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掌握著自己的命運》鑒賞
作者: 趙寧
亨利·戴維·梭羅
人類,猶如一支浮標,任何風浪也無法使它沉沒,相反,它終將找到自己的安全港。
即便通過一絲裂縫或一個小小的節(jié)孔來觀察,這個世界畢竟還是無比美好的。
(薛菲 譯)
人類的航船向何處去?生存還是毀滅?當年哈姆雷特苦思冥想的問題已成為困擾二十世紀人們的熱門話題。伴隨非理性主義思潮的不斷沖擊,西方的存在主義者、科學技術(shù)決定論者等等,都爭先恐后地預言人類已陷入不可自拔的絕境,人類正在走向毀滅,對人類前途的悲觀主義的論調(diào)甚囂塵上,世界一片恐慌。喪失信仰、物欲橫流,享樂主義到處泛濫正是這種大難臨頭的預感的一種極端表現(xiàn)。面對此情此景,重讀一百多年以前梭羅所作的《我們掌握著自己的命運》,溫故而知新,倒是能給人以不少的啟發(fā)。
梭羅并不回避現(xiàn)實,也不畏懼大風大浪對人類的考驗,他堅信人類永遠不會沉沒,堅信人類依靠自身的力量終將會駛向自己安全的彼岸。這種樂觀主義精神,絕非將一切托付給上天的盲目,也不是透過特制的萬花筒惑人耳目的空想;恰恰相反,它正出自那并不美妙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通過一絲裂縫或一個小小的節(jié)孔來觀察”的大千世界,那個風浪長駐卻又生息不止,充滿生命的律動的大千世界。這是梭羅的理想的立足之地,為什么不應該也是我們面向未來的立足之地呢?
擅長書寫格言的梭羅以簡煉的話語,通過一個通俗的比喻,道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掌握自己的命運還要靠我們自己!靠我們?nèi)祟惖膱远ǖ淖晕倚拍睿课覀儗λ軗碛械氖澜绲臒釔郏皇菙骋暫臀窇?
這是作家對人類潛能充滿信心的歌贊,也是他對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這個世界”充滿自豪的歌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