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白石之慈悲》經典解讀
王國維《人間詞話·白石之慈悲》經典解讀
白石之慈悲
白石之詞,余所最愛者,亦僅二語,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這一次是姜夔唯一受到王國維表揚的一次。
踏莎行
姜夔
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這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字面上依舊是清冷高絕,可是卻是深情凄苦,強壓悲傷故作鎮靜之無奈,讀之更叫人心之不忍。
難舍之情,難割之愛,割舍不下,卻又能如何呢?除卻折磨自己之外,只能眼睜睜看著情人若時光般溜走,伸出雙手卻又挽留不住。
“離魂暗逐郎行遠”,相思甚重,不覺魂魄已經隨著他而去。人一入情,情深義重之時,就難以控制自己,仿佛魂魄離體,只是魂牽夢引,跟隨自己的心而去,自己的心早已被這個人牽扯到不知何處去了。
這首詞是姜夔為一歌女所寫,心高氣傲之人,對一歌女竟于人生中達到此種境界,也算是真心動情了。
在他的詞中,有關此歌女的詞就有十九首,可見這段情在姜夔心目中刻骨銘心之深重。
既然是與此歌女有關的詞如此之多,為何王國維獨獨欣賞這首呢。
這首詞讀起來叫人懂得。
張愛玲有句話:“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也正是因為懂得,所以文字入眼,情便入心,無須點撥,沁人心脾,惹人神傷。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陷入思念的女子,體態輕盈,又一次在夢中相見了。她在那寒暖不明的春夜,相思難眠。
盡管前面的文字,都是以女子的身份在思念,但是所寫之真,女子之思念,正是姜夔之思念,女子之遺憾,正是姜夔之遺憾。
正是情之依依離別催。
“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這里有一個很小的細節,往往是最細微的事情,最能流露出一個人的深情。從別后的書信里,想到了離別之時,女子的一針一線,滿滿情意密密織。其實,女人對男人的情意越深,她待他就越像是在待自己的孩子。這里的行為和“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母親情意深重、寬容博大的心不是一樣的嗎?
情深到一定程度,盡管內心波潮涌動,但是更多的時候,它就是一種情不自禁的單純。
正是因為已成為一種單純的情意,正是因為已成為一種情不自禁的情意,才會魂化出竅,心境大開,哪怕是不得之悲涼,卻也別有一番滋味。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是姜夔心境融于詞中,最真實的句子了。這樣的滋味,有悲涼,有無奈,儼然之意,卻是萬千愁苦,而萬千愁苦卻又是迷茫的,這迷茫恰是人生之虛無,這悲傷介于生死之間,生之困惑,死之畏懼。這里的愁苦已經不僅僅再是相思之愁了,人生無常,命運難握,生之疾苦,死之悲哀等等,別時容易見時難,時光消逝,萬千難留,這一個受難的心靈,盡管是清冷之表面,卻是滿含人生之凄涼無奈之悲苦,這悲苦卻又難以言說。
所以,姜夔的愛情被賦予了更大的寄托和難以言明的意義,而或許,愛情又是能夠承載人生中虛無和苦難最多的一種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