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勒,約瑟夫作品分析
【介紹】:
美國“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生于紐約州一個俄國猶太移民家庭。幼年家境貧困。五歲時,父親死于手術事故。中學畢業后作過郵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8歲的海勒應征參加了美國空軍,擔任第十二飛行中隊投彈手。曾到過歐洲前線,獲中尉軍銜。戰后退役。這段軍事生活的經歷和感受后來被他寫到了他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條軍規》*之中。退役后就學于紐約大學,1948年畢業并獲文學士學位。第二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后帶著獎學金到英國牛津大學深造。1950年回國。曾在一些大學里講授文學,當過雜志廣告編輯。同時進行小說創作。1955年在《新世界》雜志上發表了《第十八條軍規》的第一章。后來海勒把這部長篇小說改名為《第二十二條軍規》于1961年正式發表。《第二十二條軍規》是黑色幽默的主要代表作品之一。后來,作者又把它改編成劇本《我們轟炸了紐黑文》(1968),它是以1943-1944年駐扎在意大利的美國空軍日常生活為題材;以夸張、荒誕的情節,諷刺了戰爭的荒謬悖理。描寫了美國空軍內部的專橫、殘暴、貪婪和人們受到的迫害。同時對資本主義社會荒誕的人生進行了高度的藝術概括。“第二十二條軍規”沒有明確的內容,經常被執法者按自己的需要加以解釋,以便隨心所欲地置人于死地。它的寓意在于小人物走投無路的生活處境。由于這部作品出版后,收入很豐厚,海勒便辭去了廣告工作。1971年被一所市立學院聘為英語教授。同時,加緊小說創作,1974年出版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出了毛病》。這部作品的發表,給海勒帶來了新的聲譽。從此,他便放棄了其他職業,專門從事文學創作。1979年發表了又一部長篇小說《象黃金一樣好》,把家庭中的勾心斗角,和政府中的權利爭奪交織起來描寫;表明現代社會的政治權利怎樣愚弄一個自視甚高的猶太知識分子,使他產生了飛黃騰達的美夢,荒謬得滑稽可笑。海勒的思想和創作是極其復雜的,他感到了社會的荒謬,厭惡周圍環境的濁污,不滿統治者的專橫。作品中充滿了尖刻的諷刺和辛辣的嘲笑。善于把令人發指的暴行和難以忍受的痛苦寫成笑話,但作品的基調是比較絕望的,排斥任何具有正劇含義的光明與圓滿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