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暉《百鳥尋王》東方文學名著鑒賞
作者: 張暉
【作家簡介】阿塔爾(1145—1220)波斯蘇菲主義詩人,生于尼沙浦爾城。父親是個藥材、香料商人,一度繼承父業,從醫行商,故得“阿塔爾”稱號(意即“香料商人”)。后棄商求學,受到一些宗教人士的影響,遂成為蘇菲主義者。曾遍游大馬士革、麥加、埃及、印度、中亞等地,后返回家鄉著書寫詩。蒙古人侵襲時,死于亂軍之中。他的詩歌很多,亦有一些散文著作。共遺留下詩歌2萬行。頌贊詩大多用來闡發伊斯蘭教義,進行勸誡。抒情詩把火一樣的熱情和冷靜的觀察融合一體,形成情中含理、理中帶情、語句含蓄的風格。他的“瑪斯納維”體敘事詩有《百鳥尋王》、《神秘書》、《真主頌》、《苦難記》、《霍斯魯書》、《夜鶯記》、《遺囑》、《格言集》等。其中以《百鳥尋王》最為有名。該書可直譯為《鳥兒論道》,以鳥類尋找鳳凰來做鳥王的寓言故事表達自己的神秘主義思想,用以說明只有經歷千辛萬苦才能找到真理,“真主存在于自己的心中”。散文著作《長老錄》記載了許多蘇菲派名人的傳記和言論,是一部教誨性的書籍。他的作品對后代影響頗大。
《百鳥尋王》我國尚無譯本。
【作品節選】阿塔爾所創作的《百鳥尋王》被認為是在4300—4600“別特”之間,但現版本有4696“別特”。這是由于后來的蘇菲主義學者曾做了少量的加工和增補。這部著作不僅是蘇菲派的精典,也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是波斯文學的精品?,F在已被譯成英、法、瑞典、阿、印、土、烏爾都等許多文字。
《百鳥尋王》的故事情節并不復雜,大致內容是:有一片鳳凰的羽毛落在中國大地上,其艷麗的色彩,優美的圖案引起人們的驚訝。鳥兒們聽說鳳凰隱于卡夫山中,便聚到一起討論決定前去尋找,以便擁戴它為王。它們以戴勝鳥為向導,需歷經8個旅程,路途遙遠而艱險。途中幾乎所有的鳥兒,不論夜鶯、鸚鵡、孔雀、天鵝、蒼鷹等等都提出種種借口和理由,而半途而返。最后只有30只鳥到達目的地。這時它們才發現原來鳳凰(波斯語為“斯牟爾格”,意即“30只鳥”)正是它們自己。
這里選譯了詩中的幾個片段,包括如何發現了鳳凰的蹤跡,鳥兒們如何決定一起去尋找它,以及由于路途艱險,其中的幾種鳥兒如何借口離隊而去。
鳳凰的蹤跡
驚奇啊!一天,正當子夜時刻,
鳳凰展開金翅飛臨中國。
一片如畫的彩羽掉落到大地,
最后竟使全國沸騰不止。
人們紛紛爭看彩羽的圖案,
見到者無不臨摹彩羽的畫面。
那彩羽收藏于中國的藝術館中,
“學習知識吧!即使在中國”(1)——由此產生。
正由于它的彩羽十分燦爛姣好,
才在中國發生了這一場喧鬧。
一切藝術都源于鳳凰的美麗,
一切藝術都是再現它的彩羽。
描繪鳳凰的圖畫難以計算,
贊頌鳳凰的文字累牘連篇。
于是,誰若想去尋找鳳凰,
便須奔向那遙遠的地方。
所有的鳥兒都奔向那個方向,
焦急地想見到尊貴的鳥王。
尋王的熱情籠罩著整個鳥群,
每只鳥兒都表現得焦急萬分。
它們一起出發,向前飛進,
它們的敵人,正是它們自身。
由于道路十分曲折遙遠,
每只鳥兒都要歷經苦難。
鳥兒們雖然事先有些精神準備,
半途中卻仍紛紛尋找借口離隊。
夜鶯的借口
狂戀的夜鶯迷?;枳恚?/p>
癡戀使得它盲目跟隨。
它的百鳴千囀有著深刻含義,
其中有著秘密世界藏匿。
每當它頻頻囀動起歌喉,
其他的鳥兒都啞言閉口。
它說:“愛情對我已無秘密可言,
我整日整夜都為愛情鳴囀。
裊裊的笛音中有我的話語,
顫顫的琴聲里有我的哭泣。
從花園里傳出的是我的悲鳴,
戀人心中翻滾的是我的激動。
我每一時刻都敘述一個秘密,
我每一鐘點都轉換一支歌曲。
愛情增強了我生命的價值,
使得生命有如大海波涌浪起。
只要看到我癡情地囀歌,
即使理智的人也會失神落魄。
然而若長年找不到知音者,
我也能長年啞語,不向人訴說。
但我的情人卻在新春季節,
把似麝香的芬芳灑向世界。
只有她能怡悅我的心神——
她的容貌能驅散我的愁云。
然而她那鮮花情人一旦消失,
我這狂熱的夜鶯便啞口不語。
我心中的秘密沒有人知曉,
夜鶯的秘密只有花兒知道。
我沉醉在對花兒的癡戀之中,
以至對自己是否存在并不看中。
我對花兒的愛戀已到狂熱,
期望看到的是鮮艷的花朵?!?/p>
對于鳳凰夜鶯并無深厚的戀情——
它只把花兒放在心中。
鸚鵡的借口
鸚鵡甜言蜜語,巧囀舌簧,
它的羽衣翠綠,項圈金黃。
它一開口,話語便似蜜甘甜,
天明即起,便練習喉舌鳴囀。
它說:“有些人心腸十分毒狠,
竟把我關入鐵籠中監禁。
我千方百計從鐵牢中逃脫,
是為把海扎爾之水(2)飲啜。
由于我全身披綠才叫‘海扎爾鳥’——
何處有海扎爾之水,唯有我知道。
為尋鳳凰,我忍受不了路途艱苦,
飲一口海扎爾之泉便心滿意足?!?/p>
孔雀的借口
接著走來艷麗華美的孔雀,
當它展翅開屏便令人目不暇接。
就像新娘打扮得嬌艷美麗,
每一片羽毛都顯得光彩奕奕。
說道:“蒼天畫師制造嬌美的我,
中國畫師把我繪成絕代佳色。
雖然我是鳥類的加伯利(3),
但是我的命運卻十分不濟。
只因我曾和丑陋的毒蛇為伍,
也就把我從天堂中逐出。
為了使我永居海角天涯,
我的兩腳便被戴上足枷。
我決心離開這黑暗的地方,
再次返回那胡勒德(4)天堂。
我配不上去做鳥王的近臣,
也就只能為宮廷看管大門。
鳳凰怎可能會器重我?
返回天堂才是我的選擇。
在這世界我整日無所事事,
重返天界才是我的希冀。
天鵝的借口
潔白的天鵝從水中飛出,
成對成雙都衣著羽織素服。
說道:“不曾聽說在兩個世界,
還有誰比我更加純樸圣潔。
我無時無刻不在大凈(5)全身,
之后便伏跪水中敬禱天神。
沒有誰像我這樣在水中敬祈,
我對主的真誠不容絲毫懷疑。
我在鳥類中是純潔的隱士——
身著麻衣祈禱于素潔之地。
我的飲食從不到陸地尋覓,
只因我的家鄉是在水里。
我要整日在水中工作,
若離開水便無法生活。
我的一切都源于水塘,
見不到水域我便惆悵。
當我知道將被帶往荒原,
只好放棄尋找鳳凰的打算——
僅僅靠著一個隨身的水罐,
怎能把尋找鳳凰的理想實現?”
【作品鑒賞】《百鳥尋王》是波斯蘇菲文學的代表作。它以文學的形式,集中地表現了蘇菲主義的核心思想——“真主即在我心中”。
這首長篇敘事詩寫的是:鳥兒們欲尋找鳳凰,以奉它為王,但由于路途的艱苦,各種鳥兒都紛紛離去,最后只剩下30只(si)鳥兒(morgh)。它們發現原來它們自己便是鳳凰(simorgh)。在這個故事中,各種鳥兒都是用擬人化的手法描寫的,其形態都寫得栩栩如生,并通過鳥兒的對話表現作者的思想。作品寫的是鳥兒,實際反映的是人類社會,不同的鳥兒代表著社會中不同的人物,而鳳凰則代表了真主,代表了詩人的理想和追求。
作品的突出特點是把敘事、抒情和哲理都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即這首詩既是敘事詩,當然不乏敘事性,但也有抒情性和哲理性。
第一,敘事性:
不僅整個詩篇是個鳥兒尋王的完整的故事,而且從各章、節來看,許多也各成一體,各有自己的情節。以《鳳凰的蹤跡》為例,所描寫的是,因鳳凰掉下一片羽毛,引起全國沸騰,人們爭相欣賞,臨摹畫面,并把它收藏于藝術館中。于是鳥兒們便聚會一起,集體出發去尋找鳳凰,以便奉它為王。其情節也很完整。
第二,抒情性:
作品的許多章節都是以鳥兒的第一人稱的口吻寫的,即對鳥兒的心理狀態能夠淋漓盡致地加以描述,這樣就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而達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夜鶯的借口》一節中的一些段落:
“裊裊的笛音中有我的話語,
顫顫的琴聲里有我的哭泣。
從花園里傳出的是我的悲鳴,
戀人心中翻滾的是我的激動。
我每一時刻都敘述一個秘密,
我每一鐘點都轉換一支歌曲。
愛情增強了生命的價值,
使得生命有如大海波涌浪起?!?/p>
這些詩句讀起來感人肺腑,動人心弦,無異于優秀的抒情詩歌。
第三,哲理性:
作品的敘事和抒情的目的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即只有通過自身的鍛煉與修養,才能達到思想的最高境界,才能接近真主。真主在哪里?在自己的心中。
要達到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很不容易的,必須克服自身的弱點:
“它們一起出發,向前飛進,
它們的敵人,正是它們自身。
由于道路十分曲折遙遠,
每只鳥兒都要歷經苦難。”
雖然大家都奔向這個遠大的目標,但是世俗中有種種的誘惑——權力、名利、愛情、享樂;各人都有一些弱點——傲慢、放縱、虛偽、自卑。這些都阻礙著人們的前進。
“鳥兒們雖然事先有些精神準備,
半途中卻仍紛紛尋找借口離隊。”
它們有各種的借口,有的卿卿我我,沉醉于兒女常情;有的滿足于小康生活,胸無大志;有的自我欣賞,另有所好;有的潛心修神養性,不問它事;有的貪圖權力,稱霸一方?!鼈兌颊裾裼性~,各有“道理”,但若以“尋王”這一大道理來衡量,卻又站不住腳。因此,作品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當然因其主要目的是闡述蘇菲主義思想,從回避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角度看,也有其消極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