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中國2:用靜能量對抗狂熱
【3590】時評中國2:用靜能量對抗狂熱
(曹林著,北京大學出版社,48.5萬字,2018年5月第1版,68元)
△共七輯:銳評、暖評、熱評、專評、新評、輿評、閑評。
○中華一枝秀,睿智點九州,高屋建瓴之勢,綿綿細雨之情,溫情犀利并重。
○與新聞靠得最親近、最有專業親緣的應該是史學。
○斯泰賓說:“演講者應避免采取一種非常自信的姿態和腔調,要避免利用自己的風度和口才征服他的聽眾,而并未用道理說服他們”。
○知識缺陷、性格缺陷、思維缺陷,突破的方式就是不斷跳出自己的舒服區和溫暖區。
○葛劍雄說:“為求知而讀,讀書就要學會選擇;為研究而讀,窮盡閱讀方可創新”。
○輿論引導,不是想引導就能引導,引導需要“資本”的,這個“資本”就是公信力。
○一句話說得很好,永遠不要讓自己的脾氣超過實力。本事不大,脾氣不要太大,否則你會很麻煩。
○能樹立一個國家形象的,不是花天文數字般的錢去國外做形象廣告,而是實實在在的公民形象、公民權利。
○總有一些人,習慣把一些做法推到違反常識常理的極端,好像越極端就越革命。
○只追求讓自己舒服的閱讀,所以你毫無長進。
○馬云提議浙商給自己定四條紀律:不行賄、不欠薪、不逃稅、不侵權。
○人要積極行善,當行動上做不到時,心要向善;當自己做不到時,要對那些行善的人保持敬意,為善鼓掌也是一種善;最低的層次,你不去致敬和鼓掌,起碼不要去貶低、嘲諷和抹黑。
○有人說過,一般有專門節日的群體,都是這個社會的弱者,比如婦女節、兒童節、教師節、記者節等。因為是弱者,才需要以節日的方式提起議題以關注他們的生存狀態,以過節的方式表達和提升群體權益。
○影片中的婚禮誓詞:“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蜇毟F、健康或疾病、快樂或憂愁,我將永遠愛著你、珍惜你,對你忠實,直到永永遠遠”。
○不需要你做大英雄,只要你對得起你的飯碗。
○所謂信仰,是不需要理由、不需要證明、不需要條件的認同,是不隨個案和利益干擾而搖擺的堅信。
○需要克服的人性弱點:虛榮、自戀、貪婪、不誠實、無原則。
○梁文道說過,讀書到了最后,是為了讓我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有多復雜。
○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讀一些無用的書,培養一些非職業的興趣,交一些職業之外的玩友,花些時間發發呆,生活也許會快樂很多。
○男人偷腥時,智商僅次于愛因斯坦;女人捉奸時,推理僅次于福爾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