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從容·心安之從容
【4057】淡定·從容·心安之從容
(弘一法師、虛云大師原典,慶裕等整理,新世界出版社,18萬字,2013年8月第1版,30元)
△6部分:[1]遇見精神的出生地;[2]靜心聽佛語;[3]修一片凈土;[4]求得現世的安樂;[5]回歸靈魂的清澈;[6]走在心靈皈依的路上。
〇太陽不必多,只有一個,便能普照一切眾生。凈土無需求,只要一顆誠心,變能化去一切煩惱。
〇求得現世的安樂。倘能把現在的苦樂順逆一切放下,無所掛礙,則能大福大善,在這人世中擁有一片福善的凈土。
〇珍惜手邊的幸福。及時地做事,及時地愛人,及時地感恩,及時地生活,和知足在一起,遠離后悔和貪婪。
〇不生惡念,只結善緣。往好地想、往善地想、往利益大眾想。
〇生活在結緣的世界,接納、隨順、種善緣分。
〇自律才有自由。
〇道中一定有戒,戒中未必有道。
〇寡欲故靜,有主則虛。不為外物所動之謂靜,不為外物所實之謂虛。
〇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〇敬守此心,則心定;斂抑其氣,則氣平。
〇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〇應事接物,常覺得心中從容閑暇時,才見涵養。
〇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〇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
〇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
〇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〇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〇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跟做人。
〇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時須住。
〇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〇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〇心思要縝密,不可瑣屑;操守要嚴明,不可激烈。
〇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〇居安思危,處治思亂。
〇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穩之事愈宜緩。
〇無事時,戒一“偷”字;有事時,戒一“亂”字。
〇無心者公,無我者明。
〇群居守口,獨坐防心。
〇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〇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〇盛者衰之始,福者禍之基。
〇從容是對生活的寬容,是感恩生活的飽滿態度。從容是深藏在靈魂深處的美德和智慧。唯有從容不迫,在苦難來臨時,我們方能處世不驚,鎮定自若,不怨天尤人。從容是既不威威于貧賤,又不汲汲于富貴的清澈簡單。停下來,靜靜地審視自己,探究內心的追求,任風起云涌,保持淡定,從容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