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奧克塔維奧作品分析
【介紹】:
墨西哥超現實主義*和具體派*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生于墨西哥城,17歲開始從事文學創作,19歲時出版了他第一部詩集《荒野的月亮》。他與一些作家在1931至1932年間創辦了《巴朗塔爾》、1933至1934年間創辦了《墨西哥山谷手冊》、1936至1941年間創辦了《詩歌車間》等雜志。1937年他去西班牙參加了反法西斯作家聯盟。馬德里嚴酷的現實使他抒發個人感情創作時期結束,其標志就是詩集《在法西斯炸彈下》。返回墨西哥后,曾創辦過《浪子》等刊物。1944至1945年間在美國研究拉丁美洲的詩歌。1945年起從事外交工作,曾出使過法國、印度、日本、瑞士等國。旅歐期間,他在巴黎結識了超現實主義代表人物勃勒東*、普雷沃等人,參加了超現實主義文學活動。1955年創建“詩歌朗誦”小組,推動詩歌戲劇運動。后創辦《墨西哥文學雜志》,捍衛和實踐現代派的藝術理論。1963年獲比利時第六屆國際詩歌獎。1968年在駐印度大使任上為抗議墨西哥政府武力鎮壓學生的民主運動而辭職。專事文學創作,后在美國、英國的大學科研機構任職。1971年又回墨西哥繼續文學創作。1988年獲得法國文學大獎。
詩集有《口頭上的自白》(1949),1960年又經過修訂、擴充,把《在世界邊緣》(1942)、《石與花之間》(1947)、《鷹還是太陽?》(1951)等1935至1957年的作品補進去。散文詩有《一支樂曲的種子》(1954)。上述作品描寫了作者在西方的見聞。《東山坡》(1969)則描述了出使東方的閱歷。詩集《狂暴的季節》(1958)表現詩人對現狀的批判態度。《太陽石》是以阿茲特克太陽歷石碑為題材的長詩。他的《數字》詩是具體派詩歌著名佳作之一。帕斯的詩歌題材多樣,內容新奇,意境獨特,富于抒情的美感。此外,散文集有《孤獨的迷宮》(1950)。文藝理論和文藝批評著作有《弓與琴》(1956)、《榆樹上的梨》(1957)、《朝田野開的門》(1966),其文藝思想對墨西哥年輕一代作家有一定影響。
帕斯很欣賞中國古典詩歌,曾經專門從英文轉譯過李白、杜甫、王維、蘇軾、元稹等我國古代著名詩人的作品,這對于擴大我國文學在墨西哥的影響,無疑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