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真一郎作品分析
【介紹】:
日本戰后派文學*作家、評論家。中學時,崇拜法國19世紀詩人涅巴爾,曾譯過他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始寫小說。戰后,友人創辦《方舟》、《文學51》雜志。戰后,成為戰后派作家的一員。他以五部長篇小說《死的陰影之下》(1946-1947)、《錫安山的女兒們》(1948)、《愛神和死神》(1950)、《來自魂之夜》(1951)、《漫長旅途的終點》(1952)為中心,寫了許多小說、詩、文藝評論,竭力介紹歐洲現代派文學。他主張將日本文學從自然主義、私小說中解放出來,糾正私小說以來無視文學本來面目的不良狀況;主張文學的世界共時性(這是戰后派文學的共同主張);主張將西方文學的表現方法,移植到日本文學的風土中,將西歐的高貴精神與日本的優秀傳統相結合。他的奮斗目標當時并未實現,但他所做出的努力,對后來日本文學的發展卻有很大影響。他的《夜半之樂》(1954)、《冰冷的天使》(1955)等作品,是實踐其文學主張的嘗試。他也創作了《旋轉木馬》(1955)一類的風俗小說。長篇小說《空中庭園》(1963),通過內外雙重描寫,在立體空間結構中表現人物,體現了戰后派文學所追求的“全體小說”的特點。他的評論集有《文學的魅力》(1953)、《芥川龍之介的世界》(1956)、《對近代文學的質疑》(1960)、《西歐文學和我》(196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