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生《萬葉集》東方文學名著鑒賞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潘金生《萬葉集》東方文學名著鑒賞

作者: 潘金生

【作品簡介】《萬葉集》是日本現存的一部最早的和歌總集。它在日本文學史上的地位與中國的《詩經》相仿;長期來被譽為日本的“國寶”。

關于本集的成書和編纂者雖尚無定說,但一般認為:在此集成書前已有古歌集出現,今所見20卷本的《萬葉集》就是以古歌集為資料,經多人多次編纂,最后約于奈良時代(710—794)末期由歌人大伴家持予以完成。至于書名,眾說不一,但多認為《萬葉集》的“葉”字,其意與“世、代”相通,故含有祝其“萬世流傳”之美意。

本集共20卷,收和歌約4500首;此外尚有少量漢文書簡、漢詩、漢文等。歌體有“短歌”、“長歌”、“旋頭歌”等,其中以“短歌”(約4200首)為主。詩歌的分類雖以所收歌卷而異,但基本上可歸為“相聞”(多為情人間贈答的戀歌)、“挽歌”(悼念、追憶死者之歌)、“雜歌”(內容雜蕪,多為行幸、羈旅、宴游之歌)等三大類。集中和歌均為借用漢字創造的“萬葉假名”寫成,較好地保存了古言古意。作者上至天皇后妃,下至漁農戍卒,可以說囊括了社會的各個階層。歌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泛,從東國到九州幾乎遍及全國各地。

詩歌制作年代從4世紀到8世紀后半,長達450余年。但舒明天皇(593—641)即位(629)前的歌作明顯帶有古歌謠的色彩;其實際制作年代和作者也多不可信。《萬葉集》中大部分歌作當產生于即位后的130年間。日本在此期間正處于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從確立走向繁榮,后又轉向衰微的這一歷史階段。“萬葉詩歌”的發展,反映了這一階段的社會生活面貌及其變化的特點。

《萬葉集》的歌作,歌風渾厚質樸,感情真摯健康;在表現上多用枕詞、序詞、對句等修辭技巧,富有民族特色,長期來被譽為抒情詩的典范。因而,每當新的抒情詩運動興起時總是重溫《萬葉集》,從中吸收清新的空氣和豐厚的養分,如鐮倉時代的源實朝(1192—1219)、江戶時代的賀茂真淵(1699—1769)、明治時代的正岡子規(1867—1902)等都是繼承《萬葉集》傳統的著名歌人。他們竭力推崇《萬葉集》;并在創作實踐中,為提倡、弘揚“萬葉精神”做出重要貢獻。

《萬葉集》不僅對和歌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也是研究日本古代社會、文化習俗、文字變遷的重要文獻資料。

《萬葉集》,楊烈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作品節選】

舒明天皇:天皇登香具山望國之時御制歌

【2】 大和有群山,群山固不少,

天之香具山,登臨眾山小,

一登香具山,全國資遠眺,

平原滿炊煙,海面多鷗鳥,

美哉大和國,國土真窈窕。

柿本人麻呂:從石見國別妻上來時歌一首并短歌

【131】 石見海角旁,無浦又無灣,

無灣又無浦,他人不足觀,

雖則也無浦,雖則也無灣,

海邊渡津處,荒涼卻有灘,

灘上生青藻,海中長青藻,

朝風陣陣吹,夕浪隨風掃,

風浪襲來時,海藻東西倒,

海藻如寢妹,吾妹形枯槁,

別妹到此來,仆仆行遠道,

道中千萬折,回頭每懊惱,

離鄉日以遠,越山日以高,

吾妹依門望,思我多憂勞,

吾欲望家門,此山應速逃。

反歌

【132】 石見高角山,山樹有空間,

我在搖衣袖,妹能望我顏。

【133】 山風吹竹葉,亂發雜然聲,

吾已別吾妹,專心念妹情。

山部赤人:望不盡山歌一首并短歌

【317】 天地初分時,即有富士山,

神山在駿河,高貴不可攀,

翹首望天空,麗日為遮顏,

月夜月光照,月亦隱山間,

白云不敢行,常降雪而還,

傳語后世人,勿忘富士山。

反歌

【318】 出得田兒浦,遙看富士山,

雪飄高嶺上,一片白銀般。

山上憶良:貧窮問答歌一首并短歌

【892】風雨交加夜,冷雨夾雪天。瑟瑟冬日晚,怎耐此夕寒。粗鹽權佐酒,糟醅聊取暖。鼻寒頻作響,俯首嗽連連。捻髭空自許,難御此夜寒。蓋我麻布衾,披我破衣衫。雖盡我所有,難耐此夕寒。比我更貧者,聽我問數言。妻兒吞聲泣,父母號饑寒。凄苦此時景,何以度歲年?

天地雖云廣,獨容我身難。日月雖云明,豈照我身邊。世人皆如此,抑或我獨然?老天偶生我,耕作不稍閑。身著無絮衣,條條垂在肩。襤褸如海藻,何以御此寒。矮屋四傾斜,稻鋪濕地眠。妻兒伏腳下,父母偎身邊。舉家無大小,嗚咽復長嘆。灶頭無煙火,鍋上蛛網懸。忍饑已多日,不復憶三餐。聲微細如絲,力竭軟如綿。災禍不單行,沸油澆烈焰。里長氣洶洶,吆喝在房前。手執笞杖來,催討田稅錢。世道竟如此,此生怎排遣?

反歌

【893】 憶患兮人世,羞辱兮人世。

恨非凌空鳥,欲飛缺雙翅。

高橋蟲麻呂:見菟原處女墓歌一首并短歌

【1809】 葦屋菟原地,昔有美女郎,

生年才八歲,分發學梳妝,

青絲垂兩肩,隱居在閨房,

鄰人不得見,窺者如環墻,

中有二壯士,壯士屬何方,

茅渟壯士勇,菟原壯士強,

二士相競爭,求女作新娘,

一持大刀柄,一把白弓張,

赴湯且蹈火,爭勝欲為王,

阿女語阿母,語重但心長,

只為妾身故,男兒動刀槍,

生世難相見,相待九泉旁,

女乃出門去,悲嗟上北邙,

茅渟此壯士,是夜入夢鄉,

夢見女郎死,醒來也自亡,

菟原彼壯士,聞之淚千行,

仰天長哭號,伏地動牙床,

身是男兒漢,不負此昂藏,

取下腰間劍,尋女亦自戕,

親族謀合葬,永世免相忘,

致令后世人,代代話悲傷,

兩旁列壯士,女墓居中央,

三墓相鄰近,朝夕好相望,

我聞事已古,感動如新喪,

哭之重灑淚,不覺濕衣裳。

反歌

【1810】 葦屋菟原地,荒墳處女眠,

我今來謁見,痛哭淚如泉。

【1811】 墓上樹枝榮,橫斜一面傾,

茅渟壯士勇,對彼太多情。

大伴家持:二十三日依興作歌二首

【4290】 春野春霞起,心中悲感情,

夕陽陰影里,處處是鶯聲。

【4291】 我宅小群竹,風吹竹有聲,

此聲幽靜好,更值夕陽明。

大伴家持:二十五日作歌一首

【4292】 春日艷陽麗,鸧鹒向上飛,

自思終獨立,不覺內心悲。

東歌

【3386】 葛飾早稻熟,饗神祭祀恭,

愛人豈外立,請入祭堂中。

【3393】 筑波山四面,嚴守路難通,

母雖嚴守衛,靈魂亦可逢。

【3425】 下野安蘇河,河原亂石多,

飛空來你處,告我心如何。

【3531】 此行來見妹,不見使人愁,

愿作橫山鹿,往來也自由。

防人歌

【4321】 此身奉嚴命,明日戍邊行,

可嘆從今后,無妻共枕衾。

【4328】 大君有嚴命,倉皇便起程。

父母遺家里,停灣渡海行。

【4382】 兩面神何似,今知是惡神,

我雖誠獻幣,帶病作防人。

【4401】 別父牽衣哭,諸兒不忍思,

別兒來此地,無母竟何依。

(上錄和下引的譯文除【892】【893】引自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東方文學作品選》外,其他均引自楊烈譯《萬葉集》。)

【作品鑒賞】《萬葉集》為日本古代社會上升時期的產物,內容豐富,風格各異,一般根據歌風的變遷將其分為四個時期,其重點應置于一、二兩期。

第一期從舒明天皇即位至“壬申之亂”(672)的約50年。其間正是中央集權制國家逐步得以確立的動蕩年月。此期的和歌終與歌謠分離,朝著個性化的抒情詩方向發展。歌風質樸,節奏明快,多直抒胸臆之作。作者以舒明天皇、額田王等皇室歌人為主。《天皇登香具山望國之時御制歌》【2】為舒明天皇所作。時值國家初創,當作者登臨香具山時見山川富饒,國中安定,不禁感慨萬千,詠出“美哉大和國”的詩句。歌風端莊,感情真切,是早期和歌中的一首佳作。額田王是本期最著名的歌人,也是本集最杰出的女歌人(生卒年不詳),作歌長于技巧,用詞艷麗;并善將理智與感情融為一體。

【20】 君行紫野去,標野君又行,

不見野間吏,笑君衣袖輕。

上錄為其代表作之一。是她隨天智天皇游獵蒲生野時見前夫(大海人皇人)不避野間吏,揚袖傳情而作。已為人妻的作者巧妙地利用場景表露了復雜的依戀之情。

第二期從“壬申之亂”后至遷都平城京(710)的約40年。此期社會安定,文化繁榮,呈現出“萬葉詩歌”最初的隆盛。歌作題材廣泛,技巧日趨圓熟,多氣勢磅礴的“長歌”;并出現柿本人麻呂等宮廷專業歌人。

人麻呂(生卒年不詳)作歌多用枕詞、序詞等技法,歌風凝重,構思宏偉,并將敘事和抒情熔于一爐,開創了抒情詩的新天地。他善作宮廷贊歌,而為悼念皇族之死而寫的“挽歌”更為出色,加之近一半歌作帶有挽歌性質,故有“挽歌詩人”之稱。《高市皇子尊城上殯宮時作歌》【199—201】就是他的代表作。它描述了皇子征戰時的英姿和戰功,尤其寫宮人們為皇子之死而悲痛欲絕的情景更為悲壯凄切,哀婉動人,表現了作者對古代國家上升時期的景慕之情。如:

【199】……

皇子宮殿作神宮,皇宮舍人著喪服,

有如埴安原上鹿,從早到晚皆匍伏,

又如鵪鶉繞大殿,從晚到早皆仰顧,

舍人繞殿空徘徊,欲入侍從無歸宿,

呻吟嗟嘆尚未終,回憶當年仍痛苦,

……

他的“相聞歌”也寫得十分真摯感人,如《從石見國別妻上來時歌二首并短歌》【131—133】成功地運用了民歌民謠的手法,以優美和諧的旋律表述了別妻時的依戀、激蕩的心情。柿本人麻呂后與山部赤人同被尊為“歌圣”。

與人麻呂同時代的“敘景歌人”高市黑人作歌多以海和船為素材,并將地名詠入歌中。筆法簡練,意境高遠;集中所收的8首“羈旅歌”為其代表作。如:

【270】 行旅長為客,蒼黃戀物華,

紅船隨處去,見此感天涯。

【271】 鶴鳴知去處,飛向櫻田去,

潮退年魚村,鶴鳴知去處。

第三期自遷都平城京后至天平5年(733)的約20余年。中央集權體制日臻完善,中國文化大量輸入日本,同時國家內部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生活也陷入苦難之中。其間,尤其深受中國文化、思想熏陶的歌人開始思索社會,探求人生。此期歌人輩出;歌作題材多樣,個性鮮明,迎來了“萬葉詩歌”的鼎盛。本期最著名的歌人有山部赤人、大伴旅人和山上憶良等。

山部赤人(生卒年不詳)為宮廷專業歌人,長于自然景物的描寫,為《萬葉集》中敘景歌之集大成者。集中所收多為行幸供奉之作;歌風清新,格調高雅,他的《望不盡山歌一首并短歌》【317、318】被譽為本集之名篇。

大伴旅人(665—731)出身武家名門,曾任中納言、大宰帥(“大宰府”的長官)等職;學識淵博,深受中國文學和老莊思想的影響。晚年因受藤原氏的排擠而仕途受挫,加之喪妻之痛,不覺人世虛幻無常。13首膾炙人口的《贊酒歌》就是他借以澆愁、自嘲、排遣郁悒之作。如:

【338】 世上無聊事,如何反復思,

一杯濁酒在,痛飲甘如飴。

【348】 今生能享樂,來世豈相關,

即便為蟲鳥,吾將視等閑。

山上憶良為《萬葉集》中唯一的“社會詩人”;其代表作“長歌”《貧窮問答歌》堪稱千古絕唱。此外還有“傳說歌人”高橋蟲麻呂(生卒年不詳)。其作多取材于地方傳說,并以人物描寫、事件敘述之精細見長。他的《見菟原處女墓歌一首并短歌》【1809—1811】、《詠勝鹿真間娘子歌一首并短歌》【1807、1808】等尤為著名。

第四期從天平六年后至天平寶字三年(759)的約20年。其間,“天平文化”雖已十分繁榮,但貴族間的權力之爭越演越烈,致使紀綱廢弛,社會動蕩。此期歌風逐漸轉向纖細雕琢,已不見早期詩歌中的粗獷、直率、明朗等特點。這不僅意味著“萬葉詩歌”精神的結束,也顯示了后世和歌崇尚技巧的發展方向。大伴家持(718—785)為本期最主要的歌人。他是旅人之父,歷任越中守、中納言等職;作為一日趨沒落的大伴家的繼承人,終成為一個只是緬懷祖業而無實際行動的孤獨的抒情詩人。作歌初多模仿“山柿”(即山部赤人和柿本人麻呂),后開創了優美纖細的歌風。他是本集入選歌作最多的一個歌人,多感傷、憂郁之作,如《二十三日依興作歌二首》【4290、4291】、《二十五日作歌一首》【4292】等。此期尚有歌人田邊福麻呂、狹野上娘子等。

此外,《萬葉集》還收錄了大量彌足珍貴的民歌民謠,其中的“東國”(東部地方民歌)和“防人歌”(戍邊士兵歌)尤具特色。前者以描寫愛情的“相聞歌”為主,多與勞動場景、渴求婚姻自由等內容相結合;后者大多抒發了防人思念家鄉和親人的凄苦、哀怨之情。二者均使用方言,感情真摯,歌風樸實,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下面我們著重評介一下山上憶良和他的《貧窮問答歌》【892、893】。

山上憶良(660—733?)出身微寒,大寶二年(702)以遣唐少錄之官職隨粟田真人渡唐,慶云元年(704)歸國。此后曾任伯耆守、東宮侍講;神龜三年(726)為筑紫守。此時與其上司——“大宰帥”的大伴旅人過往甚密,勤于作歌,形成了所謂“筑紫歌壇”。后于天平四年(732)歸京,翌年悄然死去。憶良精通漢詩文,深受儒教和佛教的思想影響。一生坎坷,仕途不遇,官階僅做到“從五位下”;晚年又遭喪妻失子之痛,可謂悲不堪言。他目睹“秋稼不登,國家騷然”,貧富懸殊,民生多艱的情景,不由地推己及人,第一個將社會矛盾和生活疾苦詠入和歌世界,為開拓和歌題材的新天地做出重要貢獻。他善作“長歌”;其歌作具有現實性、社會性、思想性和論理性等特點。集中收其“長歌”20首、“短歌”51首、“旋頭歌”1首、“沉疴自哀文”等漢文7篇、漢詩2首,但多為晚年之作。其中不少歌作反映了貧富不均和橫征暴斂的世態,嗟嘆生老病死,人生的不幸;有的站在貧苦農民的立場批判了貴族社會。

《貧苦問答歌》是日本古典詩中絕無僅有的一首從正面傾吐人民疾苦,控訴社會不平的“長歌”。憶良在歌中以深切的同情描繪了在日本古代“班田制”(律令制下的土地制度)壓迫下貧苦農民的悲慘生活;傾訴了他們對社會貧富不均的怨憤之情。歌的前半部以自訴、發問的形式寫一個貧士的窮困處境。在一個風雪交加,寒氣逼人的夜晚,凍得連連咳嗽的貧士,雖已披上所有的破衣衫,蓋上盡有的麻布衾,但仍瑟瑟發抖,難御今夜徹骨之寒。于是他不由地推己及人,聯想到“比我更貪者”,頓時眼前呈現出一幅更為凄苦的光景——妻兒道饑,父母號寒,哭聲連天。試問如此境遇,你們何以度日,何以生計?

歌的下半部為貧苦農民的作答。天地、日月,于人應是一視同仁,但何以難容我存,不照我身?農民首先對此發出憤憤不平。他自問此生耕作勤勞,不敢稍有怠慢,但一家人竟無衣無食,以至聲微力竭,四肢如棉。更有甚者,手執苔杖的里長還氣勢兇兇地闖進低矮欲傾的小屋逼討稅金。面對這一欲生不得,欲告無門的悲慘情景,不由地愴天呼地,發出“世道竟如此,此生怎排遣”的號聲。

“反歌”既是貧苦農民的作答,又是對“長歌”的概括和總結。雖說貧富懸殊,世道不公,卻又無可奈何,唯有俯首忍受而已。恨只恨自己并非凌空之鳥,難以遠離這充滿憂患和恥辱的人間,表現出一種怨憤、悲愴而又無能為力的凄楚之情。全歌描寫真切,善用對句,說理清晰,層次有序;并顯示了散文的風格和才能。

他的《筑前國志賀白水浪歌十首》【3860—3869】也同樣取材于當時無人問津的社會生活。據其后記稱,漁民荒雄為年邁力衰的老者渡海送公糧的途中,不幸遭風暴襲擊而沉入海中,其妻為之悲痛欲絕。作者為表示對荒雄妻的同情,作“短歌”10首。詩句哀婉凄切,令人動容,表現了“社會詩人”的特色。此外,他還留下了嗟嘆人生不幸和煩惱的名篇。

【802】 食瓜思子等,食栗仍在思,

何來前生緣,眼前懸影垂。

思子不能寐,不寐將何為。

反歌

【803】 金銀與寶玉,何物是家珍,

唯有吾家子,珍貴世無論。

上錄為《思子歌》,是憶良所作“長歌”中較短的一首,具體地表現了他那純真的愛子之心。作者首先在本歌的“歌序詞”中引用了釋迦如來金口正說——“至極大圣,尚有愛子之心,況呼世間蒼生,誰不愛子乎。”為其“人皆愛子,愛莫過于子”的心情做佐證。憶良一生仕途不遇,時乖命蹇,加之老來喪子,失去其唯一的精神依托,更覺老境孤獨和不幸。因而平時食爪、食栗都在思念亡兒,似覺他們的身影恍恍惚惚地在眼前搖曳,致使他終夜難以成眠。

“反歌”則對“長歌”的總結。時人雖多以金銀珠玉來比作自己心愛的子女,但身無金銀珠玉的憶良也以此作比,足見其愛子之深;并毫無掩飾地道出“唯有吾家子,珍貴世無論”的詩句。

此歌感情真摯,語言簡練;讀來不禁對憶良的晚年以及失子之痛、愛子之心倍感同情。自古來,它一直作為思子之歌為世人所傳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射在线Chinese|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国产又污又爽又色的网站|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视频观看| wwwjizzz|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播放|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的视频| 中文字幕av无码无卡免费|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天天干视频在线|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国产网站| 菠萝蜜视频网在线www| 天天爽夜夜爽每晚高澡| 亚洲制服欧美自拍另类| 草久在线观看视频| 大片毛片女女女女女女女|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苍井空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天天狠狼|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 永久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 中国国产高清一级毛片| 欧美疯狂ⅹbbbb另类|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igao视频在线| 旧里番yy4480在线高清影院| 十二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18禁黄网站禁片无遮挡观看 | 欧美极品少妇无套实战|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四虎影院的网址| 2020天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