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東野走馬觀花 李長吉騎驢覓詩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孟東野走馬觀花 李長吉騎驢覓詩

孟東野走馬觀花 李長吉騎驢覓詩

考進士是古代讀書人眼中主要甚至唯一出路,科考影響了很多詩人的一生,詩人孟郊直到了四十六歲才考中進士,一時春風得意,可惜仕途不順,沒過幾年就死了;李賀更慘,從小才華橫溢,結果因為避諱老爸名字,不能參加科考,結果郁郁而終,死時才三十七歲。

前面說過進士考試在唐朝最受重視,但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初唐四杰沒有一個是進士出身,盛唐五大詩人只有王維、王昌齡是進士,中唐著名詩人韓柳白劉都是進士,只有元稹出身明經,但他后來也在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考試中名列第一,打敗自以為穩操勝券的白居易。晚唐杜牧、李商隱都是進士。

可見到了中唐之后,考進士已經成了讀書人眼中主要甚至惟一出路。這種風潮改變了很多詩人的一生,孟郊一輩子都在考試,直到四十六歲才考中進士。李賀因為避父諱不能參加進士考試,從此自暴自棄,最終憂郁而死。韋莊堅持到五十九歲才考中進士。

唐朝延續了三百年(618—907年),孟郊出生在751年,正好在中間。有的學者一口咬定孟郊是孟浩然的孫子,而且言之鑿鑿,斷定孟郊之父孟庭玢是孟浩然次子,不知有何根據。這些學者相信血統,相信天下同姓名人是一家,認為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打地洞。按照這種理論,孟郊是孟浩然的孫子,韋莊是韋應物的后裔,杜荀鶴是杜牧的私生子,司空圖是司空曙的后裔,但這些實際上都存疑,還好,他們沒把李賀和李白、杜牧和杜甫聯系在一起。

文學史家一般認為孟郊是湖州武康也就是現在的浙江德清人,出生在其父做昆山尉的時候。可能因為父親去世得早,孟郊生活貧困,但他偏偏愛好旅游。他去過湖南湖北,最遠到過廣西,他的名作《游子吟》透露了此中消息。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出門不完全是為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是希望加入當地官僚的幕府。這個過程顯然并不順利,這也間接證明他很可能不是孟浩然的孫子,因為孟浩然大名鼎鼎,是他孫子的話找個幕職應該不是難事。

他一邊游歷一邊準備進士考試,隔三差五就去考一次。每次公布考試結果的時候,他都事先把行李收拾好,一看沒考上立刻上路,盡量避免和其他舉子碰頭。他既不想看到金榜題名者得意傻笑,也不想和同樣落第者抱頭痛哭。事實證明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互相矛盾沖突,出門在外除了路途辛苦,到了目的地之后還要和當地文人交游,遇見文君當壚或胡姬壓酒,難免醉得一塌糊涂,基本沒有時間看書。所以大凡愛好旅游的詩人,包括杜甫孟浩然高適孟郊盧綸,考試都不是一帆風順。李白不考進士是因為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有好好學過四書五經。

父親去世后家道中落,頻繁出游使本來就一貧如洗的孟郊更加清潔溜溜。貧窮的最大好處是沒有應酬,沒有人打擾你睡懶覺,最大的壞處是餓得難受,根本睡不著。

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腸中轉愁盤。

唐末張為作《詩人主客圖》,以孟郊為“清奇僻苦主”。蘇東坡倡言“郊寒島瘦”。后來論者便以孟郊、賈島為苦吟詩人代表。明朝詩人謝榛認為孟郊詩“苦澀如枯林朔吹,陰崖凍雪,見者靡不慘然”。

韓愈以散文著稱,時有“孟詩韓筆”之譽。金朝元好問不以為然,認為孟郊不配和韓愈相提并論。

論詩絕句三十首

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詩囚。

江山萬古潮陽筆,合在元龍百尺樓。

當時給孟郊唱贊歌的卻正是韓愈師徒。韓愈在寫給賈島的詩中提到“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云得暫閑”。李觀在《與梁肅補闕書》中說“郊之五言詩,其高處在古無上,平處下顧二謝”,意思是說孟郊可以輕松超越謝靈運和謝眺,這種說法簡直就是在和李白唱反調。謝眺是李白最欣賞的詩人之一,“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孟郊和韓愈在考場上相識。因為自己考試不順利,所以韓愈特別同情那些有才學但是不擅長考試的人,見孟郊一把年紀不容易,開始為他造勢。他不但自己幫孟郊宣傳,還發動李翱、李觀等人,一起為孟郊搖旗吶喊。

貞元中張建封拜徐、泗、濠節度使鎮守徐州時,孟郊曾往求見。李翱向張建封推薦孟郊,把孟郊說成五言詩第一人,“郊為五言詩,自前漢李都尉、蘇屬國及建安諸子,南朝二謝,郊能兼其體而有之”。

孟郊終于在幾年之后登第。金榜題名那天,孟郊欣喜若狂。

登科后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這一高興,打馬狂奔,一口氣跑到汴州,然后掉頭南下,到了賀知章的家鄉越州,幾年之后的貞元十七年(801年)才回朝。吏部把他派去家鄉附近的溧陽做縣尉。這時孟郊正好五十歲,對自己只能做這么個小官,多少有些失落羞愧。為了給他鼓勵,韓愈特意寫了《送孟東野序》。韓愈認為“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孟郊的處境是上天故意安排的,因為只有窮困才能造就詩人。

唐之有天下,陳子昂、蘇源明、元結、李白、杜甫、李觀,皆以其所能鳴。其存而在下者,孟郊東野始以其詩鳴。其高出魏晉,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漢氏矣。從吾游者,李翱、張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鳴信善矣。抑不知天將和其聲,而使鳴國家之盛邪,抑將窮餓其身,思愁其心腸,而使自鳴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則懸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東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釋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到了溧陽之后,孟郊依然自以為懷才不遇,不屑于處理那些公務瑣事,主要精力用來游玩寫詩。上司一氣之下扣除他一半工資。這在古代著名文人中幾乎是絕無僅有的事。本來就不富裕的孟郊更加貧窮,餓得沒有力氣游山玩水,韓愈稱他為“酸寒溧陽尉”。

除了韓愈,鄭余慶也特別重視孟郊。元和元年(806年),時任河南尹的鄭余慶推薦孟郊做了河南水陸轉運從事。元和九年(814年)鄭余慶轉任山南西道節度使,又聘請孟郊為參謀。孟郊應邀前往,到達河南靈寶時不幸暴病身亡。因為一生貧寒,韓愈等人湊錢為他營葬,鄭余慶也派人送錢資助他的家人。

李賀和王勃很相似,一樣才高八斗,一樣英年早逝。當我們開始對女生有想法的時候,他們已經萬花叢中過;當我們開始編造簡歷找工作的時候,他們已經功成名就;當我們開始為生活奔波的時候,他們已經如流星隕落。

他們去世的時候都是二十七歲。李賀在二十七歲的時候取得的詩歌成就遠遠超過同樣年齡的李白、杜甫,如果不是天妒英才,他完全有可能超越李白。

假若李賀是一個樂觀的人,他的一生遭際其實還不錯。他家在河南福昌也就是今天的宜陽,李華筆下那個“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的地方。父親做過邊上從事和陜縣令,雖然不是什么大官,但畢竟從小不用做失學兒童。他還得到文壇領袖韓愈欣賞,年少成名千古流芳。

可是李賀偏偏是個悲觀的人,在他看來,生在宜陽又如何,他根本無心欣賞節物風光。韓愈賞識是不錯,可他更希望像李白那樣打動君王。至于千秋萬歲名,那都是寂寞身后事。他念念不忘的是自己考場失意官場沉淪。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年代,他竟然沒有留下子孫。

少年心事當拏云,從李賀的詩文來看,他曾經心雄萬夫。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這首《南園》出自身體瘦弱的李賀之手,多少讓人覺得有點紙上談兵。也許李賀的偶像是同樣體弱多病的漢朝名將霍去病。李賀這種馳騁疆場建功立業的想法還不是光說不練,從《雁門太守行》來看,他很可能去過邊關。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此詩是李賀早年最得意的作品。據說當他去求見韓愈的時候,把這首詩放在詩集的最前面。當時韓愈正以都官員外郎分司東都洛陽,那天剛從城外送客回來身體疲倦,門人把李賀的詩集奉上。韓愈隨手翻了翻,看到“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立刻來了精神,叫家人趕緊打開大門迎接李王孫。

另一種說法是,李賀七歲就已名動京師。韓愈和皇甫湜看到他寫的詩,卻沒有見過李賀本人。兩人私下議論:“我們博覽群書,如果這是古人寫的,我們應該知道;如果出自今人之手,我們怎么從未聽說?”

這時有人告訴他們這些詩是李賀寫的,李賀正跟他父親李晉肅住在長安。韓愈和皇甫湜決定登門拜訪。李晉肅看見名人駕到,趕緊讓家人去找李賀。李賀正在后院和小朋友打雪仗呢,頭頂碎雪出來見客。韓愈根本不信眼前這個小屁孩就是那些詩歌的作者,決定當場考驗李賀的成色。

李賀一邊用雪團向小朋友還擊,一邊手握毛筆現場直播,這就是《高軒過》。

華裙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

馬蹄隱隱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云是東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元精耿耿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磨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

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這首詩寫的就是兩人登門拜訪,不可能弄虛作假。韓愈和皇甫湜大驚,把李賀扶上馬帶回官衙,親為束發,獎勵有加。

李賀未能參加進士考試據說和元稹有關。元稹曾經慕名拜訪李賀。李賀看見他的名刺,脫口而出說了句讓元稹懷恨在心的話:“明經出身的人來見我做什么?”元稹在門外聽到,立刻掉頭就走。元稹受了刺激,不久之后發奮圖強考取制科第一,隨后做了禮部郎官。聽說李賀準備考進士,他以維護禮教的名義提出質疑,認為李賀父親李晉肅的“晉”字和進士的“進”同音,李賀出于避諱不應參加進士考試。那些生怕自己不是李賀對手的舉子隨聲附和。李賀竟因此科場失意英年早逝。

孔融在《論盛孝章書》提到“單孑獨立,孤危愁苦,若使憂能傷人,此子不得永年矣”,這段話仿佛就在說李賀。好在李賀似乎知道自己的宿命和使命,從來沒有停止創作。《李憑箜篌引》就寫于這個時候。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聽穎師彈琴歌》是另一首寫音樂的杰作。

別浦云歸桂花渚,蜀國弦中雙鳳語。芙蓉葉落秋鸞離,越王夜起游天姥。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牽白鹿。誰看挾劍赴長橋?誰看浸發題春竹?竺僧前立當吾門,梵宮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軫長八尺,嶧陽老樹非桐孫。涼館聞弦驚病客,藥囊暫別龍須席。請歌直請卿相歌,奉禮官卑復何益?

我從不懷疑天才的存在,但我所說的天才是那種凡人經過后天努力也無法達到其成就的人,而不是勤學苦練就可以做到的人才。晚唐到晚清正好一千年,在這一千年的時間里,無數絕頂聰明的人都在寫作格律詩。可是即使蘇東坡這樣的古今第一才子,也寫不出唐人那種天籟般純粹的好詩。從這個意義上說,唐朝有無數天才詩人,而李白、李賀、李商隱又是其中翹楚。

李白、李賀、李商隱寫詩的視角,也不是我們凡人所能到達的高度。他們仿佛站在大羅天上,這是他們屬于天才的又一佐證。李白在《關山月》寫到“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能夠看到這個壯觀場面的只有天上的神仙。李賀的這首《夢天》描述的情景也只有神仙才能看得見。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報國無門,投考無路,心高氣傲的李賀不甘心做奉禮郎這樣的處級干部,他告別韓愈等師友失意東歸。不管文學史家考證的結果如何,我都相信李賀就在此時寫下另一首代表作《金銅仙人辭漢歌》。李賀離開京洛,就像金銅仙人辭漢,無情有恨,清淚如鉛。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李賀回到故鄉昌谷,從此以后他把全部精力都用來寫詩,每天騎著一頭毛驢出門轉悠,身后跟著一個小書童,小書童背著筆墨錦囊。李賀有了靈感后立刻取出紙筆記錄,寫好后丟進錦囊,傍晚回家再整理成篇。他母親鄭夫人看他嘔心瀝血,暗暗擔心,可是又無法阻攔,因為她知道現在寫詩是李賀惟一愛好的事情,如果連這也不讓他遂心,很可能會要了他的命。

韓愈始終關心李賀,他推薦李賀去潞州投奔他的侄婿張徹。可是李賀還是郁郁不得志,不久又回到家鄉,終于憂思成疾。據說李賀臨終時,忽然在大白天看見一個騎著赤龍的紅衣仙人。那仙人手持玉牘,上面刻著太古篆字或霹靂石文,聲稱奉命來召長吉。李賀不認識這些字也不想升天,下床叩頭求情。

“母親年老多病,我不能離開她。”

紅衣仙人笑著說:“天帝建成白玉樓,請你去寫文章記述經過。你放心,不會讓你受苦。”

李賀害怕得不住啼哭。當時旁邊很多人都見證了這一幕。過了一會兒李賀就沒有了氣息,而空中雷聲隱隱,仙樂風飄處處聞。“幾回天上葬神仙,漏聲相將無斷絕”,李賀在自己的詩里早已預見到這種情形。

晚唐兩位偉大詩人李商隱、杜牧都為他寫序作傳。上面這段情節就出自杜牧為李賀文集所作的序。杜牧高度評介李賀,認為“使賀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騷可也”。

云煙綿聯,不足為其態也;水之迢迢,不足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為其和也;秋之明潔,不足為其格也;風檣陣馬,不足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為其古也;時花美女,不足為其色也;荒國陊殿,梗莽邱壟,不足為其怨恨悲愁也;鯨呿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

李商隱作《李長吉小傳》,也為李賀的一生遭際抱不平。

嗚呼,天蒼蒼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宮室、觀閣之玩耶?茍信然,則天之高邈,帝之尊嚴,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獨眷眷于長吉而使其不壽耶?噫,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長吉生二十七年,位不過奉禮太常,時人亦多排擯毀斥之,又豈才而奇者,帝獨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豈人見會勝帝耶?

李賀真是命若琴弦,他剛去世一年,韓愈就因為隨裴度征討淮西有功,被提拔為刑部侍郎。假如李賀安然無恙,此時很可能在韓愈幫助下實現自己的志向。

太白仙才,長吉鬼才。《李憑箜篌引》、《金銅仙人辭漢歌》、《雁門太守行》、《浩歌》、《夢天》絕不在李白那些神作之下。而“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之類的詩句,獨此一家,只有李賀才能寫。

李賀被稱為鬼才還和錢塘名妓蘇小小有關。他的《蘇小小墓》寫得如此凄美,把蘇小小塑造成史上最美麗女鬼。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

在大唐輝煌燦爛的文明背后,無數臣民為此作出犧牲,“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唐詩是大唐文明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可是詩人大多一生沉淪。高適晚年得意了幾年,可他再也沒有寫出像樣的詩篇,基本上已經不是詩人。韓愈說“歡愉之言難工,愁苦之言易好”。幸虧唐玄宗及時把李白趕走,否則李白留下的最后一組好詩可能就是《清平調》三首。

李賀的一生短暫而充滿矛盾,極度自信又極度自卑。他的天分不在李白之下,所以極度自信;可是他沒能考中進士,只做過奉禮郎,又讓他極度自卑。李白可以聊以自慰,他卻始終無法釋懷。他臨終前幻覺上天把他召回,可是我們看到的卻是一種深深的無奈。

晚唐詩人馬戴的遭遇和孟郊極為相似,也是四十五歲以后才考中進士。他是定州曲陽即今江蘇省東海人,久困場屋三十年。中進士之前,他也喜歡到處游歷,南極瀟湘,北抵幽燕,西出陽關,為了考試還曾久滯長安、隱居華山。直至武宗會昌四年(844年)他才和項斯、趙嘏同榜登第,他很可能是趙嘏筆下“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的原型。

馬戴的《灞上秋居》寫的就是當年艱難備考的情境。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宣宗大中元年(847年)馬戴被聘為太原節度使府掌書記,以直言獲罪,貶為龍陽尉。龍陽即今湖南漢壽。馬戴在南游期間,寫下《楚江懷古》三首,其中第一首是他詩歌中的翹楚,即使在琳瑯滿目的唐詩寶殿也算一顆明珠。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

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這首詩和張九齡的《望月懷遠》都是寫月亮的名篇,都是毫無瑕疵的五言經典。

馬戴的詩有一種目窮千里、橫越大荒的雄渾氣象。嚴羽、楊慎、王士禎、紀曉嵐等宋以后詩論名家都認為他的詩格遠在晚唐諸人之上。紀曉嵐認為“晚唐詩人馬戴骨格最高”。另一位清朝學者葉矯然甚至宣稱“晚唐之馬戴,盛唐之摩詰也”。

馬戴的詩風確實更像盛唐,比如《落日悵望》。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

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馬戴不但去過太原節度使府,還曾加入大同軍幕,所以他的邊塞詩也寫得不錯。不過他的邊塞詩反而沒有那種高華悠遠的意境,看來晚唐國勢衰微對他多少還是有些影響。比如《邊將》。

玉榼酒頻傾,論功笑李陵。

紅韁跑駿馬,金鏃掣秋鷹。

塞迥連天雪,河深徹底冰。

誰言提一劍,勤苦事中興。

馬戴一生仕途也不算如意,官終太常博士。但他活到七十歲,明顯比李賀想得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入口| 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k频道在线看|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极品美女|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一区乌克兰|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无人高清视频免费观看在线动漫| 拍拍拍无档又黄又爽视频| 成人欧美精品大91在线| 富二代琪琪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高嫁肉柳1一4集中文| 国产黄三级三·级三级|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微拍精品一区| 国产久视频观看| 八戒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第一黄色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中文| gⅴh372hd禁断介护老人| 香蕉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欧美亚欧在线| 午夜剧场1000|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