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實業:美國是怎樣贏得二戰的
【5458】拼實業:美國是怎樣贏得二戰的
(〔美〕阿瑟·赫爾曼著,李永學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43萬字,2017年5月第1版,88元)
△18章:溫文爾雅的巨人;建筑大師;明日世界;啟動;召喚武器;民主兵工廠;船艦、襲擊和大冊子;倒計時;全力以赴;運送自由的輪船;生產快車;鋼人與鑄鐵查理;威樓巒的苦惱;勝利就是我們的生意;來自佛里斯科的人;超級轟炸機;堪薩斯戰役;這次用燃燒彈。結語:大結局。
〇這本書圍繞美國實業界兩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威廉·克努森與亨利·凱澤,講述了私營企業在戰時爆發巨大的生產力,迅速將美國軍隊裝備成世界最強大的武裝力量。正是那些被戰爭動員起來的民用工業,以及在軍工生產中唱響了凱歌,并為戰后長達30年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美國的繁榮不僅帶動了世界的發展,同時在冷戰中拖垮了以國營軍工為實業主體的蘇聯。這本書揭開了一個秘密:戰場的背后是實業的較量。這是長期被忽視但又極其重要的戰爭因素。
〇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即他擔心日本在珍珠港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偷襲會“喚醒一個沉睡的巨人”。事實上,這個巨人在一年多前就已經被別的事件驚醒了;正是這些事件讓一位坐在輪椅上的人拿起電話撥打了一個底特律的號碼。
〇威廉·S.克努森(1940年5月28日):“我的事業就是制造東西”。
〇亨利·凱澤(1930年):“我一直在夢想著那橫亙在前面等待著我們的東西”。
〇威廉·S.克努森(1938年):“齊心協力,我們將成就任何事業”。
〇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勛爵:“美國就像一只巨大的鍋爐。一旦鍋爐下面的火點燃,它所能夠提供的能量就會無窮無盡”。
〇湯姆·格德勒:“我并不認為希望獲得獎勵是利己主義。工作是我們經濟的原動,而讓人們工作的刺激因素是利益”。
〇威廉·S.克努森:“在美國有一種精神,它驅使著人們渴望與眾不同;他們如此執拗,以至于不會拘泥于既定的規則。我相信,你會從中找到美國未來的最大希望。”“美國是唯一一個能不斷取得新生的國家”。
(2021年3月28日夜11:10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