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六枳關》譯文與賞析
六枳關
六枳關
【原文】
盤洲種枳六本[1],以為藩籬之限。立小門,名曰“六枳關”。每為人問其所出,倦于酬應。今取馮衍《顯志賦》中語書于此。衍云:“揵六枳而為籬。”按《東觀漢記》作“八枳”。《逸周書·小開》篇云:“嗚呼!汝何敬非時,何擇非德[2]!德枳維大人,大人枳維公,公枳維卿,卿枳維大夫,大夫枳維士。登登皇皇,維在國枳,國枳維都,都枳維邑,邑枳維家,家枳維欲無疆。”言上下相維,遞為藩蔽[3]也。其數有八,與《東觀漢記》同。予詳考之,乃九枳也。宋景文公《賀宰相啟》“式維公枳”,蓋用此云。
【注釋】
[1]盤洲:即洪適,字景伯,號盤洲。宋代金石學家。枳: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株和橘樹很像。六本:六棵。[2]何擇非德:做什么事情不表現出高尚的情操。[3]上下相維,遞為藩蔽:上下之間相互維系,互為屏護。
【譯文】
洪適(號盤洲)曾種植六株枳子樹,作為籬笆隔墻。中間開了一個小門,名為“六枳關”。他每每被人問起這個名稱的由來,整天疲于應答這些問題。現在我摘取馮衍《顯志賦》中的話抄錄于此。馮衍說:“豎立六株枳子樹作為籬笆。”《東觀漢記》中作“八株枳子樹”。《逸周書·小開》篇中說:“真的是啊!你什么時間不表示出對上司的尊敬,干什么事不表現出高尚的情操!德枳維護大人,大人之枳維護公,公枳維護卿,卿枳維護大夫,大夫枳維護士。長長遠遠,維護在于國枳,而國枳又維護都,都枳維護邑,邑枳維護家,家枳維護的范圍沒有邊際。”這里就是指上下之間相互維系、互為屏護的意思。此書中所說的枳子樹有八株,與《東觀漢記》所載相同。我仔細查證后,知道實為九株枳子樹。宋景文公祁在《賀宰相啟》一文中的“式維公枳”之語,就是取用這個意思。
【評析】
洪適是作者洪邁的胞兄,累官至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封魏國公。乾道五年(1169),洪適致仕,退而回鄉,在縣城北郭購地筑屋,并稱之為盤洲,他自己也自號盤洲老人。他在屋前種植六株枳子樹作為籬笆隔墻,中間開了一個小門,取義“上下相維,遞為藩蔽”的意思,其實是隱含著對南宋王朝上下離心局面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