所以他是不會逃跑的。”皇帝聽了默默無言。過了一會又讀海瑞上書,一天里反復讀了多次,為上書感到嘆息,只得把上書留在宮中數月。曾說:“這個人可和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還說:“海瑞所說的對。朕現在病了很長時間,怎能臨朝聽政。”又說:“朕確實不自謹,導致現在身體多病。如果朕能夠在偏殿議政,豈能遭受此人的責備和辱罵呢?”遂逮捕海瑞入獄,追究主使的人。獄詞送上后,仍然留在宮中不發布。戶部有個司務叫何以尚的,揣摩皇帝沒有殺死海瑞的心意,上書陳請將海瑞釋放。皇帝大怒,命錦衣衛杖責一百,逮捕下獄,晝夜用刑審問。過了兩個月,嘉靖皇帝死,明穆宗繼位,海瑞和何以尚都被釋放出獄。

海瑞為官一世清廉,去世時,家里只有幾兩銀子,連安葬費都不夠,還是一位叫王用汲的人為他辦理的后事。出殯那天,商人罷市,農民輟耕,夾道相送,前去祭拜的人綿延百里,不絕于途。

睿智識人心,詐瘋避災禍

明朝文學家、書畫家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關于他一生的風流韻事多有傳說,但這位江南才子,不僅能書善畫,最難得的是他能夠在險惡的政治斗爭中,運用計謀保全自己。

唐伯虎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并博覽史籍,16歲秀才考試得第一名,轟動了整個蘇州城,29歲到南京參加鄉試又中第一名解元。正當他躊躇滿志,第二年赴京會試時,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交噩運。當年京城會試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東陽。兩人都是飽學之士,試題出得十分冷僻,使很多應試者答不上來。唯有兩張試卷,不僅答題貼切,且文辭優雅,使程敏政高興得脫口而出:“這兩張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經的。”這句話被在場人聽見并傳了出來。再加上由于徐、唐兩人在京師的行動惹人注目,會試中三場考試結束,頃刻便蜚語滿城,盛傳“江陰富人徐經賄金預得試題。”戶科給事華眿便匆匆彈劾主考程敏政鬻題。事連徐經、唐寅。明孝宗敕令程敏政毋閱題,其所錄之卷,由大學士李東陽會同其他試官進行復審,結果徐、唐兩人皆不在錄取之中。鬻題之說,雖屬烏有,但輿論仍喧嘩不已。明廷為平息輿論,便著錦衣衛加以審訊,查無鬻題實據,最終以徐經進京晉見程敏政時曾送過見面禮;唐寅也因曾用一個金幣向程敏政乞文,送鄉試座主梁儲,使兩人均遭削除仕籍,發充縣衙小吏使用。程敏政因此罷官還家。華昶因奏事不實,也遭降職處分。一場科場大獄,以各打五十大板結案。事后三個被告均不服,程敏政歸家后憤郁發疽而亡。唐寅恥不就吏,歸家后夫妻反目,自己消極頹廢,筑室“桃花塢”以自娛。

明太祖分封諸侯王時,第十七子寧王封在大寧。當時太祖諸子之中,以燕王最為善謀,而寧王最為善戰。燕王靖難起兵之時,用計將寧王遷到北平,把大寧給了朵顏三衛;后來又遷寧王到江西。到了明孝宗弘治年間,朱宸濠嗣寧王位。武宗時,寧王見皇帝整日沉于游樂,不理朝政,就認為有機可乘,想要圖謀不軌,他先通過向宦官劉瑾行賄,恢復了原來已被奪取的護衛職務。但是劉瑾倒臺后,職務又被取消。于是他又勾結皇帝身邊的親信錢寧,終于恢復了護衛職務,當時術士李自然,李日芳等人胡說他有奇異的相貌,當為天子,又說南昌城東南有天子氣。寧王本是個有野心的人,這就更使得他的野心迅速膨脹起來,他特意在城東南建立一座陽春書院,并且用重金到處招募人才,打算發展自己的權勢,為起兵奪取皇位做準備。

這時,寧王久聞唐伯虎才氣過人,特地派人帶了重金去蘇州請他。唐寅以為這位寧王是愛才之人,是禮賢下士的賢王,所以就欣然前往。到了南昌以后,寧王以別館居之,待為上賓。但是唐寅在南昌城住了半年以后,漸漸感到氣氛不對。寧王經常強搶民間田宅子女,豢養一群強盜,在江湖上打家劫舍,當地地方官無人敢管,任他胡作非為。唐寅眼見寧王的所作所為都是不法之事,所以料定他日后必會陰謀反叛。于是他感到寧王府是個火坑,必須想辦法脫身,否則性命不保,但是怎么才能安全脫身呢?唐伯虎苦思冥想終于思得一計——佯裝瘋癲。從此,他飲食起居一反常態。寧王朱宸濠派人給他送去東西,他假裝發狂,借著酒醉,當面脫去衣服,赤身裸體,使人無法接近。并且無端哭鬧,撿吃臟物。又裝著色情狂的樣子,見到婦女就追。寧王得知后說:“誰說唐寅是個賢才?他不過是個癲狂之人而已。”就命人把他攆出了王府,這樣,唐寅平平安安地回到了老家江蘇。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寧王果然發動叛亂。他以慶賀生日為名,設宴誘騙地方官吏進府,隨后將不從反叛的官員全部殺掉,并親率大軍前去攻打安慶。當時明朝巡撫都御史王守仁與吉安知府伍文定急忙派兵會剿。王守仁先將他的老巢南昌攻下,不久捉住了朱宸濠,平定了叛亂。寧王事發后,那些他招募過來并待為上賓的所謂名士,都被列為逆黨處死,無一幸免。只有唐寅,因為早有察覺,及早地佯狂脫身,所以沒有受到株連。他在蘇州桃花塢筑室而居,邀朋作畫吟詩,終老于故鄉。

知人善用,人盡其才

漢王朝被匈奴欺負了十幾年,到了漢武帝時,才真正還手,漢武帝是位膽識非凡,見識卓越的帝王,他克服了重重困難,發動了對匈奴的反侵略戰爭,牢牢抓住了戰爭的主動權,扭轉了局勢。這不僅跟他的雄才大略有關,而且跟他大膽重用性格迥異的青年將領衛青和霍去病有著密切的關系。

衛青的母親衛媼,本是平陽侯的妾,先生有女兒衛子夫和衛少兒,又暗里跟鄭季私通生了衛青。少時衛青跟隨父親鄭季,鄭季讓他去放羊。偶然的機會,衛青去了一次甘泉宮,宮中一個鉗工見了他,說他將來能封侯。衛青笑著說:能不天天受氣,我就很滿足了,哪里敢去想封侯。

衛青的大姐衛子夫因跟隨平陽公主而得到漢武帝的寵愛,陳皇后大怒,派人抓衛青,想殺之以泄私憤。衛青的好友公孫敖與幾位朋友救出了衛青。漢武帝知道后,認為衛青有將才,召為侍中,后隨大軍出征匈奴,同時代的李廣等名將擊匈奴有得有失,獨衛青有功無過,左右都欽佩漢武帝的識人之能。

衛青官至大將軍,為人謙恭有禮,以仁治軍,平和柔韌,不張聲勢,愛恤士卒,不擅權功,士卒都愿意為其效命。右將軍蘇建兵敗,只身逃回軍中,部將們均以為蘇建棄軍獨回,當斬首以嚴軍法。衛青說:我與大家情同手足,雖蘇建兵敗失軍當斬,但我們都是臣子,等呈報天子,讓天子裁決。

霍去病是衛青的姐姐衛少兒與平陽縣吏霍仲儒私通所生,18歲隨衛青出征,他與衛青的柔韌平和不同,為人直言仗義。

李廣的兒子李敢因隨衛青攻擊匈奴延期自剄的事而怨恨衛青,伏在路邊打傷衛青,衛青隱匿此事,驃騎大將軍霍去病知道后,借李敢隨漢武帝到甘泉宮打獵時射殺李敢。漢武帝問起此事,霍去病說李敢是追獵時與鹿相撞而死。

漢武帝讓他學習孫子兵法,霍去病說:打仗主要看方略如何,不必多學古人兵法。漢武帝為他修建了一座府院,他說:匈奴未滅,何以為家也。這與當初衛青聽人家說他能封侯的話截然不同,霍去病行軍打仗不體恤士卒,士卒缺糧,他依然意氣風發地追擊匈奴,這與衛青的以仁義治軍也不同。

衛青和霍去病的性格不同,做事風格也不一樣,但是功名蓋世,威震朝野。因此作為一個明智的領導者,要明確知道每位下屬的過人之處,讓人盡其才,才能無往而不勝。

不鳴則已,鳴則改朝換代

漢高祖劉邦身邊有一員大將軍叫韓信,他出身貧寒,雙親早逝,每天靠討飯過日子。

韓信在南昌亭長家吃閑飯,一連幾個月,引起亭長妻子的不滿,故意一大早就燒好飯,在床上就把飯吃了。等到吃飯時間韓信去了,就不再為他準備飯食。韓信看出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長絕交而去。因此韓信沒有別人可依靠,只好每天到河邊去釣魚,用釣到的魚來充饑。有一天,他碰到了一個老婆婆。老婆婆見他餓的骨瘦如柴,面無血色,就生了憐憫之心,便把自己的飯分一些給他吃,一連幾天,這位老婆婆每天都給韓信飯吃,韓信十分感激,便對老婆婆說:“您這樣照顧我,將來我一定好好報答您。”老婆婆很生氣的斥責道:“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圖你報答嗎?只是希望你能努力自立啊!”

韓信滿臉羞愧。從此,他認真研讀兵書,練習武藝,決心做個有用的人。

鄉里有個惡少,在街上碰到了韓信,就大聲對他說:“看你整天舞槍弄棒,像個有膽識的人,你敢拿劍刺我嗎?要是不敢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韓信心想:如果我拿劍刺死了他,豈不犯了殺人罪?日后還有什么前途呢?寧受眼前之辱也不逞一時之勇。于是,他就伏在地上,從那惡少的胯下爬了過去。周圍看熱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后來,項梁率領抗秦義軍渡過淮河向西進軍的時候,韓信帶了寶劍去投奔他,留在他的部下,一直默默無聞。項梁失敗后,改歸項羽,項羽派他做郎中。他好幾次向項羽獻計策,都沒有被采納。劉邦率軍進入蜀地時,韓信脫離楚軍去投奔他,當了一名接待來客的小官。有一次,韓信犯了案,被判了死刑,和他同案的十三個人都挨個被殺了,輪到殺他的時候,他抬起頭來,正好看到滕公,就說:“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滕公聽他的口氣不凡,見他狀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談話,更加佩服他的才能,便把他推薦給漢王。

漢王派他做管理糧餉的治粟都尉,沒看出他有什么本事。韓信多次同蕭何交談,蕭何也十分賞識他。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實為排擠到漢中),從長安到達南鄭,就有數十位將領逃亡。韓信估計蕭何等人多次在劉邦面前舉薦過自己而漢王不用,也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去追趕韓信。軍中有人向漢王報告“丞相何亡。”劉邦大怒,如失左膀右臂。

隔了一兩天,蕭何又回來了,漢王又是生氣又是高興,責備道:“你為什么逃跑?”蕭何說:“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來的是誰?”蕭何說:“是韓信。”漢王又罵道:“軍官跑掉的有好幾十,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這是撒謊。”蕭何說:“那些軍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大王如果只想老做漢中王,自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爭奪天下,非韓信不可。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罷了。”漢王說:“我也打算回去啊,怎么能夠老悶在這個地方呢?”蕭何說:“大王如果決計打回去,能重用韓信,他就會留下來;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韓信終究還是要逃跑的。”漢王說:“我看你情面上,派他做個將軍吧。”但蕭何堅持要再加以重用。漢王說:“那么,讓他做大將。”蕭何說:“太好了。”于是漢王想叫韓信來拜將。蕭何說:“大王一向傲慢無禮,今天任命一位大將,就像是呼喚一個小孩子一樣,這就難怪韓信要走了。大王如果誠心拜他做大將,就該揀個好日子,自己事先齋戒,搭起一座高壇,按照任命大將的儀式辦理,那才行啊!”漢王答應了。那些軍官們聽說了,個個暗自高興,人人都以為自己會被任命為大將,等到舉行儀式的時候,才知道是韓信,全軍上下都大吃一驚。

韓信認真的訓練兵馬,率領漢軍東征西討,終于打敗了最強的對手項羽,協助劉邦建立了漢朝。因此,韓信被封為楚王,回到了故鄉,派人去找曾給他飯吃的老婆婆,韓信見了老婆婆,想她再三道謝,并給她黃金千兩。曾經侮辱過他的那個惡少卻嚇得直打哆嗦,韓信拍拍他的肩膀笑著說:“你不必害怕,過去的事就算了。”又對左右的將士說:“這個人曾經羞辱過我,其實是激勵我上進啊!讓他做個中尉吧。”

韓信沒有忘記曾經幫助和激勵他的人,也沒有報復曾羞辱過自己的人,更是加以原諒和提拔。這種以德報怨的氣度真是令人敬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年黄网站色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台湾swag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又粗又猛又大的视频 | 欧美三级黄色大片|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日日天干夜夜人人添|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大全| 女人与禽交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12p|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加勒比|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啊轻点灬太粗嗯太深了宝贝| 免费看污成人午夜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av免费专区| 一区两区三不卡| 91最新地址永久入口| 相泽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成年人免费的视频| 老子影院我不卡| 白嫩奶水的乳奴| 欧美伊久线香蕉线新在线| 日本年轻的妈妈| 天天躁夜夜躁很很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不卡| 国产一卡二卡≡卡四卡无人区|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 久久只有这里的精品69| canopen永久| 国产美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扒开腿让男人捅| 欧美日韩一级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