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十年集?散文隨筆卷
【3861】后十年集?散文隨筆卷
(汪曾祺著,上海三聯(lián)書店,51.5萬字,2016年9月第1版,78元)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著名作家,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大中文系。著有《邂逅集》《汪曾祺自選集》等。這本書是其1986年至1997年的散文集。如,午門憶舊,宋朝人的吃喝,自報家門,七十書懷,老學閑抄,隨遇而安,自得其樂,昆明的吃食,七載云煙,草巷口,書到用時,鐵凝印象。等。
○有個性、有傲骨、有閑情逸致,但又相當平民化、人間煙火味濃厚、極有情趣。“最后一個士大夫”。
○讀雜書,是很好的休息;可增長知識,認識世界;可學習語言。
○袁子才《隨園食單》指出:炒青菜須用葷油,炒葷菜當用素油,很有道理。
○釣魚臺原是一片野地,清代、清明前后,偶爾有閑散官員愛寫寫詩的,攜酒來游。這地方很荒涼,有很多墳。
○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唐宋以文章取士。會寫文章,才能做官,別的國家,大概無此制度。
○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的祖父祖母。
○“樣板戲”之經(jīng)驗:一個是重視質(zhì)量,一個是唱腔、音樂,有創(chuàng)新、突破。
○我一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把英文學好。
○“通達”是對世事看得很清楚,很透徹,不太容易著急生氣發(fā)牢騷。“與之交談,亦甚通達”。“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
○為什么讀書?是為了寫作。朱光潛先生曾說,為了寫作而讀書,比平常地讀書的理解、記憶要深刻,這是非常正確的經(jīng)驗之談。即使是寫寫隨筆、筆記,也比空過了強。
○他的文章“不浮,不滑,有一種滋潤生命的溫暖”。他的語言爐火純青,已臻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