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蒹葭》古詩詞鑒賞
作者: 魏惠明張淑敏
【原詩】:
蒹葭蒼蒼(1),白露為霜。所謂伊人(2),在水一方(3)。溯洄從之(4),道阻且長(5)。溯游從之(6),宛在水中央(7)。
蒹葭凄凄(8),白露未晞(9)。所謂伊人,在水之湄(10)。溯洄從之,道阻且躋(11)。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12)。
蒹葭采采(13),白露未已(14)。所謂伊人,在水之涘(15)。溯洄從之,道阻且右(16)。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17)。
【原詩作者】:《詩經》
【導讀入境】:
蘆葦蒼蒼,深秋的白露變成了寒霜。我那思慕追尋的可愛的人啊,在水的另一方。迎著彎曲的水道去找,道路難走而且很遙遠。順著直流的水道去找,又看見我那心上人,好像在曲水的包圍之中。蘆葦萋萋,長得非常茂盛。深秋的白露啊,還飄灑在蘆葦葉上。我思慕追尋的人啊,在水草的交接處。逆著彎曲的水道去找,道路難走并越走越高,很難接近。順著直流的水道去打,我那心上人又好像在水中的小島上。蘆葦萋萋,長得非常茂盛。深秋的白露啊,還凝結在蘆葦的葉片上,沒有消失。我思慕追尋的人啊,在那水的邊岸上。逆著彎曲的水道去找,道路迂曲忽又向右彎繞,順著直流的水道去找,她又好像在水中的小洲上。
【賞析】:
這是一首思慕戀人而又求之不得的情詩。詩人在這首詩中,寄托了自己美好的愛情理想,而這種理想又不是一帆風順,輕而易舉的,表現出追求理想愛情的艱辛。
此詩三章與前首《關雎》都是以景起興,引起詩人對理想愛人“伊人”的情思。第一章白露凝結為霜,暗示時間很早。后兩章的“未晞”、“未已”點明時間的推移,說明詩人佇立水濱眼望蒹葭、思念愛人時間已經很長了。其實,我們玩味一下“所謂”一詞,可覺出那一定是理想中想象中的愛人。“在水一方”也讓人覺得虛無飄渺,難以尋覓。又以“溯洄”、“溯游”兩次摹擬,既寫出自己思念的深切,又寫出追求理想愛情的艱難,最后分別以“宛”字結尾,有畫龍點睛之妙。
此詩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成功地使用了復沓的手法。按照時間的推移,三次重復地描寫了蒼蒼蘆花、清晨露水、曲折河道、水中小島、小洲,烘托出一片蒼涼的意境和一種凄婉的情調。把那種求“伊人”而不得的惆悵表現得淋漓盡致。此種景中情、情中景的描寫可說是砌合得天衣無縫,堪稱妙筆。
【思考題】:
當今有首電視劇插曲即名為《在水一方》,此插曲從意境上對本詩有所借鑒,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