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別董大》古詩詞鑒賞
作者: 童繼紅崔承樞魏惠明
【原詩】:
千里黃云白日曛(2),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原詩作者】:高適
【導讀入境】:
高適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別董大”共兩首,這是其一。他寫此詩時,應在不得意的浪游時期,還處于“無酒錢”的“貧賤”境遇之中。與董大贈別,不免“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以他的真誠情誼、堅定信念為志士增色,為游子拭淚!用樸素無華之語言,鑄造出這等醇厚動人的詩情。
大野千里,空曠蒼茫。滿天黃云,鋪天蓋地,洶涌翻滾。連同光焰萬丈的白日也黯然失色,一碧如洗的藍天也暗如黃昏。北風在呼嘯,在怒吼,東突西撞,上卷下掃,吹斷了北國南歸的殘雁,吹來了漫天的大雪。紛紛揚揚,揚揚紛紛。董大啊董大,你別擔心前路再沒了知己。你是彈琴名手,身懷絕技,世上誰人不知曉?你是音樂大家,高山流水,天下哪里沒有知音?
【賞析】:
這是一首送行詩。前兩句寫送別時的景色,含蓄地表達了不忍分別的情感。后兩句則用開朗有力的語言,對董大進行誠摯的勸慰和勉勵。
與贈別詩中常見的那些凄清纏綿、低徊留連的作品相比,高適的這首詩風格迥異,獨辟蹊徑,具有豪放剛健的風格。
本詩前兩句寫景。在風雪肆虐的自然環境中,好友就要分手遠去。寒冷昏暗大雪紛飛的天氣,本應使人覺得前途渺茫艱難,為之感傷哀嘆,可是高適卻于后句詩作一轉折,突破常格,脫出窠臼。他想到董大身懷絕技,名聞天下,友人眾多,必受賞識,因此以“莫愁前路無知己”的斷語寬慰;他更堅信即使世道崎嶇艱險如黃云北風,也不會缺乏高山流水的知音,所以,進一步用“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語句勉勵。既是對董大的熱情贊揚和鼓勵,也是對生活的充滿信心的表露。于是變哀愁、惆悵、消極為開朗、振奮、進取。足見詩人用心之良苦、友情之誠摯、胸襟之寬廣。
【思考題】:
1.本詩與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它們在寫景、抒情和詩歌風格上有什么異同處?
2.本詩歌前兩句所描述的酷似大漠以北的奇異風光,而不像河南地區尋常景色,你是怎樣理解的?其中“雪紛紛”三字僅僅是寫景嗎?它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