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玉蕊杜鵑》譯文與賞析
玉蕊杜鵑
玉蕊杜鵑
【原文】
物以希見為珍,不必異種也。長安唐昌觀玉蕊,乃今玚[1]花,又名米囊,黃魯直易為山礬者。潤州[2]鶴林寺杜鵑,乃今映山紅,又名紅躑躅[3]者。二花在江東彌山亙野,殆[4]與榛莽相似。而唐昌所產,至于神女下游,折花而去,以踐玉峰之期;鶴林之花,至以為外國僧缽盂中所移,上玄命三女下司之,已逾百年,終歸閬苑[5]。是不特土俗[6]罕見,雖神仙亦不識也。王建宮詞云:“太儀前日暖房來,囑向昭陽乞藥栽。敕賜一窠紅躑躅,謝恩未了奏花開。”其重如此,蓋宮禁[7]中亦鮮云。
【注釋】
[1]玚(chàng):古代祭祀用的一種圭,也叫玚圭。[2]潤州:今江蘇鎮江。[3]躑躅(zhízhú):杜鵑花的別名。[4]殆:幾乎的意思。[5]閬(làng)苑: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時也代指帝王宮苑。[6]土俗:民間,當地。[7]宮禁:皇宮。
【譯文】
事物因為罕見而變得珍貴,不一定非是奇異的品種。長安唐昌觀中的玉蕊花,也就是如今的玚花,又叫做米囊,黃魯直改稱它為山礬花。潤州(今江蘇鎮江)鶴林寺中的杜鵑花,也就是如今的映山紅,又叫做紅躑躅。這兩種花在江東一帶滿山遍野,幾乎跟野草灌木一樣茂盛。而唐昌觀中所種的玉蕊花,據說曾有神女下凡游玩賞花,臨走之前將花全部折走,用來赴玉峰仙境的約會;鶴林寺的杜鵑花,據說是從外國僧人的缽盂中移來的,上天命令三位仙女下凡管理它,已經超過一百年了,最終要回到神仙居住的地方。這兩種花不僅在民間很少見到,即使是神仙也不認識。王建的宮詞說道:“太儀前日暖房來,囑向昭陽乞藥栽。敕賜一窠紅躑躅,謝恩未了奏花開?!睆倪@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王建是多么的重視這種花,可見這種花在皇宮之中也很少見到。
【評析】
作者開篇直陳:“物以希見為珍,不必異種也。”就是俗話說的“物以稀為貴”。魯迅在《藤野先生》中也寫道:“大概是物以稀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福建野生著的蘆薈,一到北京就請進溫室,且美其名曰‘龍舌蘭’?!苯洕鷮W告訴我們,商品的價格從根本上說是由價值決定的,但受供求關系的影響,供不應求,價格上升;供過于求,價格下降。值得注意的是,“物”的“貴”有一定的“度”,因為商品價格的變化會引起供求關系的變化,價格升高,利益增大,生產經營者必然增多,“稀”的狀況就會改變,因而價格就會下降。只有因為某些客觀原因,使得商品的供給無論如何不能滿足需求,才會一直“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