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筋骨:中國工業化65年歷程與思考
【3392】大國筋骨:中國工業化65年歷程與思考
(金碚著,廣東經濟出版社,37.6萬字,2015年3月第1版,45元)
△分上、下兩篇。上篇崢嶸歷程:[1]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2]告別短缺經濟;[3]走過20世紀的“血拼”年代;[4]全球化是勇者的游戲;[5]模仿、創新與高技術;[6]世界分工體系中的中國工業;[7]中國工業的轉型升級;[8]穩中求進新常態。下篇 思考年代:[9]資源創造與資源約束;[10]保護環境是否影響競爭力;[11]工業的使命和價值;[12]工業文明是現代產業體系之魂;[13]何為“民生”;[14]工業發展的區域態勢;[15]工業是“解放”之源;[16]工業化意志不可動搖。
〇雨果:“世界上沒有任何權威能夠關住一種適合時宜的思想”。
〇中國6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是工業化。解放、變革、振興三大核心內容演繹了中國工業化的艱難曲折、起伏跌宕,但也繪就了富有創造和成效顯著的豐富歷史畫卷。
〇比較優勢只能通過競爭優勢才能體現和發揮出來。發揮比較優勢意味著更加強調各國的產業發展應該“揚長避短”,而增強競爭優勢則意味著更加強調各國產業發展的現實道路是“優勝劣汰”。
〇全球化是勇者的游戲。
〇融入全球化才有強國之機會。
〇工業技術創新活動的活躍和工業技創新能力的提高正在成為中國工業發展和整個中國工業化進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戰略問題。
〇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地區)中,大致有64個實現了工業化,占世界人口不足20%。
〇更高素質:是實現全方位的精致化、信息化、高端化;更平衡協調:是要實現產業結構和空間分布的合理化和均衡性;更綠色環保:是要使工業生產以及工業品的使用更清潔,更具有環境友好的性質。
〇工業化的實質就是對自然資源的大規模深度開發利用,以不斷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工業生產是人類對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將其加工制造為符合人類需要的產品的過程。
〇工業是人類發展的翅膀。人類最偉大的科學發現技術發明,以至人類任何杰出想象力的實現,都需要以工業為基礎和手段。
〇從根本上說,經濟活動的目的是滿足人類生存、享受、發展、繁衍的需要。
〇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的所得必然要有相應的付出。
(2018年1月26日晨0:20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