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美麗新世界
【3865】重訪美麗新世界
(〔英〕阿道斯?赫胥黎著,章艷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8.5萬字,2016年7月第1版,56元)
△共12章:①人口過剩問題;②數量、質量和道德;③過度的組織化;④民主社會里的宣傳;⑤獨裁統治下的宣傳;⑥銷售藝術;⑦洗腦術;⑧化學藥品的誘服力;⑨潛意識的誘服;⑩睡眠教學法;?以自由為目的的教育;?我們能做些什么?
○《美麗的世界》以小說的形式預言了一個機械文明下人類喪失自由與思考的可怖未來。它出版28年后的1958年,當初的預言慢慢開始成為現實,赫胥黎結合社會現實,從人口膨脹、組織臃腫、獨裁統治、自由理念等關鍵話題入手,寫下了《重訪美麗新世界》。這本書對“二戰”后人類社會的命運進行了精彩絕倫的分析,預言了世界兩大主流意識形態的未來。
○宗教是一種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理性的宣傳是民主社會所需要的,也是民主社會必不可少的,它讓人們獲得參與公民政治所必需的知識和信息。
○人類是不可能擺脫焦慮和掙扎的。
○真正具有革命性的革命不是在外部世界里取得的,而是在人的靈魂和肉體里。
○民主制度是否能生存,取決于大多數人是否有能力對充分的信息做出切合實際的選擇;而獨裁統治是否能生存,靠的不是理智和開明式自利,靠的是審查或扭曲事實,利用狂熱、偏見和那種無意識地存在于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強大力量,希特勒稱之為“秘密力量”。
○沒有自由,人類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人。
○地球國座右銘:集體至上、行動一致、社會穩定。
○徐賁認為:如果說《美麗新世界》描繪的是一幅極權烏托邦的景象,那么《重訪》要闡述的便是這個烏托邦的寡頭們是如何實現他們對普通人的奴役……它討論的是在新極權實現之前,有哪些統治手段可以使對人的徹底奴役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