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明·四箴并序》原文注釋與譯文
《何景明·四箴并序》原文注釋與譯文
何子曰①:好惡者,情之發也;言行者,身之章也②;窮達者,天之命也;毀譽者,人之施也③。故情之不正,身之不修,而不得于天,不合乎人,君子之病也。情正矣,身修矣,而猶不得于天,不合乎人,君子何病焉?是故合情而全身,樂天而知人者,圣人也。懲乎情④,無違乎天,持乎身,無愿乎人者⑤,賢人也。任情以忘身,希天而望人者,眾人也。圣人者,吾不能也;眾人者,吾不敢也;賢人者,吾愿學焉。于是著《好惡》、《言行》、《窮達》、《毀譽》四箴,書之座右。
好惡箴
好之無實,謂汝曰昵⑥。惡之無實,謂汝曰嫉⑦。知人而為是,汝則弗平,不知人而為是,汝則弗明。弗明弗平,是為枉其生。
言行箴
能言而失其幾者⑧,不察其微也;能行而失其要者,不觀諸道也。知人之敝而不以自治也者⑨,棄也。行違其言者,悖也⑩。以言掩行者,盜也;汝省其微以至其道邪,亦甘于棄入于悖而流于盜邪?
窮達箴
窮則益其志,汝則是惡;達則損其志,汝則是慕。雖則汝惡窮孰汝蠲(11),雖則汝慕達孰汝遷。毋勞思睊睊(12),惟順汝道而俟汝天(13)。
毀譽箴
無惡而毀,于汝何疚(14);無善而譽,于汝何有?嗚呼汝乎,毋以毀譽而喪厥守乎。
【注釋】
①何子:作者自稱。
②章:文采。
③施:給予。
④懲:戒止。
⑤愿:希望。
⑥昵:親近。
⑦嫉:妒忌。
⑧幾(ji):事物出現前或變化前的細微跡象。
⑨敝:困,敗。
⑩悖(bei):違背。
(11)蠲(juan):除去。
(12)睊(juan)睊:側目相視,表示忿恨的神態。
(13)俟(si):等待。
(14)疚(jiu):內疚。
【譯文】
何先生說:好惡是感情的表現,言行是人們身上的文采,困厄和顯貴是上天給的命運,被誹謗和稱贊是別人給予的。所以感情的不純正,自身的不修養,而不合乎天意,不合乎人愿,是君子的毛病。感情純正了,自身修養了,還是不合乎天意,不合乎人愿,君子還有什么擔憂呢?因此,合乎人情而保全自身,樂于順應天命而了解別人,是圣人。控制自己的感情,不違背上天的意愿,修養自身,不寄希望于別人的人,是賢人。放縱自己的感情,忘掉了自身修養,仰慕上天,而寄希望于別人的人,是眾人。當圣人,我是不能的。當眾人,我是不敢的。對于賢人,我是愿意學習的。于是寫了《好惡》、《言行》、《窮達》、《毀譽》四箴,書寫在座右。
好惡箴
喜好他而沒有根據,說你是親近;討厭他而沒有根據,說你是嫉妒。知道別人而這樣做,你就感到不平。不知道別人而這樣做,你就是不明察。不明察不平,這就是白過了一生。
言行箴
能說而失掉了機會,是因為不觀察它的細微跡象;能做而失掉了要領,是不觀察它的規律。知道別人的困敗而不用以修治自己,是自棄。行動違背了他的言論,是矛盾。用言論掩蓋自己的行為,是盜賊。你是省察它的細微跡象以達到合乎道,還是甘于自棄而達到了矛盾以至流為盜賊呢?
窮達箴
困厄的時候就增長志氣,你卻是討厭;顯貴的時候減損了志氣,你卻羨慕。既然這樣,那么,你討厭困厄誰給你除去?既然這樣,那么,你羨慕顯貴誰讓你達到?不要費盡心思,不要怒目而視,你只應該順從你的思想學說而等待你的天命。
毀譽箴
沒有惡行而受到誹謗,你有什么內疚?沒有善行而受到稱贊,你又有什么善行?啊呀你呀,不要因為別人的誹謗和稱贊而喪失了自己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