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杯弓蛇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作品:《晉書》
簡介
《晉書》,唐房玄齡等奉敕修撰。一百三十卷。其中本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記述西晉、東晉及十六國的史事。
房玄齡(579—648),唐濟州臨淄(今山東臨淄)人,在統一戰爭中助李世民策劃軍事,李世民即位后,任宰相,為貞觀時期一代名相。奉太宗命監修《晉書》。此后,歷代王朝官修史書,多以宰相為監修。
此書以南齊臧榮緒的《晉書》為藍本,并參酌眾家晉史,互相印證考訂而成。初名《新晉書》,以區別臧榮緒《晉書》,后臧書亡佚,復稱《晉書》。紀、傳多出自令狐德棻、孔穎達等史學名家之手,敘事簡潔得體,文筆流暢。首創“載記”一體,記述十六國人物史事。在列傳中增設《忠義》、《孝友》、《叛逆》等類傳。志分為十目,從東漢末敘述起,以補《三國志》無志之缺陷。其中《天文》、《律歷》二志由擅長天文、歷法的李淳風修撰,有關天體、儀象、星宿位置等記述比較合乎科學?!稌x書》是我國國家設館修史的第一部。
杯 弓 蛇 影
樂廣①,字彥輔,南陽淯陽人②也。……尤善談論,每以約言析理,以厭人之心。……
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③。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④,既飲而疾。”于時,河南廳事壁上有角弓⑤,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于前處,謂客曰:“酒中復有所見不⑥?”答曰:“所見如初?!睆V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頓愈⑦?!?br>
注釋
①樂(yuè)廣:西晉人,曾為河南尹,善于言談,約言析理。 ②南陽:相當今河南西南部一帶。淯(yù)陽:淯水之陽(北)。淯水一作育水,今河南白河。 ③坐:同“座”,席位。此指樂廣廳堂里的席位。 ④惡(wù):厭惡。 ⑤河南廳事:廳事即廳堂,會客、宴飲、行禮的地方。當時樂廣為河南尹,故稱其廳堂為河南廳事。 ⑥不:同“否”。 ⑦沈疴(kē):深沉的病,纏綿很久的病;頓愈:一下子就好了。
譯文
樂廣,字彥輔,南陽淯陽地方人?!貏e善于談論,每每用精辟的語言分析道理,說出人們心中要想表達的內心世界?!?br>
樂廣有個親近的朋友,分別了好久不再來訪,樂廣問其原因。朋友說:“上次在席位上,承蒙好意請喝酒,剛想喝,看到杯子里有條蛇,感到非常厭惡、不舒服,喝酒后就得了病。”那時,河南府尹廳堂墻壁上掛有角弓,角弓上用漆畫了條蛇。樂廣猜想酒杯中的蛇就是角弓上的蛇的影子。于是把酒杯再放在上次的位置,對他的朋友說:“你再看酒中有什么東西沒有?”朋友回答:“所看到的東西跟當初一樣。”樂廣告訴他所以出現這樣情景的原因。朋友心中的疑團一下子解開了,纏綿很久的病頓時就好了。
聞雞起舞與擊楫中流
祖逖字士稚,范陽遒①人也。世吏二千石,為北州舊姓。父武,晉王掾②、上谷③太守。逖少孤,兄弟六人。兄該、納等并開爽有才干。逖性豁蕩,不修儀檢,年十四五猶未知書,諸兄每憂之。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谷帛以赒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覽書記,該涉古今,往來京師,見者謂逖有贊世才具。僑居陽平④。年二十四,陽平辟察孝廉,司隸再辟舉秀才,皆不行。與司空劉琨⑤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币蚱鹞琛e?、琨并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與足下當相避于中原耳?!?br>
辟齊王冏⑥大司馬掾、長沙王乂⑦驃騎祭酒,轉主簿,累遷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從事中郎。從惠帝⑧北伐,王師敗績于蕩陰,遂退還洛。大駕西幸長安,關東諸侯范陽王虓⑨、高密王略、平昌公模等競召之,皆不就。東海王越以逖為典兵參軍、濟陰太守,母喪不之官。
及京師大亂,逖率親黨數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車馬載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藥物衣糧與眾共之,又多權略,是以少長咸宗之,推逖為行主。達泗口,元帝逆用為徐州刺史,尋征軍諮祭酒,居丹徒之京口。
逖以社稷傾覆,常懷振復之志。賓客義徒皆暴桀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時揚土大饑,此輩多為盜竊,攻剽富室,逖撫慰問之曰:“比復南塘一出不?”或為吏所繩,逖輒擁護救解之。談者以此少逖,然自若也。時帝方拓定江南,未遑⑩北伐,逖進說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遺黎既被殘酷,人有奮擊之志。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杰必因風向赴,沈溺之士欣于來蘇,庶幾國恥可雪,愿大王圖之。”帝乃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招募。仍將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屯于江陰,起冶鑄兵器,得二千余人而后進。
注釋
①范陽:郡名,治涿縣(今河北涿州市)。西晉泰始元年(265年)改為國。遒:遒縣,即逎縣,治今河北淶水縣北。 ②掾(yuàn):古代屬官的通稱。 ③上谷:郡名,治沮陽縣(今河北懷來縣東南大古城)。 ④陽平:縣名,治今山東莘縣。⑤劉琨(271—318):晉將領,詩人。 ⑥冏(jiǒnɡ)。 ⑦乂(yì)。 ⑧惠帝:晉帝司馬衷廟號。 ⑨虓(xiāo)。 ⑩遑(huánɡ):閑暇。
譯文
祖逖字士稚,范陽郡遒縣人。世世代代為二千石之官,是北方的舊族大姓。父親祖武,為晉王府僚佐、上谷郡太守。祖逖少年時便死了父親,共有兄弟六人。哥哥祖該、祖納等都豪爽干練有才干。祖逖性格爽朗豁達,不注重細節儀飾,十四五歲時還沒有讀書識字,幾位兄長常為他感到憂慮。而祖逖輕財重義,好行豪俠之事,慷慨而有操守。每次到自家田莊,都假說是遵照兄長們的意見,取出糧米布帛送給貧困的百姓,因此,鄉里宗族都十分敬重他。成人后才博覽群書,漸漸通達古今史事。后來到京城洛陽,與他交往過的人都說他有濟世輔國的大本領。不久僑居于陽平。二十四歲時,被陽平郡察舉為孝廉,司隸又薦舉為秀才,他都沒有接受。他和后來的司空劉琨同任司州主簿,二人感情十分親密,曾同蓋一床被子睡覺。半夜里聽到窗外雞叫,祖逖用腳把劉琨蹬醒,說:“這并不是不祥的聲音?!庇谑桥老麓瞾恚谕ピ褐形鑴悠饋?。祖逖、劉琨都頗有英雄氣概,每當說到天下大事,有時竟半夜起來,互相鼓勵說:“如果有一天四海沸騰,豪杰群起,我們兩個人可要離開中原安定之處啊!”
不久,祖逖被齊王司馬冏召為大司馬掾屬,又被長沙王司馬乂任為驃騎祭酒,改任主簿,陸續升為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從事中郎將。他從晉惠帝北伐,政府軍隊在蕩陰打了敗仗,只好退兵回洛陽。天子到長安時,關東諸侯如范陽王司馬虓、高密王司馬略、平昌公司馬模等爭相召用他,而祖逖都沒有應召。東海王司馬越召他任典軍參軍、濟陰郡太守,由于正逢母親去世,祖逖也沒有赴任。
京城淪陷時,祖逖率領親屬鄉黨幾百家遷往淮泗之地暫避戰亂,途中,他把自己的馬讓出來給同行的老人和病人騎,而自己徒步行走,攜帶的藥品、衣服和糧食,也和眾人一樣背負。遇事又很有主見,因此不論老少都愿服從于他,共推他為此次遷移的總管。到了泗口后,元帝征用他為徐州刺史,隨后又調任軍諮祭酒,住在丹徒的京口。
祖逖目睹晉朝江山殘破,時常懷抱興復的壯志,他的門人弟子都是些剽悍勇猛的壯士,祖逖待他們就像子弟一般。當時揚州一帶正鬧饑荒,這些人多數都做些劫盜之事,攻擊搶掠富家大戶,祖逖不加責罰,反而加以撫慰說:“你們還能打開南塘倉,更多得些糧食嗎?”有的弟子被地方官吏捕獲,祖逖便帶人前去解救他們。當地有些官吏議論祖逖。說他不應該如此縱容部屬,而祖逖并不以為然。當時天子剛剛開始安頓江南,還沒有顧得上北伐,祖逖上書說:“晉朝皇室遭此厄難,并不是由于天子無道致使下民反叛,而是由于藩王之間爭權奪利,自相攻伐,于是使得異族乘虛而入,進而使國難遍及中原。如今江北父老已經慘遭外強的殘害,人人都有殺敵復國的決心。大王如果真能逞天威而命大將,使像我祖逖這樣的人擔任他們的首領,那么淪陷的郡縣中那些豪杰之士必然聞風匯聚,即使是存貪生茍且之念的人也會翻然醒悟,那時洗雪國恥就將指日可待了。望大王三思而定?!睍x元帝覽奏,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發給他一千兵士的糧餉,三千匹布,但不配給鎧甲兵器,讓祖逖自行募集籌措。祖逖受命,依舊帶領原來遷徙的親屬鄉黨一百多戶北渡長江。船到江心,祖逖拍著船槳立下豪言道:“我祖逖若不能掃平中原而重返南土,就如滔滔長江,東流不返!”言辭神色十分壯烈,隨行眾人都為他的舉動深深感嘆。祖逖將他們安頓在江陰,而后開始燒煅刀槍武器,招募到二千多名士卒,繼續向北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