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與邏輯
【3757】空間與邏輯
(李萬華著,中央編譯出版社,14萬字,2018年1月第1版,48元)
△共13個部分:①重建“存在”;②空間與存在的認知;③物質中有無意識;④存在邏輯與意識邏輯;⑤邏輯的統(tǒng)一與自給;⑥空間的邏輯統(tǒng)一性;⑦空間與邏輯、邏輯與概念;⑧數與超空間關聯;⑨科學基本概念的邏輯問題;⑩旋轉與慣性;?波、以太、場勢能;?哲學與科學的統(tǒng)一;?引力。
○一切存在必將是空間中的存在,一切存在的內容都是空間性的,人類認識存在的路徑也只有空間。
○以太是存在的,物質中沒有能量,能量和質量相互轉換是無稽之談。
○科學界只用幾個概念就把人類業(yè)已認識的自然世界概括了,“物質”、“能量”、“時間”、“空間”、“力”、“波”、“粒子”、“場”等,每一個概念或針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很簡短的一些文字,大眾都可以領會,而且全球統(tǒng)一。
○哲學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世界的根本問題,世界的根本問題需要我們意識為此建立起一些最為根本的概念,如果連最根本的一些概念的建立都有問題,或概念不可靠,那么,基于此而去認識世界則難以保證獲取它的真諦。
○人類全部知識的建立和發(fā)展都依賴于或取決于我們對空間和時間的把握。
○人類認知世界的路徑就是空間。
○哲學談存在,科學講物質,哲學從其確定性和意識的對應性出發(fā),而科學則從具體的存在現象著手,特別是圍繞著物質的運動屬性和特征進行研究。
○人類認知存在世界是通過空間的概念內容來實現的。
○所有哲學家長期所思考的全部問題的核心,都是圍繞這個邏輯問題展開的。因為邏輯就是那個帶有普遍意義的規(guī)律,我們認識所有事物、掌握所有知識都是通過認識和掌握這些規(guī)律、邏輯來完成的。
○意識邏輯不僅受限于生命的具體存在形式、感官能力和信息種類及范圍,而且意識邏輯還會受到人類處理這些經驗信息的活動本身的發(fā)展水平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