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其雷》原文與鑒賞
作者: 劉曉亮 【本書體例】
【原文】:
殷其雷(1),在南山之陽(2)。何斯違斯(3),莫敢或遑(4)?振振君子(5),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側(cè)(6)。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7)。何斯違斯,莫敢遑處(8)。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鑒賞】:
此詩選自《詩經(jīng)·國風(fēng)·召南》,詩意歷來眾說紛紜《小序》云:“《殷其雷》,勸以義也。召南之大夫遠(yuǎn)行從政,不遑寧處。其室家能閔其勤勞,勸以義也。”這一說法與《毛傳》概同,《鄭箋》、孔穎達(dá)《正義》亦因襲之,清代陳奐、馬瑞辰等亦未提出異議。朱熹《詩集傳》說:“婦人以其君子從役在外而思念之,故作此詩。”后代學(xué)者多取此種說法。如果我們認(rèn)真地對此詩逐字逐句地進(jìn)行考釋,我們會得出另外一種看法:《殷其雷》這首詩不是召南大夫之妻向其夫“勸義”之詩,它是一首周代普通勞動人民抗議沉重勞役壓迫而唱出的逃亡之歌。眾多的服徭役的百姓遠(yuǎn)離家鄉(xiāng)親人,終日奔波勞累而得不到片刻的休息,殘酷的壓榨和剝削使他們發(fā)出沉郁而悲憤的怒吼:“為什么遠(yuǎn)離家鄉(xiāng)?終日勞累奔忙,男兒們起來啊,歸去呀歸去!”表現(xiàn)了奴隸們要掙脫鎖鏈的可貴的反抗精神。
詩歌運(yùn)用迭章手法,步步加深語意,使沉郁悲憤的感情層層遞進(jìn)。全詩一唱三嘆,循環(huán)往復(fù),使主題意義更加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