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健次作品分析
【介紹】:
日本當代被稱為“透明族”文學的小說家,生于和歌山縣。中學時期傾倒于薩特*。1965年4月來到東京,正值新左翼運動、小劇場運動盛行。1966年開始發表作品,有《19歲的地圖》(1973)、《凈德寺之旅》(1975)等,以《海岬》(1975)獲第74屆芥川獎。爾后進入旺盛的多產期。主要作品有:《枯木灘》(1976-1977)、《鳳仙花》(1979)、《千年的娛樂》(1980-1982)、《地之涯至上之時》(1983)、《太陽之翼》(1984)、(熊野集》(1980至1982)等。這些作品中,除了《19歲的地圖》,寫現代都市的青年在性與暴力從心中覺醒的前夜的苦悶與沉浮,主要有兩大類別,一是“血緣地緣系列”,一是現代民俗小說。前者有《海岬》、《枯木灘》《地之涯至上之時》,主人公都是一位叫秋幸的私生子,作品寫了他與父親、與同母異父同父異母兄弟姐妹之間的宿命性的交往,象征地在父系血緣與母系血緣中展開人生與現代社會的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