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與經濟增長的歷程
【3726】超越:技術、市場與經濟增長的歷程
(許濤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43.5萬字,2018年3月第1版,98元)
△這本書通過對經濟史和科學技術史的梳理,提出超越式經濟增長的概念,并指出突破型技術創新引發的產業革命和市場容量的不斷擴大是實現超越式經濟增長的兩大推動力量。全書共15章。
○經濟增長的核心是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首先需要生產工具的改善。
○城鎮化是一個國家內部市場容量擴大的過程,而全球化是一國市場容量外部擴展的過程。
○經濟活動的本質是人類社會通過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利用自然資源獲得福利的過程。
○技術創新尤其是突破型的技術創新,是經濟增長的主觀原動力,而市場容量則是經濟增長的客觀原動力。
○超越點亮夢想,超越成就未來。
○實現超越式經濟增長:①突破型技術創新的產生及應用;②巨大的市場容量。
○三次技術革命:蒸汽技術;內燃機的發明、電力技術革命;信息和遠程通信技術革命、生物技術革命、新材料和新能源技術革命、海洋技術與空間技術革命。
○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國家間競爭的利器仍然是生產率,擁有更高生產率的一方往往會成為競爭的勝利者。
○技術創新通常要經歷三個階段:實驗室研究、開發研究和產業化、商品化階段。
○蒸汽機、內燃機、電力技術、化學工業技術、電子技術、互聯網技術都具有突破型技術創新的特性。
○洛克菲勒認為:“經濟的成功不是來自別人已做得很好的事情,而是來自別人不能做或者做不好的事情。”
○技術創新必須與現實的生產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才具有經濟價值。而這一過程需要有人、財、物不斷地加入其中:這是一個持續的集體行為過程。
○市場容量即市場規模,包括目標產品或行業在指定時間內的產量、產值等。決定市場容量或規模的要素有三個,即購買者數量、購買力和購買欲望。
○凡是正在迅速崛起的經濟體,一般都在積極推動全球化,以尋找國際市場快速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凡是正在走向衰落的經濟體,一般而言都會采用保護主義措施,以保護自己的弱勢產業。
○美國建國200多年來的經濟發展歷史,也是一部高揚進取精神的創新、創業史。美國是在學習和引進歐洲最新科技成果的同時,大力開展應用研究,并在尖端領域有所突破,才使自身的應用科學和工藝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高技術是指基本原理主要建立在最新科學成就基礎上的技術,是“尖端”“前沿”“先進”的技術。高智力、高投資、高風險、高收益、高競爭、高滲透、高戰略。如:電子信息技術(ICT)、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海洋技術、空間技術。
○蘇聯的前身是具有深厚封建性的落后的資本主義國家——沙皇俄國。
○只有緊跟潮流、推動潮流,才有機會超越;只有永遠面向未來,才可能擁有未來。
○在發達經濟世界,“新常態”可概括為“一低兩高”,即低增長、高失業和高債務。
○技術追趕型模式、技術領跑型模式。
○城鎮化,城市群是一個區域內形成的相關城市集合體,是城市在區域空間形成的高級形態。積極推進城鎮化:①要堅持改革創新,使城鎮化與工業化、現代化相匹配;②要逐步廢除戶口制度,推進市民社會建設;③重點要解決好農民工市民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