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陽·六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李夢陽·六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太仆儲先生曰①:“人有六事:心事、身事、家事、官事、人事、文事。”空同子聞之曰:“嗟乎!有,非在我,在焉,如彼何?”著六箴。
心一
不可對人言曰慝②,言之而不行曰惑,行之而不至曰畫③,非所存而言曰賊④,亡是而靡獲⑤,自盡則天也。
身二
烈女能必其己之不污⑥,不能必其夫之不愚。時之弗逾夫⑦,是則烈女也已。
家三
有負郭田百畝⑧,蒔桑數十株⑨,可以聚廬矣⑩。進竭其躬(11),退為耒夫(12),不亦可乎!
官四
君子徇道(13),志士徇名,嗇夫徇利(14),是究是圖,毋靦厥位(15)。
人五
信道莫如守己,省事莫如寡交。君子曰:中古貴施報(16),茍以禮至,斯應之矣。
文六
古之文以行,今之文以葩(17)。葩為詞腴,行為道華。嗟彼千鈞(18),一發奈何(19)。
【注釋】
①太仆:官名。始于春秋時,秦漢沿置,為九卿之一,掌管皇帝的車馬和馬政。北齊始稱太仆寺卿,歷代沿置不改。儲先生:似為儲巏,字靜夫,泰州人。曾官太仆少卿、戶部左侍郎。淳行清修,介然自守。卒謚文懿。
②慝(te):邪惡,惡念。
③畫:停止。《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畫。”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畫,止也。力不足者當中道而廢,今女自止耳,非力極。”
④賊:傷害,敗壞。《孟子·梁惠王下》:“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
⑤亡:無。靡:無。
⑥必:決定,肯定。
⑦逾(yu):跳過,超越。
⑧負郭:靠近城郭。郭: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筑的一道城墻。
⑨蒔(shi):移栽。
⑩聚廬:一家族人聚集在一起蓋房子居住。
(11)躬:身體。
(12)耒(lei)夫:農夫。耒:原始的翻土農具,形如木叉。后世也泛指農具。
(13)徇(xun):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獻身。
(14)嗇夫:農夫。
(15)靦(tian):慚愧貌。厥:其。
(16)施報:施舍和報恩。
(17)葩(pa):華麗,華美。韓愈《進學解》:“《詩》正而葩。”
(18)千鈞:古代以三十斤為一鈞。千鈞,極言其重。
(19)一發:一根頭發。千鈞重量吊在一根頭發絲上。
【譯文】
太仆儲先生說:“人有六件事:心事、身事、家事、官事、人事、文事。”我聽后說:“啊!不僅我有,人們都有。有這六件事,應該怎樣對待他呢?”寫《六箴》。
心一
不可對人說的叫邪惡,說了而不做叫欺騙,做了而沒有達到目的叫做固步自封,心中沒有的口中卻說叫做害人。沒有這些而沒有收獲,自然已盡了天命。
身二
烈女能決定自己不受奸污,卻不能決定她的丈夫不愚蠢。時刻不超越對丈夫的界限,這就是烈女罷了。
家三
有城邊田地百畝,種桑數十棵,可以聚族而居了。進則竭盡全力,退則為農夫,不也可以嗎?
官四
君子為道義而死,志士為名而死,農夫為利而死。謀求這些,追求這些,不要愧對自己的職位。
人五
相信道義不如保持自己的操守,省事不如少交游。君子說:中古重視施舍和報恩,如果按禮來做,就合乎這個意思了。
文六
古代寫文章靠的是品行,現在寫文章靠的是文采。文采是美麗的辭藻,品行是道義的精華。感嘆那千鈞之力,靠一根頭發怎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