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學《宰相之忍第九十九》譯文與賞析
宰相之忍第九十九
宰相之忍第九十九
昔人有言,能鼻吸三斗醇醋,乃可以為宰相。蓋任大用者存乎才,為大臣者存乎量。丙吉不罪于醉污車茵,安世不詰于郎溺殿上。
周公忍召公之不悅,仁杰受師德之包容。彥博不以彈燈籠錦而銜唐介,王旦不以罪倒用印而仇寇公。廊廟倚為鎮重,身命可以令終。噫,可不忍歟!
【譯文】
五代后周的范質曾說:如果誰能用鼻子吸三斗醇醋,那么這個人就可以當宰相了。大概能擔當重任的人靠的是其出眾的才華,而做大臣的人靠的是其超人的器量。西漢的丙吉并沒有責怪因醉酒而吐臟其車墊的車夫,西漢的張安世并沒有責問因醉酒而尿在殿堂上的郎官。丙吉的大度和張安世的雅量確實難能可貴。
周公能容忍召公對他的不滿,勸說召公與他一起輔佐成王,唐朝婁師德能舉薦狄仁杰并包容狄仁杰對自己的輕視。宋朝文彥博不因唐介以他造金燈籠為由彈劾他而記恨唐介,宋朝王旦不因寇準所在的樞密院開除自己所在的中書省中倒用印者而仇恨寇準。以上這些人都是寬宏大量、以大局為重的人,最終都受到朝廷的重用,自身都得到好的結局。啊!宰相的肚里能撐船,要擔任宰相,怎能不培養自己的忍性和氣量呢!
【評析】
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將軍額角能跑馬。”的確,面對生活中太多的糾紛、沖突,不能不懂得忍耐、克制,不能不學會理解、寬容。實際上,寬容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交際準則。在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或聽到的不一定是全面的,有時是極為偏頗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寬以待人,則很容易因不了解情況而言語刻薄,造成誤會,使彼此間的情義遭到破壞。
典例闡幽 布衣宰相范純仁的器量
范堯夫,即范純仁,范文正公仲淹次子,也是一代名相,《宋史》為其立傳,“自為布衣至宰相,廉儉如一,所得奉賜,皆以廣義莊”。
范堯夫任宰相期間,諸事辦得都讓皇帝滿意,眾朝臣無一指責他的過失。他在為人方面更是游刃有余,從來不樹任何政敵,總以中庸之道維系人際關系。
他被免去宰相之職后,大臣程頤有一次來見他。兩人交談多時,范堯夫便若有所思地說起當宰相的事來,神情口吻像是很懷念當宰相時的風光。
程頤責怪他道:“您任宰相時,有許多地方做得不是很妤,難道您現在不覺得慚愧嗎?”范堯夫“哦”了一聲,似有不信之意。
程頤便說:“在您任宰相的第二年,蘇州一帶有亂民暴動,搶掠官府糧倉,有人告訴了您。您應當在皇上面前據理直言才對,可您當時什么也沒說,這是為什么呢?由于您的閉口不言,致使許多無辜的人遭到了懲罰,這是您的罪過啊!”
范堯夫連忙道歉,顯出愧疚的神情,說道:“是啊!當初真應該說一句話啊!這是我做宰相不愛民的過錯,您批評得對!”
程頤又說道:“您做宰相的第三年,吳中地區發生洪澇災害,百姓們以草根樹皮充饑,像這樣的大事,地方官已報了很多次,您卻置之不問,還是皇上提出要您去辦理賑災事宜,您才采取行動。您身為堂堂一朝宰相,居其位食其祿而不謀其事,太不應該了。”范堯夫啞然,又連連稱自己的不是。
程頤又說了許多話,然后告辭走了。事后他經常在別人面前提起范堯夫的過失,說他并非當宰相的料。有人把這些告訴范堯夫,范堯夫只是笑著,不作任何辯解。有一天,皇帝召見程頤問他幾個問題。
程頤是一代大儒,所以皇帝經常向他請教。
皇帝聽了程頤一席治國安邦之策,說:“你大有當年范相國的風范啊!”
程頤不以為然地說:“范堯夫曾向皇帝進薦過許多忠言良策嗎?”
皇帝用手指著一個小箱子說:“那些都是他進言的小札子啊!”
程頤似信非信地打開觀看,見他當初指責的那兩件事,范堯夫早已說過了,只是由于某種原因施行得不夠好罷了。程頤紅著臉,第二天便上門給范堯夫道歉。
范堯夫卻寬和地笑道:“不知者無罪,您不必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