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從科學到哲學,打開人類的認知真相
【5401】洞見:從科學到哲學,打開人類的認知真相
(〔美〕羅伯特·賴特著,宋偉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6萬字,2020年8月第1版,78元)
△16章:選擇紅色藥丸;沒有痛感的痛;感覺何時為幻覺;極樂、狂喜,以及內觀的更重要原因;所謂的無我;你的首席執行官已失蹤;控制人生的大腦模塊;想法如何自我思考;“自我”控制;存在與內涵;“空”積極的一面;沒有雜草的世界;喜歡、驚嘆,萬物歸一(或為空);內心的自由與覺醒;真相的抵達;發現世界原本之美。
〇在幾億年漫長的進化中,自然選擇賦予人類聰明的大腦。然而,在我們的大腦里,從不曾建立存在過一個掌控自身、始終恒定的獨立“自我”。在自然選擇的設置中,“自我”即錯覺。我們以為的“自主”,其實只是被驅使和奴役;我們引以為傲揭示的事物本質,也不過是人類貼在物外的感覺標簽。不知真相為何,不做何以為我,正是人類精神世界的痛苦根源,而在進化中受到“動物性”束縛,又讓我們無以解脫。
〇這是一本顛覆認知的洞見之書,將佛學中的哲學思想和現代心理學、進化心理學、現代腦科學等研究領域的前沿成果相互印證,幫助人們認清基因載體、進化心理和人類自我意識之間的因果關系,將我們從自然選擇的局限視角中解放出來。讓我們沖破大腦錯覺,發現更真實的自我;以超然的視角,抵達更廣義的同情;洞見事物的真相,真正體驗到世界的本源之美。
〇“被現代科學所印證的佛學最早期的洞見指出了人的基本生存狀況的真相,在這個真相基礎之上提出來的道德主張就更有可能形成現代社會可靠的道德基礎,也即善。有了真和善之后,我們對世界的美就會有全新的認識。這就是這本書對現代人的特別意義”。——李錄
〇人是進化的產物;進入文明時代以后,我們就不完全是動物了;大腦是一個多元政體,由至少七個情緒模塊組成,包括求偶模塊、安全模塊等等,它們在大腦中組成了一個委員會;因為受感覺驅動,我們看世界就都是戴著一副有色眼鏡;佛法能讓我們從煩惱和苦中解脫出來。
〇佛法不是院墻里高僧大德的專屬利益,任何人想學就可以學。
〇佛教在公元前500年前后興起之后不久就發生了分化。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無我”的訓教“更多的是要去做,而不是去想”。
〇通過培養冷靜、滋養智慧、清明的大腦,就可以拯救地球。
〇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從冥想中受益。
〇“苦”是生命的一部分。
(2021年3月8日晨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