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作品解讀
第二部分 《奇跡》
小馬哥:
其實校園里不僅僅有讓我們感到心酸的故事,也有很多溫暖的、感人的故事,接下來我們給大家介紹一本暖心的小說,電影《奇跡男孩》的原著《奇跡》。
安子:
《奇跡男孩》去年在我國上映的時候,很多學校組織孩子們去觀影,這部電影是根據美國作家J·R·帕拉西奧的小說《奇跡》改編的。《奇跡》說的是一個天生有面部殘疾的叫奧吉的小男孩,在家庭的幫助下,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融入學校,成為同學們的朋友,被大家接受并且喜歡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奧吉一家人創作的奇跡,也是奧吉自己創造的奇跡。
這個故事很溫暖。奧吉在出生后做了27次手術,最終擁有了一張有點像外星人的面孔,所以他喜歡帶著宇航員的頭盔出門,這樣才不會嚇到別人,也才不會被人嘲笑。而奧吉的母親為了孩子,放棄了事業,成為奧吉的一切,照顧他的生活,教他知識。然而在五年級的時候,奧吉的母親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送奧吉去上學。這是一個讓奧吉感到痛苦,感到恐懼的決定,然而他必須接收。
老師們很善良,教同學們善待奧吉,但孩子們不能理解奧吉這張臉,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和奧吉說話,不過奧吉也有自己的優勢,他的功課特別好,尤其是科學課,雖然他有一顆敏感而不夠堅強的心,但他樂于助人,渴望友情。于是,孩子們之間的友誼漸漸萌發,父母和姐姐的關心和支持,讓他一次次打開心結。奧吉遇到了嘲笑自己、欺負自己的孩子,同時也遇到了愿意為自己打抱不平的好朋友。于是奧吉在一天天的校園生活中成長起來,勇于面對自己,面對這個世界,并且最終擁有了同學們的友誼和喝彩!
這個故事看到最后,我還是難免落淚,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自己去面對校園,面對社會。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是孤獨的,都要一個人前行,然而我們身后站著的那些人,父母、親人、朋友,他們給予我們的溫暖,卻讓我們不會畏懼,不會退縮,因為我們永遠愛他們,他們永遠愛我們。
小馬哥:
這個故事很暖心,相信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方式去開啟孩子們心中的潘多拉磨合,他們就能夠擁有愛,獲得愛,并且會用充滿愛心的舉動去感動周圍的人,獲得這個世界的接納和認可。
注解:小說《奇跡》的靈感來自一個小姑娘。一次,作者帕拉西奧和孩子們外出,停下來買冰激凌時發現排在前面的小女孩臉部嚴重傷殘,她3歲的兒子看到女孩的臉之后理科哭了起來。為了避免孩子尖叫傷害到小女孩及其家人,帕拉西奧李濟匆忙帶著孩子離開,離開時她聽到小女孩的母親冷靜、友好地說“好了,孩子們,我們該走了哦”。觸發帕拉西奧創作靈感的,不僅僅是小女孩那張傷殘的臉,更來自于小女孩母親的冷靜和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