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經全集《政理章第七》原文賞析與注解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忠經全集《政理章第七》原文賞析與注解

政理[1]章第七

【原文】

夫化之以德,理之上也,則人日遷善[2]而不知;施之以政,理之中也,則人不得不為善;懲之以刑,理之下也,則人畏而不敢為非也。刑則在省于中,政則在簡而能,德則在博而久。德者,為理之本也;任政非德,則薄;任刑非德,則殘。故君子務[3]于德,修于政,謹于刑。固其忠,以明其信,行之匪懈[4],何不理之人乎?《詩》云:“敷政優優,百祿是遒[5]。”

【注釋】

[1]政理:治國之道。 [2]遷善:向善的方向發展。 [3]務:致力,專力從事。 [4]匪懈:還要松懈。 [5]“敷政優優”二句:實行政令很寬和,百祥福祿就會匯集。敷,傳布,施行。優優,寬和的樣子。遒,聚集。

【譯文】

用道德教化天下臣民,這是治理國家的上策。因為民眾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改惡從善;用政策法律來管理國家,這是治理國家的中策。因為人們在仁政的引導下不得不從善。用懲罰的手段治國,這是治理國家的下策。因為采取這種辦法,人們容易產生畏懼感,而不敢再胡作非為了。用刑罰治理國家,應該盡量減省刑罰的使用,并做到用刑適可而止。用仁政來治理國家,講求政令的精簡有效。用德來治理國家,講求道德推行范圍的廣泛和時間的長久。德治應該是治理國家的根本方法。如果用政令法規去統治老百姓會而不講德治,就會使人情變得淡薄。如果使用法律來治理國家,而不注重道德教化,就會使社會變得殘酷無情。因此,自古以來君子首要的任務應該是以德化民,推廣仁政,并小心謹慎地使用刑罰。只要因循忠道,并且堅持不懈去做,那么哪兒還會有不能治理的人呢?《詩經》上說:“實行政令很寬和,就會匯集各種各樣的福祿。”

【解析】

治理國家,首先應該強調以德教治天下,這是治術中的最佳辦法。強調用政策法律來管理政治的,是治術中的中等辦法。因為民眾是不得不按照規定好的條例辦,以求得向好的方向發展。那些用懲罰手段治國者,就是治術中最差的辦法了。它僅只是因為人們容易產生畏懼感,而不敢再為非作歹了。只有實行德治,才是最好的辦法,而且越廣泛越長久越好。德治應該是統治國家的根本出發點。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有的團隊留不住人才,究其原因,一個方面是自身原因,另一方面原因,就是團隊原因。自身方面可能就是沒有認同這個團隊,對這個團隊的管理制度、團隊文化、工作環境、工作條件、人際關系、薪資和福利待遇等,有抵觸情緒。團隊原因可能存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情況,這些可以歸納為沒有好的制度,沒有好的管理人才。只有好制度才可以讓忠誠更持久。

好的制度是相對而言的,是相對于其他團隊的、相對于團隊自身過去的。好的制度能增加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激發全體員工工作熱情、抑制人的弱性和可能的負面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成本,最大限度地減少員工之間的心理障礙,以最小管理成本創造最大人才價值。

典例闡幽

得人者得天下

貞觀三年,天下大旱,嚴重的災情已危及國計民生。唐太宗憂心如焚,多次率百官求雨并極為虔誠地譴責自己。太宗求天不應,便召集群臣商量對策。他宣布,無論文臣還是武將都要指出朝廷政令的得失,并提出幾條具體的意見。這可難壞了武將常何,他回到府中,愁眉不展。正好家中一位名叫馬周的落魄朋友,漫游到長安,借住在他的府中。得知了常何的為難之事,馬周不假思索,伏在案上,洋洋灑灑地向朝廷提了二十多條建議,文辭非常優美。

次日早朝,常何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將奏疏呈現給太宗。太宗一看,這些建議有根有據,切中時弊,確屬可行,但武夫常何絕非有這神來之筆,便問他是何人所寫。常何告訴太宗為馬周所寫。太宗又問馬周是何樣之人,常何便向太宗介紹說:“馬周是清河荏平(今山東荏平)人,家境貧寒,但勤奮好學,尤其精通先秦諸子的典籍。由于自負才學出眾,清高而孤傲,郁郁不得志。他在博州一所學校教書,常受地方官的訓斥,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離家遠游。他窮困潦倒,經常受人欺凌,歷盡艱辛來到長安,住在臣家,乃當今一大奇士也。”

太宗聽完介紹,立即預感到這是一位隱于“側陋”的杰出人才。傳詔獎賞給常何絹三百匹,表彰他推薦賢才之功,并派常何回家,請馬周入宮見駕。等了約半個時辰,不見馬周前來。太宗求賢心切,親自派官員駕宮中的四馬彩車去請馬周。又過了半個時辰,太宗到殿外張望,還不見馬周入宮。他又派了一輛四馬彩車前去催請。這就是風傳一時的太宗禮賢下士、三請馬周的佳話。

太宗見到馬周,廣泛問及堯舜的德治天下、孔孟儒學的思想精華、周隋的盛衰興亡以及當今的時弊和治國要略,馬周對答如流,見解精辟。太宗對馬周的才華和忠誠極為贊賞,不久拜為監察御史。

馬周為官后理政謙虛、謹慎,不拘舊俗,銳意創新,對于貞觀一朝的制度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了表彰馬周勤勞國事,唐太宗親自題寫了“鸞鳳沖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十六個草書大字賜予馬周,使馬周大享殊榮。

貞觀二十二年,馬周病危,太宗親自為他調藥,命御醫日夜護理。馬周去世時,年僅四十八歲,令太宗哀悼不已。

從唐太宗對待馬周一事可以看出,太宗求賢的虔誠、禮賢的恭敬、用賢的如一、思賢的深情。所以天下賢才聚集朝廷,君臣共創大唐盛世之偉業。

左光斗和史可法

明熹宗剛即位的時候,左光斗是非常有名望的大臣,他正直敢諫,又很清廉,很受重用。而且他很有知人之智,提拔和栽培了出身貧寒的士子史可法。

當時,左光斗在他的官府接見史可法,勉勵了一番,又把他帶到后堂,見過左夫人。他當著左夫人的面夸獎說:“我家幾個孩子都沒有才能。將來繼承我的事業。全靠這個小伙子了。”

打那以后,左光斗和史可法建立了親密的師生關系。史可法家里貧窮,左光斗要他住進官府,親自指點他讀書。

左光斗和他的朋友楊漣一心一意想整頓朝政,但是明熹宗是個昏庸透頂的人。他寵信一個很壞的宦官魏忠賢,讓魏忠賢掌握特務機構東廠。魏忠賢憑借手中的特權,結黨營私,賣官受賄,干盡了壞事。一些反對東林黨的官僚就投靠魏忠賢,結成一伙,歷史上把他們稱做“閹黨”。楊漣對閹黨的胡作非為氣憤不過,大膽上了一份奏章,揭發魏忠賢二十四條罪狀。左光斗也大力支持他。

這一來可捅了婁子。公元1625年,魏忠賢和他的閹黨勾結起來攻擊楊漣、左光斗是東林黨,羅織罪狀,把他們打進大牢,嚴刑逼供。左光斗被捕以后,史可法急得不知怎么辦才好。他每天從早到晚,在牢門外轉來轉去,想找機會探望老師。可閹黨把左光斗看管得很嚴密,不讓人探望。

左光斗在牢里,任憑閹黨怎樣拷打,始終不肯屈服。史可法聽說左光斗被折磨得快要死了,不顧自己的危險,拿了五十兩銀子去向獄卒苦苦哀求,只求見老師最后一面。

獄卒終于被史可法的誠意感動了,想辦法給史可法一個探監的機會。當天晚上,史可法換上一件破爛的短衣,扮著撿糞人的樣子,穿著草鞋,背著竹筐,手拿長鏟,由獄卒帶領著進了牢監。

史可法找到左光斗的牢房,只見左光斗坐在角落里,遍體鱗傷,臉已經被燒得認不清,左腿腐爛得露出骨頭來。史可法見了,一陣心酸,走近前去,跪了下來,抱住左光斗的腿,不斷地抽泣。

左光斗滿臉是傷,睜不開眼,但是他從哭泣聲里聽出史可法來了。他舉起手,用盡力氣撥開眼皮,憤怒的眼光像要噴出火來。他罵著說:“蠢材!這是什么地方,你還來干什么!國家的事糟到這步田地,我已經完了,你還不顧死活地跑進來,萬一被他們發現,將來的事靠誰干?”

史可法還是抽泣著沒完。左光斗狠狠地說:“再不走,我現在就干脆收拾了你,省得奸人動手。”說著,他真的摸起身邊的鐐銬,做出要砸過來的樣子。

史可法不敢再說話,只好忍住悲痛,從牢里退了出來。

過了幾天,左光斗和楊漣等終于被魏忠賢殺害。史可法又花了一筆錢買通獄卒,把左光斗的尸體埋葬好了。他想起牢里的情景,總是情不自禁落下眼淚,說:“我老師的心腸,真是鐵石鑄成的啊!”

有其師必有其徒,史可法在老師的影響下,也成為一名忠誠正直的臣子,最為人們稱道的就是史可法死守揚州的故事。明朝末年,清兵南下,史可法主動要求到前方去統率軍隊。

史可法在南方將士中威信高,他到了揚州,做了督師,以身作則,跟兵士同甘共苦,受到將士們的愛戴。大年夜,史可法把將士都打發去休息,獨自留在官府里批閱公文。到了深夜,他感到精神疲勞,把值班的廚子叫了來,要點酒菜。

廚子回報說:“遵照您的命令,今天廚房里的肉都分給將士去過節,下酒的菜一點也沒有了。”

史可法說:“那就拿點鹽和醬下酒吧。”

廚子送上了酒,史可法就靠著幾案喝起酒來。史可法的酒量本來很大,來到揚州督師后,就戒酒了。這一天,為了提提精神,才破例喝了點。一拿起酒杯,他想到國難臨頭,又想到朝廷這樣腐敗,心里愁悶,邊喝酒邊掉熱淚,不知不覺多喝了幾盅,帶著幾分醉意伏在幾案上睡著了。

第二天一清早,揚州文武官員依照慣例到督師衙門議事,只見大門還緊緊地關著。大家不禁奇怪,因為督師平常都是起得極早的。后來,有個兵士出來,告訴大家說:“督師昨晚喝了酒,還沒醒來。”

揚州知府任民育說:“督師平日操勞過度,昨夜睡得這么好,真是難得的事。大家別去驚動他,讓他再好好休息一會吧。”他還把打更的人找來,要他重復打四更的鼓(打四更鼓,表示天還沒亮)。

史可法一覺醒來,天已經大亮,側耳一聽,打更人還在打四更,不禁勃然大怒,把兵士叫了進來說:“是誰在那里亂打更鼓,違反我的軍令。”兵士把任民育吩咐的話說了,史可法才沒話說,趕快接見官員,處理公事。

打那天起,史可法下決心不再喝酒了。

沒多久,清軍在多鐸帶領下,大舉南下。史可法指揮四鎮將領抵抗,打了一些勝仗。可是南明政權內部卻起了內訌。駐守武昌的明軍將領左良玉為了跟馬士英爭權,起兵進攻南京。馬士英害怕得要命,急忙將江北四鎮軍隊撤回,對付左良玉,還用弘光帝名義要史可法帶兵回南京保護他。

史可法明知道清軍壓境,不該離開。但是為了平息內爭,不得不帶兵回南京,剛過長江,知道左良玉已經兵敗。他急忙回江北,清兵已經逼近揚州。

史可法發出緊急檄文,要各鎮將領集中到揚州守衛。但是過了幾天,竟沒有一個發兵來救。史可法知道,只有依靠揚州軍民,孤軍奮戰了。

清軍到了揚州城下,多鐸先派人到城里向史可法勸降,一連派了五個人,都被史可法拒絕。多鐸惱羞成怒,下令把揚州城緊緊包圍起來。

揚州城危急萬分,城里一些膽小的將領害怕了。第二天,就有一個總兵和一個監軍背著史可法,帶著本部人馬,出城向清軍投降。這一來,城里的守衛力量就更薄弱了。

史可法把全城官員召集起來,勉勵他們同心協力,抵抗清兵,并且分派了守城的任務。

他分析一下形勢,認為西門是最重要的防線,就親自帶兵防守西門。將士們見史可法堅定沉著,都很感動,表示一定要和督師一起,誓死抵抗。

多鐸命令清兵沒日沒夜地輪番攻城。揚州軍民奮勇作戰,把清兵的進攻一次次打回去。清兵死了一批,又來了一批,形勢越來越危急了。

多鐸下了狠心,開始用大炮攻城。他探聽到西門防守最嚴,又是史可法親自防守,就下令炮手專向西北角轟擊。炮彈一顆顆在西門口落下來,城墻漸漸塌下,終于被轟開了缺口。

史可法正在指揮軍民堵缺口,大批清軍已經蜂擁著沖進城來。史可法眼看城已經沒法再守,拔出佩刀往自己脖子上抹。隨從的將領們搶上前去抱住史可法,把他手里的刀奪了下來。史可法還不愿走,部將們連拉帶勸地把他保護出小東門。這時候,有一批清兵過來,看史可法穿的明朝官員的裝束,就吆喝著問他是誰。

史可法怕傷害別人,就高聲說:“我就是史督師,你們快殺我吧!”

公元1645年四月,揚州城陷落,史可法被害。

多鐸因為攻城的清軍遭到很大傷亡,心里惱恨,竟滅絕人性地下令屠殺揚州百姓。大屠殺延續了十天才結束。歷史上把這件慘案稱作“揚州十日”。

大屠殺之后,史可法的養子史德威進城尋找史可法的遺體。因為尸體太多,天熱又都腐爛了,怎么也認不出來,只好把史可法生前穿過的袍子和用過的笏板,埋葬在揚州城外的梅花嶺上。這就是到現在還保存的史可法“衣冠墓”。

韋孝寬以利誘敵逃性命

公元579年,南北朝北周宣帝駕崩,幼帝宇文闡即位,封隋公楊堅為左大遠相。楊堅權傾朝野,雄心勃勃。相州總管尉遲迥不服楊堅,欲出兵攻打。

楊堅特派韋孝寬前往,替換尉遲迥。但韋孝寬知道尉遲迥想害死他,所以故意放慢行程。尉遲迥派韋孝寬的侄兒魏郡太守韋藝來刺探情況。韋孝寬知道侄兒是尉遲迥的同黨,對韋藝嚴加審問,弄清了尉遲迥確有加害自己的陰謀。

韋孝寬擰緊了雙眉,心急如焚:“尉遲迥蓄謀已久,意欲殺死我后再起兵攻打楊大人。現在我遲遲不去就任,他肯定會馬上派人來追殺。他若追來,我的性命難保啊!”一會兒,他的雙眉舒展開了:“現在只能如此這般了。”

韋孝寬帶著韋藝和一行隨從向西逃跑。每到達一個驛站,韋孝寬都鄭重其事地吩咐驛站管事的小官:“快準備好酒好菜,蜀公尉遲迥大人將要大駕光臨,你們要隆重接待,熱情款待!”臨動身離開時,韋孝寬又命令手下將驛站的好馬統統牽走。

果然不出韋孝寬所料,他們走后不久,儀同大將軍梁子康奉尉遲迥之命率幾百人馬追殺而來。他們一見驛站內擺滿好酒好菜,個個垂涎欲滴,哪有心思追趕韋孝寬呢?何況,追了這么長時間,肚子正餓得呱呱叫呢。

眾將土忙扔下兵器,爭先恐后坐在灑桌旁,猛喝大嚼。一站接一站,每個驛站都擺好了美酒佳肴。他們吃了一頓又一頓,耽誤了追擊韋孝寬的時間。吃得酒足飯飽,正欲吆五喝六的換馬時,誰知驛站的好馬都結韋孝寬帶走了。他們沒辦法了,只好慢慢地趕路。

此時的韋孝寬他們,卻一站一站地換走駿馬,快馬加鞭,逃出了死神的控制。

若非這些猛員大將貪圖一時的口腹而延誤了時間,韋大人的命早已休矣。從這個故事的雙方看小處著眼可以壞事,同樣也能成就一些人和事。

玩物喪志,自甘墮落

玩物喪志這個典故是為了說明一個事實:“玩物”會“喪志”。歷史上就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因為“玩物”而“喪志”的典型。

春秋時,衛國君主衛懿公在位九年,驕奢淫逸,貪于享樂,他最愛好的玩物是鶴。那鶴色潔形清,能鳴善舞,因而衛懿公格外喜愛。懿公好鶴,凡是獻鶴的人都有重賞,因此老百姓爭相羅致優良品種,趕來進獻懿公。一時間,從苑囿到宮廷,處處養鶴,不下幾百只。

一次,衛懿公正想帶著鶴出游,邊關忽報“狄人侵邊境”,懿公大驚,立刻全國招兵,準備發放武器,抵御外侵。但老百姓不愿應征,都紛紛逃向村野,躲避起來。一時,懿公竟湊不成一支抗敵的隊伍,只得命司徒去抓丁,終于,抓了一百余人。懿公問他們為何逃避應征,眾人回答:“大王只需有一件東西,便可以抵抗狄人了,何必需要我們?”懿公奇怪地問:“什么東西?”眾人回答:“鶴。”懿公說:“鶴能抵抗狄人嗎?”眾人說:“鶴既然不能參加戰斗,就是沒有用的東西!大王對老百姓刻薄,而對這些無用的東西花大力喂養,這就是我們不服氣的地方!”

鶴本是一種珍禽,它形態高潔,鳴聲清越,一直是福壽的象征,也為歷代名人雅士所喜愛。衛懿公愛鶴,本不失為一高雅的行為,但作為一國之君,他愛鶴甚于愛民,是非不分,人物兩忘,乃于政務廢弛,民眾離心,最后竟導致亡國喪身。

晉人華卓,字茂世,為吏部郎。年輕時舉止豪放,特別喜歡喝酒,曾說:“得到美酒數百斛,就有了四季的美味。左手拿酒杯,右手抓蟹螯,漂在酒缸里,這一生也知足了。”一天,鄰居家釀的酒熟了,他晚上跑到酒甕邊偷酒喝,被釀酒人發現,捆了起來。鄰居第二天一看,原來是華卓,于是放了他。他后來因喝酒而被撤職。這種生活中的愛好,看似平常,卻能影響人一生的政治前途。

人其實心中相當明白什么愛好對自己有利,什么愛好對自己無益,卻總是戒不掉會給自身帶來過失的嗜好,也不愿努力去學習對自己有益的東西,結果自毀前程。這是多么令人痛惜的事情啊!

莊賈不守約定終喪性命

春秋末年,燕國和晉國的軍隊一齊進攻齊國,齊國軍隊吃了敗仗,丟失了一大片土地。齊景公又派田鑲直為大將,派莊賈為監軍,領兵去抗擊敵人。臨出發的頭一天,田鑲直和莊賈約定,第二天中午在轅門外見面。說完他叫人在轅門外立了一根木頭,以便觀察木頭投在太陽光下面的影子,看看兩人是不是都能按時趕到。

第二天上午,田鑲直來到軍營,整理隊伍,等著莊賈。莊賈呢?仗著齊景公的寵愛,驕傲自大,根本不把田鑲直放在眼里。這天親戚朋友給他送行,他只顧喝酒,把約定和田鑲直會面的時間給忘得干干凈凈。田鑲直一等再等,木頭影子早已過了中午,莊賈還沒來。田鑲直下令撤去木頭,表示莊賈已經失了約,然后命令將士們做出發的準備。

天快黑的時候,莊賈來了。田鑲直問明情況以后,對莊賈說:“作一個帶兵的將領,接受命令以后就該把個人的事忘掉,才能上陣殺敵。現在敵人就在家門口,國家這么危險,老百姓把生命財產都托付給了咱們,你怎么能只顧喝酒,把軍隊出發打仗的大事忘了呢?”

說完,問軍法官:“按軍法該判莊賈什么罪?”軍法官回答說:“過時不到,應當殺頭!”莊賈一聽害怕了,趕忙叫人去向齊景公求情。可是,還沒等求情的人回來,田鑲直已經下令把莊賈殺了。

過了一會兒,齊景公派來的使臣駕車沖進軍營,要求免了莊賈的罪。田鑲直說:“大將領兵打仗,國君錯誤的命令可以不聽。”接著又問:“對闖進軍營的人,應該怎么處治?”軍法官說:“應該殺頭。”田鑲直說:“國君派來的使臣是不能殺的。”他下令殺了使臣駕車的馬。

這一來,全軍上下誰也不敢違抗他的命令,上了戰場都拼命殺敵。燕晉兩國軍隊打不過齊軍,也害怕田鑲直,慌忙撤退。齊軍把失去的大片土地全部收復了。

田鑲直嚴格按照規章制度,下令把莊賈殺了,從而凝聚了軍心,得到大家的擁戴,最終打敗了入侵齊國的大軍,這不能不說是法治的力量。

成功取決于人心的向背

IBM公司創立于1911年,2004年,IBM擁有全球雇員30多萬,業務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4年,IBM公司的全球營業收入高達965億美元。同年,《財富》雜志按照財政年度收入在上市公司中評出的“財富500強”中,IBM名列第八,是排名最高的技術公司。在2004年《財富》中文版第四屆“最受贊賞的企業”的評選中,IBM列IT行業第一位。作為IT行業的“藍色巨人”,IBM在技術和業績上的成就是不容置疑的。

IBM成功的關鍵因素取決于領導人對于員工人心的爭取。早在IBM的創始人老托馬斯·沃森時代就被給予了十分重視。在公司初期,IBM只是一家不景氣的小公司,但老托馬斯·沃森卻為員工制定了遠大的奮斗目標和共同愿景。他懷著無比的工作熱情和旺盛的工作動力,同時他的這種對于事業的執著追求也在感染著每一位成員。在IBM,盡心竭力地工作,為事業發展貢獻全部力量,已經成為一種企業文化,影響和激勵著每一位員工。僅靠精神激勵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員工的長久工作熱情。老托馬斯·沃森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老托馬斯·沃森提倡人性化管理,盡最大可能給予員工關懷。他為員工支付醫療費,提供低息的房屋貸款,甚至在自己工廠后面買下了一家酒店,并把它改造成一個鄉村俱樂部,為員工提供免費服務。此外,IBM還提供免費的音樂會和圖書館,開設夜校以提高員工素質。對于員工的關懷更多地體現在薪酬和福利上。IBM員工的工資水平遠遠高于美國平均水平,而且公司還有一個十分誘人的入股計劃——任何員工都可以拿出10%的薪水以85%的市價購買IBM的股票。

公司領導人對于意外事件的負責精神也使IBM員工深深感動。1939年紐約世界博覽會的“IBM日”中,老沃森組織了3萬人乘火車去參加慶典活動,但不幸的是滿載IBM員工的火車與另一列運貨火車相撞。老沃森凌晨2點接到電話后立即驅車趕往出事地點,處理事故。所有受傷的員工都被送往醫院就近治療,受傷員工的家屬還都收到了老沃森派人送去的鮮花。小沃森也是如此,1958年7月一架從紐約到羅徹斯特的客機墜毀,機上有7人遇難,其中一名是IBM員工,還有八九名IBM員工受不同程度的傷。小沃森得到消息后立刻過問此事,并親派了一名分部經理處理此事。公司領導人的負責任的態度使IBM員工甘心獻出自己的真心。

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蘇格蘭一個小鎮上,一位老鞋匠決定把補鞋這門技藝傳給三個年輕人。在老鞋匠的悉心教導下,三個年輕人進步很快。當他們學會這門手藝,準備去城市闖蕩時,老鞋匠只囑咐了一句:“千萬記住,補鞋底只能用四顆釘子。”三個年輕人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踏上通往城市的道路。

過了數月,三個年輕人來到一座大城市各自安家落戶,此后,這座城市就有了三個年青的鞋匠。

過了幾天,第一個鞋匠對老鞋匠那句話感到了十分地苦惱。因為他每次用完四顆釘子總是不能使鞋底完全修復,可師命不敢違,于是他整天苦思冥想,但無論怎么想他都認為自己做不到用四顆釘子補鞋底。

第二個鞋匠也為四顆釘子苦惱過,可他發現,用四顆釘子補好鞋底后,修鞋的人總要來第二次才能修好,結果來修鞋的人總要付出雙倍的錢。第二個鞋匠為此暗自高興,他自認為領悟了老鞋匠最后一句話的真諦。

第三個鞋匠在苦惱過后他發現,其實只要我多釘一顆釘子就能一次性補好鞋底。第三個鞋匠想了一夜,終于決定加上那一顆釘子,他認為這樣能節省顧客的時間和金錢,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會心安理得。

又過了數月,人們漸漸發現了三個鞋匠的不同。前兩個鞋匠的店面里越來越冷清,而去第三個鞋匠那兒補鞋的人越來越多。最終,前兩個鞋匠店面都關門了。

日子就這樣持續下去,第三個鞋匠依然和從前一樣兢兢業業地為這個城市的居民服務。當他漸漸老去時,他開始真正領悟了老鞋匠囑咐的那句:“千萬記住,補鞋底只能用四顆釘子。”含義: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否則必會為社會所淘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个人看的www日本高清视频| 噜噜影院无毒不卡|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 深夜的贵妇无删减版在线播放| 国产清纯91天堂在线观看| 中国高清xvideossex| 欧美日韩亚洲无线码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大片天天看片| 好大好深别停视频视频|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看黄网站在线看| 国产在线a免费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欺凌小故事动图gif邪恶|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91无套极品外围在线播放| 抬头见喜全集免费版|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 国产精品…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的日本www|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高清电影免费播放|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三级免费黄录像| 日韩精品卡二卡3卡四卡|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99久久国产免费福利|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