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與繁榮
【4094】權力與繁榮
(〔美〕曼瑟·奧爾森著,蘇長和、嵇飛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5.3萬字,2018年1月第1版,49元)
△共10章:[1]權力的邏輯;[2]時間、收入與個人權利;[3]科斯談判、交易成本與無政府社會;[4]理性的人與非理性的社會;[5]治理與經濟增長;[6]執(zhí)法與腐敗的根源;[7]蘇聯模式的專制理論;[8]共產主義的演進及其遺產;[9]對轉型的意義;[10]達致繁榮所需要的市場類型。
〇這本書中,奧爾森認為政府在市場發(fā)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私人契約與個人財產權利的可靠保護,取決于政府要足夠強大以保證這些權利的實施,同時政府又要受到足夠的限制以避免這些權利受到侵蝕。他提出的“強化市場型政府”概念是分析經濟增長的一個前沿性的概念,并且為金融危機后的亞洲以及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的治理演變和經濟政策提供了一個有用的分析框架。
〇發(fā)展中國家,其落后的最大挑戰(zhàn)不在于資源或資本匱乏,而在于它們很難組織起大規(guī)模的分工、交換等市場活動,特別是高質量的市場活動。
〇正如偉大的戰(zhàn)士總是一直尋找敵人的致命弱點一樣,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直在尋找可以產生科學發(fā)現突破點的領域——該領域可以產生更有說服力的看法。
〇有權力分享比沒有權力分享更好。因此,一個不能成為專制者的領導人會有動機與其他人合作,以形成一個非專制型政府。
〇蘇聯是一專制政體,因此:[1]它由一個共容利益集團所統治——其他情況相同時,蘇聯領土上的生產效率越高,可供專制者實現其目標的資源也就越多,所以蘇共第一書記有提高社會生產效率的強烈動機;[2]其領導人從社會中攫取了最大可能的剩余,以增加其政治權力、軍事力量和國際影響。
〇許多財富源于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