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
【3993】中國文學史
(錢穆講授,葉龍整理記錄,天地出版社〔成都〕,2015年6月第1版,45元)
△共31篇。它超越了那些嚴謹的文學史。它是啟發者,點燃許多人對中國文學的興趣,讓人忍不住去閱讀和思考它所提及的作品和知識。
○卿云歌,此歌出自《尚書大傳》。“卿云爛兮,乣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我國古代的散文,可分作兩個時期,第一時期可稱為“史”的散文時期,代表作《尚書》及《春秋》的《左傳》。第二期可稱為“子”的散文時期,它是思想性的,也可說是哲學性的。代表作《論語》《孟子》《莊子》《荀子》《墨子》及《老子》等書。
○杜甫的詩不超脫,卻是人生實用的,故其境界比莊子為高,莊子只是一位哲學家。陶淵明與屈原相比,陶為人隱退而不合作,故屈原、杜甫可以說已達到中國文學的最高境界,而莊子、陶淵明則較次。
○就文學作品的說理言,第一,要真實。第二,要自然。
○孔子之偉大,正如一間百貨公司,貨真而價實。
○《昭明文選》為梁蕭統編纂。
○漢、唐兩代是我國偉大的時代。唐代可說是中國文學史的中心,可謂已達登峰造極之境。自唐以后,直到今日,流風所披,至今未泯。其中如唐代杜甫的詩、韓愈的古文、顏真卿的字和吳道子的畫,從此以后都不能超出以上四人,他們都達到了文學藝術的最高境界。
○凡每一個時代,其同時代最偉大的人,必有齊名者,如詩人稱“李杜”,文稱“韓柳”,書法家則有“顏柳”,畫家則并稱“吳李”。當時代的氣運轉動時,必同時可出很多人才也。
○學文學要不怕老舊,要能傳承保留。
○一個人的本領與長處要自己去發現。
○錢穆曾對葉龍說起他心中的“新亞精神”:“沒有理想的吃苦,那是自討苦吃,有理想的吃苦,才是一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