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為公:中國社會主義與漫長的21世紀
【3639】天下為公:中國社會主義與漫長的21世紀
(鄢一龍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5萬字,2018年6月第1版,39元)
△這本書以貫通中西的學術視野、真摯樸實的人民情懷、強烈的問題意識,從社會主義文明的核心品質、社會主義在世界各國的探索、21世紀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國社會主義道統與政統、社會主義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虛擬化和信息化條件下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等方面,探討了理論界和現實社會中的一些熱點問題,展望了社會主義運動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未來發展趨勢。以正反兩面的實踐及清晰的邏輯有力地說明:社會主義不但有助于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且也是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更有效率的組織方式。
○人類社會共同體需要處理三個基本的問題:一是共同體內部成員協調問題;二是共同體與大自然關系問題;三是不同共同體之間關系問題。
○“華盛頓共識”被視為自由資本主義廣為接受的概括,主要包括以下10條:①加強財經紀律,壓縮財政赤字;②對公共支出的優先權進行重新排序,從無效益的津貼轉向公共物品;③將擴大稅基和降低邊際稅率結合起來的稅制改革;④自由化的匯率;⑤貿易自由化;⑥競爭性的匯率;⑦輸入性外國直接投資的自由化;⑧對國企實施私有化;⑨放松政府管制,消除市場準入和退出的障礙;⑩有力的產權保護。
○資本主義共同體造就了生產與需求的分化、資產階級與勞動階級的分化,并進而演變為民族國家之間的分化、金融資本與實體經濟的分化。
○社會主義運動五百年本身就是對平等的共同體,也是對真正意義上的共同體的不懈的追索。
○共同體社會主義有三個層次:①利益共同體——具有共同的財產是其基礎;②文化共同體——共同體成員共享多元、豐富,同時又高度融合的文化價值體系;③命運共同體——長期共存,休戚與共,榮辱與共。
○共同體社會主義是共生經濟、共有財產、共享分配、共同富裕、共同治理的社會主義利益共同體、文化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有以下幾點特征:①高度社會化與公生的生產力;②共有財產制度;③共享分配機制;④協同的資源配置方式;⑤黨的領導與人民民主相結合的“共治政治”;⑥駕馭資本的勞動階級法權;⑦自由平等、覺悟的社會主義新人;⑧人類命運共同體。
○社會主義道體最核心的品質,在于平等與覺悟。
○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主義企業有兩重含義:①其生產資料是公有的,因而能夠保證生產資料所有者之間的經濟地位的平等,即人與物關系的平等;②企業的員工和管理者作為企業的主人翁參與到企業的決策、管理、運行、經營的方方面面,因而不存在依附性、壓迫性的人和人的關系,在人和人的關系上同樣是平等的。
○2000—2010年間,我國的自然村總數從約360萬個銳減為約270萬個,平均每天有200多個自然村落消失。
○“中國農民善分不善合”。其實:①唯有農村集體經濟可以用組織的方式來解決農民合作問題;②農村集體經濟適應了21世紀變幻復雜的經濟形勢;③從長遠看,農村集體經濟是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以社會主義為價值基礎來建立中國的道統,意在以社會主義之道貫通古今,繼往開來,使“中國”在21世紀獲得真正的復興與新生。
○“以組織力帶動教化力”是一個同時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的黨建新思路:①黨建的核心目標是加強執政能力建設,而組織力是執政能力的基礎;②真正提升組織力,應該通過制度建設來管黨治黨、使組織力常態化、穩固化;③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還應以組織力帶動教化力,真正發揮思想建黨和政治建黨的優勢。
○人工智能時代,是極端壞的時代,同時更是極端好的時代。智能化將帶來勞動生產率的空前提高,我們可能將進入一個物質極大充裕和免費經濟的時代。
○21世紀必然是一個“革命”的世紀。人類只有對現有的全球資本主義體系進行革命式的改造,才會有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